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艺术风格论文

时间:2022-08-07 09:34:40

导语:传统园林艺术风格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统园林艺术风格论文

1客观因素

1.1自然崇拜

人类在原始时期如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等,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主要以狩猎和采集获取生活资料.这时人类几乎完全被动地依赖大自然,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都怀着恐惧、敬畏的心理,并对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难以解释如闪电、雷鸣.在与森林长期相处的人们,对一些大树具有深刻而奇妙的感觉.动物是原始人的主要生活资料来源,可能在某个偶然的时候,某种动物解人于危难之中等等.对这些事物或现象都无法解释,于是将其当作神灵的化身加以崇拜.这就是自然崇拜,其中包括植物崇拜、动物崇拜、山水崇拜.自然崇拜在上古人类生活和观念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在生活中竭力以可能的形式和手段模仿自然的崇拜物,如对山岳的崇拜曾使世界许多民族都建造过对山岳的模仿,并以其象征人间某种不可企及的权势和力量如古埃及和古墨西哥的金字塔象征着法老的权力;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位于美洲丛林,是对太阳神的崇拜以象征宇宙神秘的力量;中国古代建台最初也是以筑土建筑的形式表现出对山岳的模仿,并且把它作为神灵的所在加以神化和崇拜,如商周纣王的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临望风雨”[2].这都是古代人们对山岳崇拜的主要体现.因为在古人看来,山以其巨大的形体、无比的重量以及简单而强烈的线条,显示着不可抗拒的力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这种山岳崇拜的心理表现.同样,古代人们对水及水神有着与山岳相似的崇拜.水是上古人们生命延续的基本条件,许多民族以水泽及河流冲积带为栖身地,于是水泽在古人心目中是神的象征,也具有神性.因此上古祖先选择了地貌优越,自然山水和植物景观丰富的地方麇集会议、祭祀歌舞,并不是因为风景优美,在他们看来这里具有神性.于是在人们以后的活动中,为表示对神的崇拜模仿湖泽开掘了“灵沼”,模仿山岳筑就了“灵台”[2].随着社会的演进,在这种活动中也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涵义,并一路传承并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在造园中注重筑山构水和植物景观的布局,于是形成了自然风景的模式.

1.2社会生活方式改变

狩猎是原始人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进入文明期后,获取生活资料的手段发生了改变,即人类的生活方式从过去的狩猎和游牧中停了下来转移到农业生产阶段.这时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活资料积累也日趋增加并越来越集中,于是社会阶层出现两极分化,有脱离生产劳动的贵族阶层出现.在农业生产阶段,人们发现农业生活缺少游牧生活中那种壮观的乐趣,为再现祖先的狩猎生活,再经验游牧生活的壮观场面,狩猎虽然已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但却成了那些已脱离生产劳动的帝王贵族们礼仪化、娱乐化的行事和享受,于是在一定的地域上加以范围,滋生繁育鸟兽,保持天然草木,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在以后的园林形式中都继承了这种自然朴素的景象,不断完善并得以发展.

2主观因素

2.1“天人合一”的思想

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诸子百家都有相似的解释.孔子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认为天德寓于人心,一切封建社会的伦纪秩序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都是天道法则的外化.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世上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规律,顺应自然,崇尚优美的自然环境,并视之为安放身心的家园.庄子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主张“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2].认为人与自然相比是渺小的,无能为力的,人懂得了这点,就能“安之若命”,即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一切苦难包括生死,而进入一种与自然完全相同的境界.如果以这种态度看待自然山水,就会觉得“山林屿,皋壤屿,使我欣欣然而乐屿.”人只有归化于宇宙自然,回归于天地之境,才能游于至乐.“天人合一”的思想既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又以“人道”与“天道”相通指出了人的自然性.因此“天人合一”观念中的人具有双重性,人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完整、和谐的人性必然是介乎自然与社会之间.人应该尊重大自然,对待大自然应持和谐的态度.正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园林作为“第二自然”,其中布局的山水树石,禽鸟鱼虫理应保持自然状态.这种思想贯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个发展过程.

2.2“比德”思想

“比德”思想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自然的审美意识,即大自然山川林木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就在于它们的形象表现出与人的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点.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3]这虽然从君子的人格修养上说明智者和仁者所具有的不同的品质特征,但也说明了人对山水自然美的审美感受,即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具有某种和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特征.所以朱熹也有同感“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孔子、朱熹将山水与人的德性、仁智联系起来,使之人格化.他们对山水的赞美,实则是对人自身理想人格的欣赏和赞美.凡是山水具有的美德,皆为人类具有的美德.由于“比德”思想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把“高山流水”作为品德高洁的象征,于是山水也就成了自然风景的代称,在造园活动中也重视筑山理水,园林形式自然而然地朝着风景式方向发展.

2.3神仙思想

神仙思想是原始的神灵、自然崇拜与道家学说混杂的产物.到秦汉时,神仙思想在民间已广为流传,其中以昆仑神话和蓬莱神话流传最广.昆仑神话的内容主要为山上有仙人居住,山上有神木,是植物崇拜和山岳崇拜的体现,反映了上古时代西北高原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宇宙观念.到了战国以后,昆仑神话随着东西方联系流传到中原各国,被当地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创立了另一种神话———蓬莱神话[4].蓬莱神话补充了昆仑神话中水的素材,并强调了水体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从而确立了园林中的山水体系.从此在皇家园林尤其是秦汉的皇家园林中都有这种山水布局.如秦始皇在兰池宫中筑起了蓬莱山,以表达对仙境的向往;汉武帝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方丈、瀛洲、蓬莱[5].所以“三山一池”,自秦汉以后就成了古典园林的传统手法如唐代的大明宫有蓬莱池,中有蓬莱山;建于明代的苏州留园水景中就有小蓬莱.因此,园林中由于神仙思想的主导而摹拟的神仙境界实际上是山岳风景和海岛景观的再现,这种情况虽盛行于秦汉时的皇家园林,但对于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4隐逸文化和山水画的影响

隐逸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园林艺术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隐逸之士,遁隐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希望能以此摆脱当时险恶政治的阴影[6],于是在他们的作品里歌颂自然和田园生活,并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画境“……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正是后来园林中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创作的蓝本.在文人园林中力求创造出生意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自然美境界.中国过去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许多园是由画家直接参与建设.山水画是画家主观认识的,对时空具有较大概括的山水风景,而造园则是对这种概括、提炼、升华的山水画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再现到现实生活中来.如北宋的寿山艮岳[5](见图1).其总体布局为“左山而右水,后溪而旁陇.”山系主宾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岳体系,可以说是天然山岳典型的概括,体现了山水画论中“主山始尊,客山拱伏”的构图规律,位置经营合乎“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的山水画理.水系也几乎包罗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如河、湖、沼、溪、涧、瀑布、潭等.整个山水形成了山嵌水抱的态势,这种山水态势既是大自然界山水成景、最理想的地貌概括,是受到山水画理论的影响.又如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也与山水画的“咫尺山水蕴千里江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园林常用假山、建筑、廊、墙来分隔空间,还采用借景的手法,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无限景色.园林中的假山池水,浓缩了大自然奇山秀水之美,漫步庭园树石之间,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7,8].综上所述,由于人类发展的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沉积后,逐步形成为浓缩的、典型化的自然风景.

3对现代园林的思考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园林形式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生活观念、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等对园林形式及其风格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在发展历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风格.然而,在社会多元化尤其是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中国现代园林在继承的基础上如何创新一直是园林设计师们努力的目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建筑材料的崛起、生态观念的更新要求我们既要符合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更需要保持传统风格形式,因为艺术形式的民族性,才具有生命的延续性.

作者:付美云工作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