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作品艺术风格分析
时间:2022-07-04 10:22:51
导语:老舍作品艺术风格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老舍是人民艺术家,是杰出的语言大师。阅读老舍先生的作品,会感受到其鲜明的艺术风格。
一、“老舍式”京味
最初开始读老舍先生的文字,是源于他文字中透出的恰到火候的市井之气,仿佛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文化程度高的,染上沙龙气,只听得机敏的言辞滚滚滔滔,找不到生命激潮的涌动;文化程度低的,便不分场合耍弄机智,每每堕于刻薄和恶劣;再糟糕一点的,则走向市侩气乃至流氓气,成为街市间让人头痛的渣滓。”余秋雨在《上海人》中所述的这段话极好,老舍的文字恰在这两者之间。老舍这种通俗明白的语言艺术得力于他对市民语言(尤其是北京市民语言)和民间通俗文艺的熟悉和热爱,他大量运用北京方言中俗白浅易的口语,并加以加工,从而使得“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烧制出白话的“原味儿”来,也因此老舍被称为白话大师和人民艺术家;与此同时,他也不是简单地追求俗白,在措辞方面更是追求雅致,成功地把文学性和通俗性结合起来,干净利落,鲜活纯熟,方得到各种阶级、各种文化程度读者的喜爱,实为难得。另一方面,老舍作品广为人知的特色就是浓郁的京味儿。《骆驼祥子》的一大成功就凸显了老舍先生作品的京味儿。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被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当中。从开篇对于北平洋车夫门派的引言,到虎妞筹办婚礼的民俗交代,从对于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到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都使小说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小说写祥子在混乱军营中顺手牵走几匹骆驼,卖得了一些钱走到北平城郊的时候,对故都那种平和、静谧的景物描写,很好地衬托了祥子此时的心情。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瞬间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了北平的自然地理情况,又与祥子这个特定人物的身份相一致,表现出作者对故乡了如指掌的熟谙和驾轻就熟的描写技巧。a
二、“老舍式”幽默
老舍先生作品中还有一个主要的语言风格就是幽默,不过个人认为这种幽默在本文探究的三部作品里没有突出的体现,除了茶馆中各色人物一些京范儿的口语,如刘麻子的一句“我跟你是吃冰块拉冰块,没化(话)”,还有小唐铁嘴的“大英帝国的烟卷儿,日本的白面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福气不小吧”,王利发的“我是西瓜皮擦屁股,还越擦越黏糊了”,诸如此类,在《茶馆》中体现出的这种幽默感,不像是老舍一贯的温和幽默,而是夹杂着口语的粗俗和辛辣的讽刺。老舍说“我之揭露他们的坏处原是出于爱他们也是不可否认的”b。老舍给予他们适当的同情,更主要的是揭露出他们身上的癣疥,以便治疗,用心可谓良苦。
三、“老舍式”悲剧
除了老舍先生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生动地反映了旧社会的北京,他作品中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更可以说是照见了旧社会底层人物的缩影。笔者从选读的三部作品中各选取一位逐一进行剖析。祥子是一位典型的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车夫,但他的身上具备很多劳动人民特有的优点。他善良质朴,爱劳动能吃苦,在前期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坚韧且具有达观精神。平常他虽然仿佛能忍受一切委屈,但他的性格中也蕴藏着作为劳动人民反抗的要求。他在杨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这是他生活的全部理想——买一辆洋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他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正是因为如此,他在虎妞的六十辆车作陪嫁时,拒绝成为她的玩偶。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老舍还描写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了他的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c但与此同时,祥子作为底层劳动人民的典型,身上也同时具备了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和狭隘的目光,他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解放自己,他这种对于“获得一辆车”理想的执着追求可以说是可悲的,更可怕的是,这种过于盲目的追求使得他无视身边和他相同身份的人的悲惨遭遇,接着这样的无视造成他没有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也就重蹈了和旁人的悲剧。更可悲的是,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他骨子里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和意志力的衰弱使他最终堕入了流氓之列。这不仅是祥子的悲剧,更是以他为首的众数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剧。除了骆驼祥子之外,作品还刻画了刘四、曹先生、二强、老马小马、小福子等形象,他们都是当时市民的缩影。与《骆驼祥子》不同,《月牙儿》反映的是旧社会女性的悲剧。老舍首先塑造了一个天真善良同时拥有宝贵进取精神的女孩,然后将她一点点撕碎,融入迫不得已的黑暗,我们当然可以批评女主人公,但悲剧本身更说明,实则是在这个时代人的奋斗扭转不了大环境的黑暗。“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文中的“我”第一次看到月牙儿是在父亲去世的时候,年少的“我”觉得月牙儿中带着寒气。在这之后的许多岁月,“我”每次看到闪着寒光、枯瘦的月牙儿时就会想到父亲,想到和母亲去父亲坟前痛哭的情形。这时的月牙儿和“我”的心情是一样的,冰冷而无光。在之后的许多年里,老舍先生通过“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及看月牙儿的不同心情来反映时代社会和“我”与母亲的改变。月牙儿不仅与个人命运相联系,在月牙儿的亘古不变中,它也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命运。这个破旧腐烂的社会就像月牙儿一样,世世代代、长长久久都浸在泪渍中泛着惨淡的光的形象,而这也是时代的模样。
同样通过时代变迁来展现人物悲剧的还有《茶馆》,不同的是《茶馆》中的语言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每一个人物的语言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可以说能够让作者根据不同的语言来辨别不同的人物。王利发是贯穿这部作品的主人公,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为了生存过早地走向了社会,所以他的社会经验是非常足的,也可以说是一名社会上的老油条了。他知道只有见人多问好、多请安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很好的生存与发展,为了能够将茶馆经营下去他不得不每天都以笑脸迎人。所以王利发的语言运用就十分形象到位,上面提到了王利发是一个顺民,所以王利发说的话就比较温和,经常劝阻顾客莫谈国事,他经常说:“在界面上混,人缘是顶得要紧,他十分信奉老辈儿留下的忠告,见人要多问好,要多用笑面迎人”。这就鲜明地表现了王利发的性格特点。还有他对秦仲义说的:“还是您心疼我”,这一句可以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王利发对秦的恭敬,很好地表现了王利发作为小人物谁也不敢得罪的特性,同时也拉近了与秦仲义的关系。还有对于秦仲义的语言运用也是十分形象的,例如为了表现秦仲义爱国的特点,他对身边那些不合理以及不平等现象也能及时表达出自己的不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阶级属性同时对于整个社会却不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个社会大环境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就是在这种不能很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里每个人的表现却各不相同,从每个人的说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处的社会地位以及性格特征。d从上文得出老舍先生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大致分为这样几种:以小见大、将人物结合整个社会背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反映人物形象,这其中老舍先生最常用的便是将人物紧贴时代,所以与其说他写的是一群人,不如说他作为一名人道主义者在观察和揭露这个时代的真相,然后写下的是一整个时代。这个时代粉碎了祥子这一类企图通过劳动获得独立生活的底层人民的卑微理想,逼迫得很多妇女仅仅为了一个馒头沦为暗娼,爱国者和处事圆滑者在这个时代里无法站稳脚跟,老舍先生绝不是在讲述悲剧本身,也不是在宣扬宿命论的观点,而是通过一部部作品、一位位人物形象去热切地反映一个时代的悲哀现实,去控诉在一个时代腐朽外壳下人如何匍匐求生,他的作品更像是一面明镜,叫我们站在镜前就能轻而易举地窥测那个旧时代。
作者:俞悦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