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戏艺术风格与传承发展探讨

时间:2022-07-25 02:43:45

导语:黄戏艺术风格与传承发展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黄戏艺术风格与传承发展探讨

【摘要】宜黄戏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其具有技艺独特、表演风格鲜明,唱腔简单而朴实等特点,并凭借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不断更新的剧目活跃在全国各地不同的舞台,某种程度上而言宜黄戏的传承过程可以被人们制作成我国戏曲演变的轨迹标本。本文简要分析了江西地区宜黄戏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传承发展的现状与路径。

【关键词】江西宜黄戏;艺术风格;传承发展

宜黄戏旧称宜黄班、宜黄调,是江西省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以及赣东北、赣南和闽西等地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宜黄戏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西秦腔的“吹调”,在清末时期,宜黄戏也逐步吸收了其他乱弹声腔和剧目,进而形成了一种多声腔的综合剧种。

一、江西宜黄戏的艺术风格

宜黄戏在唱腔、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都曾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和赞誉,其原因是宜黄戏的唱腔、音乐相对简单且朴实,人们在欣赏的时候,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宜黄戏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以及思想内容。传统的宜黄戏音乐唱腔是板腔,这是一种确定的基调,而随着基调中加入一些适当的新内容,板眼的形式也产生了新变化,形成了一种不同结构的唱腔,这种唱腔可以根据宜黄戏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表达出不一样的情绪。一般而言,宜黄戏基调的板腔有四种,分别是慢板、快板、散板以及原板,且会根据不同的戏曲环境有所改变。这些板腔既可以相互结合,同时也可以做到互补,以倒板衔接原板、原板衔接散板、正板衔接散板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其所表达的是宜黄戏在演唱时的不同曲调。而从唱腔的节奏进行分析,则是由散到整、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每一种唱腔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突出演唱者的字正腔圆,其所起到的作用是渲染和串联。宜黄戏的旦角更加善于运用不同的板腔。例如,小生演唱时善于利用真假嗓混合演唱,其他角色则是和另一大嗓进行演唱,这是由于宜黄戏在起源之初由该地区的方言演化而来,甚至有人说其与江湖十八韵有关,然而在发展后期宜黄戏则逐步简化为中州韵。但是仍旧有很多方言夹杂在宜黄戏当中,其最终以中州韵为基调,也涉及宜黄官话以及普通话的字音。宜黄戏以宜黄地区的方言作为基调,其丑行则仍旧使用地方方言,但是整体唱腔十分规律,这使得宜黄戏能够仍旧延续宜黄地区方言的结构,而板腔的安排以及唱腔节奏的变化对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关系的阐释,对戏曲整体艺术氛围的营造都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让人们在欣赏宜黄戏时能了解到不同的剧目,以及其传达出的中心思想。一般而言,宜黄戏中的大部分剧目都表达了对社会,对未来的期待。这也是当前江西宜黄戏艺术风格的成因之一,宜黄戏的表演方式大多粗犷、大方并且灵活多样,但是宜黄戏在表演时具有非常强的严谨性,需要表演者对唱、念、做、打无一不精,表演者需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演绎。在宜黄戏的表演过程中,胡琴伴奏可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通常情况下,宜黄戏的开场多以舞蹈作为主要的表演形式,其中包括加官跳和抬菩萨等,还有一种就是武将霸气的手撑天,这也是宜黄戏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表演者可以根据角色表演的不同需求,将不同的动物手势融入其中,给人一种非常独特的观赏体验。除此之外,在宜黄戏表演过程中,打闹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演习惯,这也是戏剧演出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表演方式。在演出结束之后,扫台也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环节,在多数情况下,扫台需要避开观众,所有观众离场后则需要本次参与演出的演员停下手中的工作,聚集到舞台中央共同完成扫台。在多数情况下,扫台可以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武扫”,另一种则是“文扫”。如果在整个演出的过程中演出非常顺利,则选择文扫的方式,如果演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的剧情,比如说人物死亡或者是流年不利的剧情,则需要采用武扫,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宜黄戏祈求平安的这一目的,也体现了宜黄戏中人物角色对社会、国家、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二、江西宜黄戏的传承发展现状

现如今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开始致力于分析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并且让传统文化在当前散发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旨在规避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消失。特别是传统的戏剧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的不断丰富,戏剧逐步被人们遗忘,常见的越剧、鲁剧、京剧等都曾经遭遇了濒临灭绝的困境,而宜黄戏作为江西地区独特的、拥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剧种,曾经也是红极一时,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宜黄戏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同样较多,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宜黄戏也面临失传的危机。特别是在解放前夕,当时宜黄戏所处的生存环境较为不利,既没有相关的传承人,同时也没有受到大众的喜爱与关注,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其后在宜黄戏的发展过程中,仅仅剩下一位表演艺术家以及四位老艺人,这使得宜黄戏在我国差点成为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改革开放后期,人们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由此地方戏剧也找到了重新发展的机会,宜黄戏得以脱颖而出。基于此,我国不仅成立了专门的宜黄戏戏剧研究工作室,同时也组建了相关的专业演出团体。即便如此,在1989年,我国的宜黄戏剧团仍旧出现了解体,由于老艺人的离世宜黄戏的发展举步维艰,人员的不断分散、流失导致宜黄戏并没有一个良好的长效传承机制,其因而发展陷入了新一度的困境。当前宜黄戏的小生、丑行等一系列行业角色都出现了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困境。因此,在演出的过程中,表演者无法保证宜黄戏演出的完整性。然而在近几年,我国政府为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效,对宜黄戏实施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例如,保护所有宜黄戏的老艺人,并对江西宜黄戏的戏剧资料进行全方位的内容梳理、集成,并进一步将资料编辑成册,或是制作成影音资料进而建档、保存,以此提高宜黄戏的发展动力,确保宜黄戏的保护传承取得显著的成效。当前我国宜黄县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在宜黄县实验小学专门开设了一个宜黄戏表演班,其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有机会了解接触地方戏剧,了解学习宜黄戏,并在其心中埋下传承和保护宜黄戏的种子,上述举措为宜黄戏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宜黄戏在演出的过程中被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三、江西宜黄戏的传承发展路径

(一)完善传承运行模式

在传统的戏曲发展过程中,宜黄戏多数情况下是依托传统的师徒的关系进行传承,传统戏曲从业者的人才来源渠道相对较窄,多数都是通过他人介绍而来。但是当前传统戏曲的从业者则是积极主动参与到相关传承工作中来,这丰富了宜黄戏传承人的培养方式,也加强了培养传承人的创新力度。在传承宜黄戏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大力宣传宜黄戏,让更多的人了解宜黄戏,并且致力于吸引更多的继承人,打破原来宜黄戏仅仅在江西地区较为出名然而在其他地区却无人知晓的困境。第二,建立专门的宜黄戏少年班,培养宜黄戏少年传承人。具体而言,可以根据该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实验小学的教学内容专门开设与宜黄戏相关的表演培训班,借助该表演培训班可以拓宽传承人员的选择范围,同时也能加大对宜黄戏传承人的培养力度,能够确保更多的人了解宜黄戏,进而挖掘具有潜力和天赋的宜黄戏传承人。当下想要拓宽人员的选择面,还需要对地方戏曲的运行模式进行创新,确保宜黄戏能够长久地传承下来。当前要想探索出属于宜黄戏的全新运行模式,需要不断借鉴现代企业的经验以及优势,将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引入到宜黄戏中来,使两者达到有机地统一,进而提高地方戏曲的核心竞争力,在促进宜黄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同时确保培养效果得到改善。

(二)立足市场化改革

在宜黄戏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在确保版权归属不出现变更的情况下,允许相关特殊的单位播放与传播宜黄戏,以此拓宽宜黄戏的宣传路径。例如,我国相关出版单位可以制作出有关宜黄戏的音像、影像作品,并且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或者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来宣传宜黄戏,进而使其市场效益能够得到显著提升,这也有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接触宜黄戏。迄今为止,提起宜黄戏很多人可谓全然不知,他们并不了解什么是宜黄戏。这就需要宜黄戏传承、创作团队能够迅速面向市场,拉进宜黄戏与市场的距离,只有上述工作落实才能切实推动地方戏剧产业与国有戏剧产业的有机融合,并且实现两者之间的合作与互补,进一步促使民营戏剧产业释放出更强的竞争力,促使戏剧市场变得更加庞大,也能引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钟情于宜黄戏。第二,当前想要提高传统戏曲的创作活力以及创作效果,并且最大限度地做好传统戏剧的发展工作,需要秉承文化开放的观念,需要让各地区的文化做到共生共荣。现阶段很多地区的文化都处于一种相互竞争但又互相依存的状态。因而宜黄戏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加强创新,利用优秀的地方戏曲文化为自身的创新发展添砖加瓦。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相关宜黄戏传承单位、团体更需要抓住独特的时机,推动宜黄戏的传承与发展,使不同地区的人们都能够了解到宜黄戏这一戏曲种类,促使宜黄戏能够得到长效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往宜黄戏无论是在明朝、清朝都是非常著名的一种戏曲,然而在民国时期,宜黄戏则逐步落寞,甚至已经没有专业的表演班,在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带领组成的全新的领导班子、全新的表演单位使得宜黄戏重新焕发生机。时至今日,宜黄戏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相关学者与研究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宜黄戏列入我国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探索其科学有效的传承路径,进而提高宜黄戏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杜舒婷.音乐社会学视角下的江西宜黄戏发展探究[J].传播与版权,2017,(08):125-127.

[2]孙冬宁,黎珏吟.激活传统感受传承——“江西抚州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文化活动”的感官体验构建[J].艺术评论,2016,(07):117-122.

作者:李思雯 单位:南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