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作品艺术风格及技术处理
时间:2022-05-24 03:29:03
导语:合唱作品艺术风格及技术处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陆在易先生是中国合唱音乐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旋律动人,充满对人民、对祖国的热爱。陆在易先生生平丰富的经历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在易先生的合唱作品不论是从音乐本身的技术处理还是音乐艺术风格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都是值得研究的。文章首先分析了陆在易先生的生平经历,着重从艺术风格及技术处理两个角度分析研究他的合唱作品。笔者借此表达对陆在易先生的崇敬以及中国合唱音乐不断前进的愿景。
关键词:陆在易;合唱作品;艺术风格;技术处理
陆在易,字梓钧,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乐坛著名作曲家,他在合唱音乐领域的造诣极高,而且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真实的还原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他被人们誉为中国音乐界的“音乐诗人”。陆在易先生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风格,欣赏起来绕梁三日而余音不绝,听众不仅会在听觉上得到享受,更是会从中体会到他对人生的深刻见解。如果仅是如此还不足以让陆在易先生屹立于中华民族音乐之林,他的作品中所用的技术处理方式同样别出心裁,细腻而又深沉地传达曲中的大爱情怀。陆在易先生的作品在音乐技术层面上堪称完美,在人文层面更是怀有民族大爱。笔者希望通过研究陆在易的合唱作品,能够为中国音乐界的创作提供启发,同时对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陆在易生平经历概述
创作来源生活。陆在易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与他生平丰富的经历有直接关系。要研究陆在易的作品,首先就要研究他的人生经历。陆在易先生出生在浙江余姚,自幼接触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有时甚至随丝竹乐班进行演出,幼时的音乐环境极大地激发了他的音乐热情与音乐才能。陆在易先生于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这为他以后在音乐创作中完美地运用钢琴伴奏奠定了基础。后来他成绩优异,直接升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作曲系学习。他又留校执教,为他的作品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时期,他曾被下乡锻炼。改革开放以后,艺术文化领域百家争鸣,中国音乐界加强了同西方的交流,这为陆在易先生学习西方、走向国际创造了条件。陆在易先生基本完整地经历并参与了新中国合唱音乐发展的各个阶段。他的丰富人生经历使他深刻的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不易,也让他了解到中国音乐与国际的差距,这给他日后的音乐创作烙下了深深的民族音乐文化印记,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国家大爱、民族大爱。他在合唱领域的创作对中国音乐界甚至世界音乐界影响尤为深远。
二、陆在易合唱作品的艺术风格
陆在易合唱作品的艺术风格大体上来说分为两种:阳光、忧患[1]。这两种风格看似矛盾,其实代表了他的两个创作高潮,这与前文提及的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一)20世纪80年代———阳光歌者
20世纪80年代,陆在易先生意气风发,他的合唱作品也充满了自然气息。在这个阶段从他的合唱作品中可以体会到江南风光的绮丽,感受到他的自然天性。20世纪80年代,“阳光”是他合唱作品的主色调,作品中所传达的真挚、细腻的情感令人感动向往。像1981年,他创作的《采桔》就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描绘劳动人民劳作生活的场景,来表达对劳动的赞美。《采桔》真实、细腻的同时,又不失抒情,是陆在易先生在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有研究者将混声合唱《雨后彩虹》看作是陆在易先生在合唱领域的“春雷第一声”。《雨后彩虹》与《采桔》相反,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雨后出现彩虹这一意象,表达了陆在易先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信心。在20世纪80年代,陆在易先生优秀的合唱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清泉般甘甜,因此在这一时期他被人们誉为“阳光歌者”。
(二)20世纪90年代———忧患诗人
20世纪80年代末,陆在易先生已近天命之年,生活阅历进一步丰富,他的合唱作品风格因此发生明显转变。20世纪90年代,他的作品转变后的风格成熟起来,深沉与内敛是转变后风格的代名词。这一时期陆在易先生的合唱音乐情绪与主题的对比非常强烈,表达情感极具张力。陆在易先生在1988年创作的《最后一个梦》初次表现了这种忧患风格。1989年他创作合唱音画《行路难》将忧患风格正式定型,这标志着陆在易先生的合唱作品由阳光色调转向了灰色调。《中国,我可爱的母亲》这一作品,陆在易先生将同音反复音型与下行小二度音程进行交织抗争,强烈的对比下使得灰色色调更加浓重。陆在易先生在这一时期的合唱作品大量运用各种层次、各种角度的对比,情感上较之前的作品变得深沉内敛,表达情感不再着重于直接抒情,而是像鲁迅的文学作品一样,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呐喊”来震撼听众,从而洗涤听众心灵。因此,陆在易先生在艺术风格转变之后,被人誉为“忧患诗人”。
(三)永恒的主线———大爱情怀
不管是“阳光歌者”还是“忧患诗人”,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陆在易先生心中的大爱情怀。他的创作生涯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关注着祖国的未来、关注着民族的明天。“阳光歌者”笔下的《采桔》深入劳动人民生活,平静地表达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忧患诗人”笔下的《中国,我可爱的母亲》,深沉又内敛地表达内心爱祖国、爱人民的大爱。陆在易的两种艺术风格让笔者联想到中国诗坛的“李杜”。“阳光歌者”就像李白,洒脱地讴歌祖国大好河山;“忧患诗人”则像杜甫,忧国忧民,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对人民前途的关心。陆在易先生因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与大爱情怀,被研究者尊为“胸怀大爱的音乐诗人”。
三、陆在易合唱作品的技术处理
陆在易先生在合唱作品的技术处理方式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敢于创新,深具民族特色又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
(一)人声处理
陆在易先生讲过,“人声有时可以达到器乐所不能达到的效果”[2]。他的合唱作品往往坚持以人声为核心,他的大型合唱作品具有音域宽广、力度变化大等显著特点。在技术处理上,陆在易先生充分发掘各种形式人声的优势,根据表达感情的不同,选择独唱、女生合唱、男生合唱等不同形式,而不是拘泥一格。图1就是《行路难》的合唱音色对比与合唱手法对比处理方式。陆在易先生大量使用呼应、对比、重叠等手法在保证了旋律的同时,又与旋律互相补充,突出了人声的核心地位,增强了感情表达效果。图1《行路难》合唱音色对比与合唱手法对比
(二)钢琴伴奏处理
陆在易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便是学习钢琴,他的合唱作品基本都配有钢琴伴奏以达到烘托氛围、表达情感的作用。他的合唱作品中钢琴伴奏主要有四种处理方式:琶音、分解和弦、柱式和弦、交替式手法。根据不同的需要,陆在易先生选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雨后彩虹》就运用琶音,烘托出雨后清新的环境气氛,让观众身心都得到极大的享受。图2就是《雨后彩虹》运用琶音的部分谱例。分解和弦的处理方式可以表现朦胧柔美的时空场景,柱式和弦与之相反,大气磅礴、气势雄伟,用来直接表现陆在易先生的心中大爱再合适不过。交替式伴奏手法可以用来表现活泼、轻快的感情,陆在易先生在童声合唱作品中大量运用。
(三)衬词处理
陆在易先生在合唱作品中也大量运用衬词。衬词的一个作用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另一个作用是极大的体现民族特色。陆在易先生运用衬词的方式多样化,衬词可能运用在曲首,也可能在曲中或者曲末。《采桔》作品,陆在易先生就在曲中运用“悉里里里”和“嚓拉拉拉”等衬词,起到自然过渡作用的同时,又生动还原了采桔女孩们劳作的场景。《祖国,慈祥的母亲》曲尾大量反复使用“啦”这一衬词,作品终了之际,仍使观众沉浸在作品感情当中,让人回味无穷。笔者总结陆在易合唱作品中衬词的处理方式,基本有以下作用:曲首引子,开篇立题;曲中过渡,平稳自然;曲终总结,升华情感;贯穿全曲,烘托氛围,体现民族特色。
(四)指挥处理
“只有不好的指挥,没有不好的团队”。指挥技术的处理是否恰当是一个合唱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3]。陆在易先生的很多合唱作品拍子变换复杂、情感表达跌宕起伏。比如《雨后彩虹》这一作品,有5种拍子,指挥处理必须注重图示动作,而且此作品中多处出现长音,指挥者必须要保证手型。《雨后彩虹》段与段之间情绪略有不同,柔美、活跃及激情的差别要求通过指挥处理体现出来。
(五)现代音乐技法融和民族特色处理
陆在易先生吸收西方现代音乐的积极养分,将其用于促进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茁壮成长。《中国,我可爱的母亲》是这一处理方式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运用西洋和声和民族和声,达到了两者对比融合的显著效果。《行路难》是根据台湾山歌创作而成,其中深具台湾客家族的民族特色。陆在易先生在其中便运用了诵唱这一现代技巧,来模拟登山呼吸困难的声音。将现代音乐技法与民族音乐融合,使两者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方式。
四、结束语
陆在易先生对中国合唱音乐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他身上具有很深的个人魅力,在音乐创造道路上踽踽独行,为人民、为祖国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其合唱作品充满了大爱情怀,让人不禁想起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中国很多合唱作品徒有其表,技术处理方式繁杂的表面,却缺少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灵魂。大爱情怀贯穿陆在易作品的始终,他真正当得起人民送给他的“阳光歌者”、“忧患诗人”的赞誉。他的合唱作品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方面为后来音乐创作者提供灵感,一方面又为中国音乐走向国际奠定了深厚基础。
作者:施焦 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珠.阳光赤子与忧民国者———陆在易不同“角色”下的创作[J].戏剧之家.2016(21).
[2]卞祖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评《陆在易合唱曲集》(总谱)的艺术成就[J].人民音乐.2013(10).
[3]马绍闯.大爱情怀下精雕细琢的旋律———陆在易的创作手法[J].音乐时空.2016(01).
- 上一篇:陈子庄艺术风格探讨
- 下一篇: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