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风格论文:地域区别影响古代作家风格
时间:2022-01-27 09:10:15
导语:地域风格论文:地域区别影响古代作家风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夏肖蓉单位:温州城市大学·温州广播电视大学
地域文化,一般是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定义的。我们认为,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地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社会学、文化学都认为,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于是就有了以地域划分的从内容到形式都各不相同的地域文化。宏观上的文化是指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具体又可指多元的文化形式。如从世界性范围来说有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单从我国来说,也因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风水、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等因素,因而孕育出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例如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蜀文化、巴文化、徽文化、赣文化、闽文化、岭南文化等等。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原型(archetypes)是“最初的模式,所有与之类似的事物都模仿着这一模式。”地域文化就有着原型意义的最初的模式特征。古代作家受其影响,而不由自主地模拟着这些模式。地域文化成为一种“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对文学的影响,对作家风格的影响是广泛的,甚至是根深蒂固的。
不同地域催生的文化具有性质、形式等差异
不同的地域,使得地域文化显现出不同的特征。首先是地域经济、政治的发展程度,制约着文化的发展水平。古代中国曾有不少经济繁荣的时代,更多的是战乱年月。不言而喻,战乱时代,民不聊生,其文化所受的摧残就更为严酷了,文化的发展当然是微乎其微的。而即使在和平岁月,文化的发展,仍是有着地域上的巨大差别。盛唐时,乃以京畿一代的政治、经济、交往最为繁荣,因而文化发展快,文化活跃,文化氛围浓厚。地域的不同,使得文化对历史的承传显示出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交通发达的地区,历史文化的承传和时间往往是同步的,连接快速,与时俱进。而在偏远地区,文化的承续,更多的是守旧和固陋。区域不同,使得对历史传统的认同在同一时间区段中出现差异。地域的不同,使得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大相径庭。这主要是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语言、习俗和民族特点,使得当地文化带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征。汉族地区以汉语言为主,因此,汉族文化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语言迥异,以少数民族语言交际,就成了在地的基本方式,其文化氛围就带有浓厚的方言特色。例如古代的岭南,多为少数民族所聚居,受其语言影响,文学创作的形式,口头创作较多,民间文学多以口头传承。大量的民歌、说唱作品,多以口头为主,即使有所记录的,仍然是基于汉文字基础上的自创载体,以应付文化流传所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是人类的文明史。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沿用主要民族的文字,这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自己民族的文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也因此显得后滞,这都是典型的历史现象。此外不同地域还因此而有文化内容、文化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基于不同的地域,及其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交通发展状况,以及不同的传统、习俗,就派生出不同的文化。地域文化自古以来一直延绵着。
地域文化影响古代作家的具体表现
(一)地域文化的不同特征影响着古代作家的心灵世界我们知道,心态直接彰显主体的风格个性。而不同的环境、氛围和场景,往往催生出不同的心态。刘勰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受差异,即沿于外界客体的不同,对主体产生的审美感受也不同。作家的创作过程,往往是借助外界客体的审美把握,产生心态的跃迁,而出现不同的艺术想象。地域文化的不同特征,促使文人创作沿袭并致力于表现这些性格。有些地域文化的特点是才华恣肆、闲散虚浮、豪放自由、温情优柔等,有些地域文化的特点是瑰丽清奇、诡秘飘忽、善感多情等。这些描述可能不是都那么明显区隔,大多可能都有相近、相交的地方,但仍是有其主要的分野的理由的,而这些不同特色,对古代作家的风格影响是极为明显的。拿巴蜀文化来说,巴蜀文化有着我国古代众多地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大盆地的地理环境,催生了巴蜀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和神妙的心灵世界,这样,神奇、神秘、神妙,就成了巴蜀文化的显著的特色。而在地作家往往也自觉地依附这些性格,并逐渐厚积出自己的审美个性。例如,巴蜀文化中,体现着丰富的心灵世界的神妙之处。主要是指蜀人在文化心理和思维定势上,有着明显的浪漫奇特、富于梦幻的思维传统,从三星堆人的奇特想象,到李白的浪漫,到苏轼的豪放与梦幻,直至今天所见到的许多巴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韵,无一不显示出巴蜀地域作家们心灵世界的无尽的神妙。
(二)地域文化中的地理生态环境影响着古代作家的审美个性审美个性即是审美风格的显现,不同的审美个性,决定了作家的不同爱好和偏重。不同的地域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民歌、戏剧等文化艺术,影响着作家的审美个性。古代作家的审美个性,是由古代作家文学创作整体艺术素养所决定的,是他们的整体文学艺术创造建构的个性化实现。也就是说,古代作家有什么样的艺术素养,在文学创作上有什么样的艺术追求,也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审美个性。比如说作家的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思维方式与习性、审美知觉、审美情感、审美想象,还有作家的心理气质、文化人格等等,都与审美个性建构起一种双向影响与渗透的内在关系。而作家所在地域文化对其审美个性与风格的影响作用,尤其明显。往往,生态恶劣,水土异化,主体心境沉闷,个性遭受压抑;生态优美,主体心情舒畅,个性得以张扬。就作家来说,其创作个性也会随着环境和生态的优劣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连带影响作品思想的变化。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活动于离乱之间,因而最有忧患黎元的感受。诗人生逢安史乱前的全盛时期,目睹了危机潜藏但仍繁华豪奢的开元盛世,在安史大乱中颠沛流离,亲身体验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血泪苦难,中晚年又目睹了唐王朝衰落的开始。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历史大转换时期社会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广人民群众的命运休戚与共,既是社会生活缩影,也是历史真实的写照。这种生态环境的变化,制约着作者的审美感,因而使得杜甫的创作更多地体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兵车行》用铺叙渲染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离死别的图画,为全诗创设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在这些平实的叙事语言中字字句句蕴含着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默武的谴责;对广大劳动人们的无限同情。正是生态现实催生了作者的批判激情。杜甫的大量作品,反映的是人民的苦难,这都是与他所经历的生态场景有关的,正是地域的离乱现实,影响了作家的创作个性风格,使其作品主要的以谴责为主。“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审美风格的第一性征。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又与他愤懑现实,并设想跳跃现实的理想追求有关,也正是他经历了现实的污浊的结果。类似地,柳州古属南蛮,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任刺史,其审美心理受制于环境,加上被贬谪的愤懑,因而产生郁悒之感。他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云:“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诗所显示的,正是作者久滞南蛮而生愁思茫茫之感,心境惆怅,乃至于影响其创作个性,因而显现出类同杜甫的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地域文化的繁荣程度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倾向地域政治、经济的繁荣促成了文化的发展,因而更多地催生了许多作家及其作品。越是经济繁荣的地方,文化越是发达,这是物质第一性征的显现,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必然。历史上的许多时期,往往是以京城为中心,辐射出强弱不同的文化圈,越是接近京畿的,就越繁荣发达,古今中外皆然。于是,文化圈中心的作家作品,也就越丰富多彩,文人辈出,文采斐然,创作成果丰硕。即使在异地产生不少的作品,也多是与京畿文化有关的,或是从政治、经济中心,波及出去,或是一些作家从京畿迁徙过去。文人空间移动形成的运动轨迹,即移入场和移出场的转换,使得异地也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但其作品仍然与原来所在的地域有关。当然,随着移动时间的推移,文人活动地点的变换也在改变着自己描述的对象,因而使得他们的创作风格也随之发生变化。古代作家的创作,京都往往是创作最集中的地方,这是文学艺术创作地点呈现的普遍性规律。初唐、盛唐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宫廷应制诗,这些以歌颂为主的作品,以绝对优势称霸诗坛,而且诗坛领袖也在宫廷应制诗作者中间产生。这时候的京畿出现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应景之作,为歌功颂德的多,这就与地域文化熏陶有关,地域文化导致了作家的创作倾向被牵引,使得诗歌作品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分别为以文馆为中心、以帝王为中心和以朝臣为中心等。而在中晚唐时期,虽然二京所在之地陕西、洛阳,诗歌创作数量的绝对值还是远远高于地方,这都说明,地域政治、经济的繁荣,是明显地影响着地域文化发展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又促成了文学创作的繁荣。当地域文化从歌舞升平中变形以后,作家的创作倾向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南宋迁都,经历磨难,地域文化中,即使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颓废,但更多的是关注国家安全、抵抗外侮,于是,作家的创作倾向更多的是体现在爱国上。于是就有了陆游的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报国壮志的诗篇,表现出豪迈悲郁的风格,有了杨万里痛苦、婉而多讽的诗风。确实,地域政治、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地域文化的发展状况,地域文化的高低水平又直接决定着文学创作的荣枯和作家的创作倾向。
地域文化对作家风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所概括的,还有其他一些,例如,不同的地域文化,还能够催生不同作家的审美爱好、行为习惯、创作倾向和价值观等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作家的创作风格。今天看来,这样的影响状况,存在着利弊互现的状况。有利的地方在于它能丰富文化的形式,丰富作家的创作风格,使多元风格充实着创作现实,繁荣人类的文学艺术。不利的地方则可能在于传统因袭和地域限制,往往不利于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不利于各种风格的解放、开放和融合。看来,地域文化对作家风格及其他方面的影响,都是不能忽视的,必须正确对待,有意识地扬弃和升华,以促成作家风格的丰富和完型,促成文学创作的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教师素养论文:谈论教师专业素养应有之义
- 下一篇:教学风格论文:钢琴教学风格结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