艺术歌曲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

时间:2022-09-27 03:00:57

导语:艺术歌曲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艺术歌曲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

[摘要]“音乐诗人”陆在易,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在其众多音乐体裁的创作中都颇有建树,而艺术歌曲创作可谓是该领域中独树一帜的,所创作的作品无不透露他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情感充沛细腻、旋律清新优美,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并在声乐教学和舞台演唱中广为传唱。本文以陆在易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作品的结构、旋律、伴奏等方面来研究其创作特征演唱风格

[关键词]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演唱风格

一、陆在易艺术歌曲主要代表作品

陆在易,国家一级作曲家,浙江余姚人。从小学习民族器乐,热爱中国古典历史文化,打下了坚实深厚的文化底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系统地学习钢琴、作曲,因成绩优异,顺利被直接录取到上海音乐学院大学部作曲系,1967年毕业后便留校任教。1972年调至上海京剧院,参与十余部京剧与舞蹈音乐的创作工作,在此期间汲取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元素营养。1981年调入上海乐团,先后任专职作曲、团长、艺术指导,并兼任《上海歌声》主编。1997年任上海歌剧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造就了陆在易显耀当世的艺术人生。经过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0多年创作经验的积累,到80年代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创作高峰,该时期的主要艺术歌曲代表作品有:《祖国,慈祥的母亲》(1981)、《彩云与鲜花》(1981)、《桥》(1981)、《盼》(1988)、《家》(1988)、《最后一个梦》(1988)。这些作品所选题材平凡朴实,感情真挚,充满阳光,把灵魂深处最美好的情感融入作品,是对美好生活的赞叹与歌颂。随着人生阅历不断丰富,作曲经验的不断积累并日趋臻熟,对音乐的感悟、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化,从90年代开始,他迎来了第二个创作的高峰。该时期所创作的作品大部分带有更深层次的意蕴,豪放中透着抒情,激情中透着稳重。他对人文思想的深层思考和对祖国发展的哲理性审视,这种忧患意识不知不觉地带入自己的创作之中,使得该时期的作品充溢戏剧和悲剧色彩,主要艺术歌曲代表作品有:《我爱这土地》(2001)、《望乡词》(2003)。

二、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点

1.题材与歌词的选择。通观中国经典艺术歌曲题材与歌词的选择,不难发现艺术歌曲创作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主题、人文思想、审美情趣等一系列现实因素,突破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开创带有中国韵味的艺术歌曲,让艺术歌曲赋予新生命。陆在易所选题材大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歌词既富有诗意又通俗易懂,从“小我”出发,透过内心真挚淳朴的情感,抒发出对生活的美好歌颂,对家乡的魂牵梦绕,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例如《桥》《家》《盼》《我爱这土地》《祖国慈祥的母亲》《望乡词》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他那音乐诗人般的“大爱情怀”。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词有机结合的产物,好的歌词会激发出作曲家的灵感,再通过作曲家对歌词的深层理解,用音乐去赋予歌词新的艺术生命力。在艺术歌曲《桥》歌词中,“石板缝里长藤萝……”“姑娘挑藕桥头歇……”这一静一动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场景。陆在易正是把握了这样的创作技巧、途径,才创作出一首首经典的艺术歌曲,由此可见,题材与歌词的选择对87艺术歌曲的创作与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水乳交融的词曲结合。旋律是一部音乐作品的重要所在,也可说是一部音乐的灵魂所在,是受众最容易感知的部分,当艺术歌曲创作达到词曲交融,必将广为流传,酿为精品。中国汉字语言自身便带有吟诵性,而古代的诗词曾都以诗歌的形式被传唱,陆在易正是把握了这样的规律,按照歌词的平仄变化和音韵走向,用优美婉转的旋律赋予歌词高贵的气质和新生命。陆在易在艺术歌曲创作中擅长把民族音乐元素运用其中,例如倚音、琶音、波音等,这些极具中国色彩的音乐元素使作品的情感更加浓厚,特色更加鲜明,开辟出一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独特化、中国化艺术歌曲创作道路,让艺术歌曲变得雅俗共赏。3.精雕细刻的钢琴伴奏。有人说,艺术歌曲是“人声与钢琴的二重唱”,钢琴伴奏是与声乐演唱同时呈现给听众,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同塑造艺术形象。陆在易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以丰富的织体语言、多彩的和声运用、鲜明的层次感与人声歌唱合而为一、交相辉映,引起受众的共鸣,一起去诠释、表达艺术歌曲的内在情感。例如,在艺术歌曲《桥》的前奏中,他运用具象模仿的创作手法,连续使用琶音织体伴奏,再加上充满离调色彩的和声效果,模拟小桥驾于波光涟漪的水面之上,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江南水乡那小桥流水、水网纵横、山明水秀的画面,给演唱者和受众无限遐想并引起共鸣,激发出演唱者的歌唱欲望。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丰富多彩的钢琴伴奏为歌曲的意境刻画和音乐艺术形象塑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开辟了钢琴伴奏写作形象化、艺术化的新道路。

三、陆在易艺术歌曲演唱特色

(一)无一不备的演唱技巧

1.依字行腔的咬字发音。艺术歌曲中,歌词作为文学脚本在向受众传达着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歌词内容的层次变化直接关系到歌曲情感的表达,然而汉字的发音与咬字都有特殊的韵律,所以,在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时依字行腔、字正腔圆等技巧也就相沿成习了。基于陆在易艺术歌曲词曲交融的创作技巧,在演唱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时应更加注重咬字发音的依字行腔。以歌曲《桥》为例,简短的几句歌词中就有很多字和词组咬字发音比较困难,如“桥(qiáo)”字,首先应找到qi上颚发音位置,然后快速归韵到复韵母áo上,像这样的咬字发音比较困难的还有“水”“姿态”“挑藕”等。只有在科学发声方法的基础上,掌握五音、四呼、归韵收声、十三辙等咬字发音技巧,才能真正做到“依字行腔、声情并茂”,完美地演绎陆在易艺术歌曲。2.流畅沉稳的气息运用。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正确的气息运用是声音流畅的根本保证,在演唱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有人说“懂得歌唱呼吸的人,就懂得歌唱”,因此在演唱中应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呼吸方法,恰当地使用呼吸技巧,如顿气、停气、偷气等,保证歌曲的完美演绎。陆在易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歌唱性、抒情性,这对气息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祖国慈祥的母亲》为例,该作品内涵深刻、感情真挚,大爱情怀尽显其中,不仅要求歌者有流畅沉稳的气息,还必须做到声音的收放自如。在演唱该作品时,气息应做到流畅自然、稳而不僵,用充足的、较深的气息支撑,始终保持声音的连贯同一,从而表达出对祖国母亲那种深沉的爱恋之情。而在演唱《桥》中“姑娘挑藕桥头歇,老汉推车桥下过”时,连续的切分、附点节奏配上涟漪般的气息走向,用一波未落而一波又起的优美歌声描绘出水乡那悠然自得的生活节奏。3.刚柔并济的音量控制。艺术歌曲的演唱与诗歌朗诵一样,演唱中应做到抑扬顿挫,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音量的正确调整是抑扬顿挫的最佳途径,而这也正契合了艺术歌曲情感表达的需要。尤其在演唱“大爱”题材、情感细腻丰富的陆在易艺术歌曲时,需要张力音量的控制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在《祖国慈祥的母亲》中,“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中的“亲爱”一词,由于该二字所处于全曲最高音,而“亲”字又是闭口音,在演唱时一定要咬紧字头结合饱满的气息支撑,使喉头保持较低而又相对稳定的状态,用“爆发力式的力量”使声音直接到达共鸣位置,让丰满、明亮的声音把全曲推向高潮。在演唱结尾处一连串的“啦”字时,声音应弱下来,音量不宜过大,结合平稳流畅的气息使声音做到跌宕起伏。特别是最后一个“啦”字可用半声演唱,让声音与感情达到高度统一,描绘出对祖国母亲那种深情的眷恋。

(二)大爱情怀的艺术表现

1.细致入微的情感抒发。歌唱是情感表达的艺术,歌唱艺术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就是要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陆在易对诗词具有敏锐的感悟力,在艺术歌曲创作中能紧紧抓住诗词情感的细微变化,用变化细腻的旋律映衬着诗词的细微变化,这便给自己的作品赋予了诗人气质,把歌唱性、抒情性、高雅性集于一身。例如,《祖国慈祥的母亲》最后整段的“啦”,把对祖国母亲既深沉又平淡的爱抒发得淋漓尽致,歌曲因此也变得更加深情、更加动人,可谓是绝妙的点睛之笔。因此,当演唱陆在易艺术歌曲时,歌者只有置身其中、97陈立兴: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探究深情投入才能领略它的细致入微的情感表达,体验它的爱恨悲喜。2.艺术形象的角色定位。陆在易先生认为艺术歌曲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即使是表现集体意志,也是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来完成的。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演唱他的艺术歌曲时,艺术形象的角色定位便成了首要任务。正确的艺术形象角色定位是情感表达的关键所在,而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角色是靠演唱者优秀的二度创作表现出来的。演唱者应对作品进行全面剖析,并深入了解歌词所描写对象,揣摩词曲作者的思想动机及所要表达的感情,来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例如歌曲《桥》中,演唱者应把自己定位到一位离家多年的游子,回到自己家乡并看到家乡的安闲舒适、悠然自得的场景。3.由小及大的主线把握。作品主线的把握是作品演唱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握住作品的主线,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二度创作。完美地演绎一首艺术歌曲应恰当地处理歌曲情感需要与发声技巧二者之间的关系,适当地加入肢体语言,准确地把握并表达出作者和歌曲所蕴含的深刻情感。演唱陆在易的艺术歌曲时,应抓住他那由“小我”出发到“大爱情怀”情感寄托的主线,把握那如诗如画、高雅清新、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从而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诠释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例如,《祖国慈祥的母亲》是从个人对母亲深情的爱,上升至对祖国母亲的爱,爱得深沉、爱得浓烈,这也正是中华亿万儿女共同的心声,把握住这样的主线才能表达出对祖国母亲的骨肉之声。

四、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意义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声乐艺术事业也日趋成熟,在国际声乐艺术领域中,影响也愈来愈大。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可以说是已经蜚声海内外,他所创作的众多艺术歌曲已被收集到声乐教学曲库中,为我国声乐艺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陆在易艺术歌曲的演唱与传播,不仅可以提高歌者的演唱技巧、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使歌者也被赋予了他那诗人般的音乐气质和大爱情怀,同时也激发出当代人民的爱国热情,凝聚了民族精神,汇集了中国力量,笔者通过学习演唱陆在易艺术歌曲深有体会。

通过本文的写作与思考,再次印证了陆在易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演唱价值、审美价值、教学价值,而演唱他的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声乐演唱技巧,还能陶冶情操,提高音乐修养。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开辟出一条中国化、民族化、雅俗共赏化的艺术歌曲创作道路,树立了成功的创作典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向前发展。

作者:陈立兴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居其宏.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和他的声乐创作[J].人民音乐,2004(11):4—8.

[2]王惠琴,李彦荣.谈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创作[J].中国音乐,2007(03):195—197.

[3]张琴.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J].四川戏剧,2010(02):119—121.

[4]王冬弘.浅谈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征及演唱风格[J].艺术教育,2012(03):68.

[5]崔贵东.陆在易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6]高琴琴.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点探究[D].山西大学,2012.

[7]陈媛.陆在易艺术歌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8]周怡.陆在易艺术歌曲演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