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论文:声乐教学与效率相结合

时间:2022-01-27 09:48:27

导语:声乐教学论文:声乐教学与效率相结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声乐教学论文:声乐教学与效率相结合

本文作者:张琳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系统的认知和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声乐艺术的宏观感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自己对声乐艺术的理解贯穿到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歌唱者演绎声乐作品的过程,也是对声乐作品二次创作的过程,歌唱者只有充分把握艺术作品的典型特点、独特性,并灌注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才能引起听众的灵魂的触动和心灵的共鸣。要想达到这个演绎层次,歌唱者就必须积累大量的生活体验,不断丰富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艺术家,就必须积极投入生活,用心观察和体验人们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用心观察大自然的美景,体会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观看不同的歌唱艺术家的表演时,用心感受共通的艺术美感,也要用心甄别各自的声音韵味和艺术风格;阅读文学作品、观看电影、朗诵诗歌作品时,要全身关注,用心品味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这样就可以拥有情节中主人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艺术修养。

学无定法,依据学生自身条件寻找适合的发声规律

不同人在演绎同一个声乐作品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为不同人的自然禀赋不同,发声技巧也就不同。每个学生都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声技巧。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独特嗓音,只要流畅自然地演绎音乐作品,只要真正用心去参透作品背后的艺术内涵,就可以发出最美的声音。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声音特点,在教学中充当起积极的引导者角色,帮助他们寻找切合实际的演唱方法,使其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最终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创设新型有效的教学情境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歌曲艺术亦不例外。声乐艺术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表演艺术,它通过创作者和演出者的情感演绎来感染听众。歌曲可以反映出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表达不同人物的情感,这就要求演唱者能深刻体会不同角色人物的情感世界。要想做到这一点,演唱者就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有一定的观察和想象能力,还需要具备相当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现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虽然有交集,但毕竟处于两个不同的生活空间,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就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了解和熟悉他们的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情感世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模式。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增加上大课的频率。传统的小课,即一对一教学,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多人在一起上课,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对比中成长。第二,教师要尝试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往教师在介绍人声乐器时,主要采用平面挂图介绍,这样的方式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起立体、动感的发声状态。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不妨带领学生走进医院,通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学习发生机理,使得学生从源头思考和理解发声过程,掌握和揣摩发声技巧。第三,要多为学生创设表演观摩的机会。传统教学一般一学期只有在期末考试时给学生提供观摩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多给学生创设观摩的机会,从教师到音乐广场,都可以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间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即很多学生掌握了娴熟的声乐技巧,但对声音形象的处理能力欠佳,很难将听众带入歌曲的意境,不能与听众建立起灵魂的共鸣。比如在演绎《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首歌曲时,很多学生都不能为听众展现出辽阔的空间意象。家乡的草原应该是辽阔无边的,有着湛蓝的天空、翱翔的苍鹰、散落的蒙古包、好客的牧羊人……。创作者爱这片草原爱得深沉,曲调缠绵缱绻。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将歌曲演绎得很浅白,缺少柔韧性。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柔韧和弹性,教师就要创设具体的贴近他们生活的教学情境,比如可以让学生在歌唱的同时去感受轻柔的皮筋,感受它的拉伸和弹性,让学生感受这份绵延不断的思乡之情。学生对虚渺的声音有了切实的感受,就容易建立起与听众的共鸣,触发人们对草原生活的向往,树立起生动的声音形象。

(三)创设内含问题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不少教师都喜欢用设问的方式控制教学进程,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较好地控制教学节奏,教师可以尝试创设内含问题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开拓思维,主动追求问题的答案。国内外的嗓音医师都曾指出,歌唱的呼吸是歌唱学习的关键,掌握了呼吸艺术的同时,也就开始踏上了文艺的高峰。在传授呼吸技巧的课堂上,教师在为学生详细介绍培养呼吸技巧的重要作用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进行歌唱呼吸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大师的训练经验心得,并把找寻的资料归纳整理对比,从中找寻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归纳整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也扩展了学生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