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艺术风格的转变

时间:2022-07-30 09:13:36

导语:花鸟画艺术风格的转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花鸟画艺术风格的转变

陈淳出生于明朝中期的苏州长洲县。根据明朝《吴郡丹青志》的描述,陈淳,字道复,天下秀才,妙笔横生,画作逼真,尤其是花鸟画。陈淳与徐渭一起被称作“青藤白阳”,他们把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创造推向一个高峰,为写意画派的知名人物。陈淳的花鸟画风格受到苏州吴门画派中沈周和文征明的影响,在中年以后形成独有的风格,尤其是随意的作画方法,使花从正面、侧面等不同角度产生变化,在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使陈淳的画作天趣盎然,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栩栩如生、天人合一的境界。陈淳以洗练的形象、放逸的笔墨将花鸟画的技法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文人写意花鸟画的创新。自陈淳起,水墨花鸟画的发展到达了一个历史高峰。

一、从文到野的艺术风格深受沈周、文征明的影响

1.陈淳的早年作品。陈淳早期的作品《水仙》(图1)泥金扇面,现藏于上海美术馆中。这幅作品作于1514年,陈淳刚好30岁。画面中的两株水仙花临风飘荡,水仙花的花和叶子都是双钩,作者以淡淡的色彩漂染,笔锋比较含蓄、拘谨。画作的题款使用的是行楷,与文征明书法的风格相似。陈淳在35岁所创作的作品《海棠花卉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中双钩淡染的技法在一定程度上受文征明的影响,色彩的点染则受到沈周没骨法的影响。沈周擅用没骨设色法画花卉蔬果,虽是设色,笔力却浑厚苍劲,格调高雅。陈淳的《辛夷花图》是用纯色彩所染成的,画中的物体形态更加鲜活。陈淳的《海棠花卉图》在用笔和设色上,深受其影响。2.陈淳中年时期的作品。陈淳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所创作的花卉作品受到沈周的影响,继承了沈周的水墨浅色传统,又融入了水墨泼染的绘画技法,这样以浓淡水墨浸染所成的手法,使作品的韵味得到了提升。陈淳还自创了点叶勾花的技能,单纯用水墨对树叶和花蕊进行点染,用线条勾勒花瓣,体现出笔墨的韵味和意境。陈淳在嘉靖年间所画《合欢葵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使用了水墨点染、淡彩一级钩花点叶的画法,兼容并蓄文、沈两家的画风。沈周中年所作的《菊花图》,其中的粗笔受到文征明的影响;《晚翠图》中具有沈周雄健深厚的笔韵;而《合欢葵图》中所作花卉已经简放自如,风格和之后的风格十分接近。陈淳使用大小不一的水墨点表现物体形态,使画面浓淡交融,墨色更加丰富,画面层次更加清晰。沈周的《湖石花卉图》,画面中花卉的穿插、结构的设置、行笔上的稳健性和意境都很成熟,呈现出一种生意盎然的状态。3.陈淳晚年的作品。陈淳在52岁的时候所创作的《墨花钓艇图》,可以说是其花鸟画的风格成熟后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画面中的湖面显得潇洒随意,洒脱中不失精确,在豪放中带有顾虑。作者十分注意物象的外形和质感,以确保欣赏者的主观感受和物象的神韵具有协调性,使画面显得俊逸清发。与沈周的水墨写生相比,陈淳花鸟画技法有了质的飞跃。这幅作品分别写了梅、兰等十段图,每段图后面都配有五言绝句,使整个画面形成了间画的创作模式,显示出陈淳的文人性情。陈淳的长卷中对折枝花卉的描述,与侧正斜立等实现互相呼应,错落有致,避免画面产生拘谨的感觉。同时,其在绘画技法上有钩画,作品变化丰富但是整体统一,具有清纯淡雅的神韵。陈淳这种形式的花卉长卷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诗词、书法和绘画的完美融合。陈淳对不同季节的花卉进行了合理的布局,使花卉之间错落有致,以折枝花卉的形式营造繁华烂漫的氛围。通过对勾花和点墨的运用,突破了形式的束缚,这样笔墨显得更加流畅,笔墨中的韵味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陈淳的《墨花钓艇图》显示出其在形象构思以及笔墨运用上的创新意识,说明陈淳的艺术创作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良好势头。陈淳晚年的花鸟画在从文到野的水墨写意技法上实现了质的发展,从小写意发展到大写意的模式。在陈淳50岁以后,笔法由以往的整饬变得简约,在运笔过程中融入了方劲的笔势,行笔速度更快,清刚劲爽之气涌现,脱离了文征明的秀婉和沈周的浑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陈淳对水墨的运用显得更加自如,充分利用宣纸的渗晕效果,使浓淡的墨迹之间相互交融,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同时,陈淳在运墨的时候更加注重于笔意,对浅墨色的连续使用,使画面的活力更强。

二、陈淳的书法成就对其从文到野艺术风格的转变的作用

从陈淳画作中题款的变化不难看出,陈淳早期的画作基本上都是使用行楷书,晚年的时候开始向草书转变。伴随陈淳在书法上的造诣和知名度越来越高,其将书法和绘画两者结合的力度也越来越大,陈淳的兰、竹一般长叶劲拂如做草书,十分潇洒。同时,其对花瓣的钩点,就好像书法作品中的波碟,线条美感尽情展现。陈淳以草书入画,笔锋率性。其提笔过程中的提按顿挫和方圆转折使整幅画面的气韵更加高逸,画面中的花鸟更加具有生命力。同时,他充分利用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性的渗透效果,使画面显得栩栩如生、浓淡适宜,画面的层次感十分丰富。这样实现笔墨和心灵的同一性,画面显得十分高雅,没有多余的一笔,将文人的写意画推向了新的高峰。在晚年,陈淳更加喜爱花卉长卷的创作形式,实现了集书画为一体,书法也被作为绘画的一部分。画中的题款显得纵横奔逸,节奏感和韵律很强。笔力苍劲,笔锋变化丰富但是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样使绘画和书法更好地融合。因此,陈淳从文到野画风演变的重要原因也就随之显现。

三、陈淳的个性对其从文到野艺术风格的转变产生的影响

无论文学还是绘画,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心灵的体现,是作者个性和审美理念诉诸于笔端,在文学艺术创作者各自的艺术实践中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形式。一些比较有名的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等,都是以不同的形式打动欣赏者,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自身的个性密不可分。陈淳出生于苏州一个士大夫家庭,苏州作为一个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地方,为其接受文学和书法启蒙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与苏州地区文人雅士的交往中,陈淳慢慢形成了不羁的性格,尤其是父亲去世后,他的情绪十分消沉,注重于玄学,沉浸在诗词酒会中,生活更加不拘小节,这样就与陈淳的文才韬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陈淳以独善其身的信念,看淡功名利禄,终生寄情于山水之间,以田间湖泊为友,充分享受湖光山色。因此,其作品中往往具有高洁的人格精神,对自然充满了赞美之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陈淳不羁的个性使其难以形成描绘精细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更多呈现的是一种自然之美。明朝的方薰认为,陈淳得到了自然之法,花鸟画的气韵深厚,笔锋运用自如,可以与沈周、徐渭并列为明朝花鸟画的三大名家。他将陈淳绘画造诣和沈周、徐渭的并列,这是很高的评价。明朝的花鸟画到了陈淳时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从陈淳开始,水墨写意画达到了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高峰。陈淳在花鸟画上的成就,对后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陈淳中年以后开始着重于对生活情趣的写生,拓展了花鸟画的写意范围,被后人称为写意花鸟画。经过陈淳的传播和开拓,写意花鸟画形成了一股浩浩荡荡的潮流。在陈淳之后的四百年间里,花鸟画成为重要的绘画门类。清代的石涛、明末的“扬州八怪”以及海上画家吴昌硕、当代的齐白石等,都受到陈淳艺术风格的影响。可以说,在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中,陈淳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师。

参考文献:

[1]张春新.浅析中国书画长卷的艺术魅力——以陈淳花鸟画长卷为例.新西部,2018(2).

[2]朱小华.观物会意水墨漫兴——明代陈淳花鸟画写生观探赜.书画世界,2017(8).

[3]万娟.直从书法演画法——浅谈陈淳以书入画的独特艺术风格.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09(7).

[4]白珂.吴昌硕花鸟画构图的创新性研究.阴山学刊,2011(1).

[5]徐沛君.论吴昌硕艺术在当代的价值.荣宝斋,2006(6).

作者:付万全 单位:河南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