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特色舞蹈元素与作品创作

时间:2022-03-26 10:27:50

导语:论地方特色舞蹈元素与作品创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地方特色舞蹈元素与作品创作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们不仅代表着当地独有的民俗文化,还充分表现出地方历史和人民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对一个地方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历来就有“戏舞同源”之说。戏曲和舞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舞台上结合成美妙的艺术作品。本文以湖南花鼓戏为例,通过讨论和分析花鼓戏的舞蹈创作特色以及舞蹈元素的运用,充分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体味地方戏曲在舞蹈编创方面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花鼓戏;舞蹈元素;舞蹈创作

花鼓戏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湖南民间,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仅湖南各地的传统花鼓戏剧目就有400余出。这些作品大多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男女之间爱情嬗变以及家庭矛盾纠纷等,经典剧目有《打鸟》《补锅》《盘花》《绣荷包》《秦雪梅教子》《刘海砍樵》《告经承》《天仙配》和《酒醉花魁》等[1]。在湖南花鼓戏中,除了戏曲的演唱,舞蹈也不可或缺。舞蹈可以让观众对剧情的感受更为深刻。没有舞蹈的花鼓戏是没有灵魂的。我们可以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体会人物的所感所想、感受故事的跌宕起伏。湖南花鼓戏舞蹈最基本的特色就是与生活的高度融合,在动作上进行了艺术性的夸张,使其更具有表演性和戏剧张力,也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文将对湖南花鼓戏的舞蹈元素以及舞蹈形式的创作进行分析与研讨。

一、传情达意的舞蹈动作

中国传统戏曲的舞蹈表演风格各异,各具风情。有的温情婆娑,带有朦胧诗意;有的轻盈悠扬,带有几分画韵;有的慷慨悲壮,颇具英雄气概;还有的奋发向上,激情和斗志昂扬……但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地位都举足轻重。舞蹈语言可以表现戏曲主题,扩大戏曲张力;舞蹈动作可以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曼妙舞姿还可以烘托整个戏曲剧情的气氛……因此,舞蹈动作在戏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也无可替代。就拿湖南花鼓戏为例,在花鼓戏的表演中,最具吸引力的恰恰就是花鼓戏的舞蹈,民俗文化特色充沛,社会生活气息浓厚,欲扬先抑、欲左先右,舒适顺畅,酣畅淋漓。一般来说,花鼓戏的舞蹈动作幅度都较小,步法也较为单一。也就是说,和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相比较,花鼓戏的可舞性其实非常有限。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动作中表现出丰富的外在形象和复杂的内心情感,对于花鼓戏表演者来说其实是一个值得挑战和克服的难题。与此同时,这也是花鼓戏想要在迅速发展的社会大潮中顽强生存下来必须要去奋力前进的方向。另外,花鼓戏中除了舞蹈动作外,还包括了一些特殊的舞蹈技术,这些技术使得花鼓戏的表演更有特色。湖南花鼓戏的特技有顶碗灯、垫子功以及顽石磙等。垫子功由旦角足尖绑上小鞋,模仿小脚女人的走路姿势,是具体生活场景的艺术化。现在已经将其改为由脚尖走动,凸显旦角体态的俊俏优美。顾名思义,顶碗灯就是演员顶着点燃的油灯表演,也是一种典型的舞蹈技术[2]。表演者头上、手上、肘部等部位各有一个或多个油灯,做出多种动作,如《三告李彦明》的“三祭法场”中的旦角表演。顽石磙由老生仰卧,置石磙于腹,双膝各立一旦角,胸部立二花旦,石磙立一花旦,五旦齐挥双绸表演。花鼓戏借助这些特技,加上舞蹈动作,使舞蹈呈现出一种圆润之感,虚实与刚柔并存,给观众带来一种舒适、流畅的感觉。除此之外,花鼓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特点,就是它多种多样的步式。一方面通过步伐反映剧情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表演者根据剧情的不同需要,分别进行相应的步式表演。此外,还有手势上的变化。手势分为单手、双手左右大摇摆、左右拉手巾等形式。舞蹈程式与套路则包含了剪子股走、圆场走以及踮脚尖过河等形式。最后,在花鼓戏的舞蹈表演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花鼓戏中演员的“眼睛”表演。人们常说:眉目可以传情。眼神才是舞蹈艺术的精髓。花鼓戏当中对于眼神的运用和训练尤为重要,其中包括:瞪眼、转眼、远看、近看、聚焦等。这些都是花鼓戏的基本功。在花鼓戏的表演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只要有两个人物眼神相对,其人物关系即刻就会显示出来,人物情感也随即一目了然。但是,眼神是一个十分微小的动作,对于演员来说必定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点。如何利用眼神让花鼓戏在所有戏剧表演中脱颖而出,也是花鼓戏需要突破和加强的地方。

二、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

黑格尔曾说:“一部戏剧作品如果所写的愈不是具有实体性的人类旨趣,而只是由某一民族的时代风尚所决定的非常特殊的人物性格和情欲,那么,不管它有多少其他优点,它也就愈易消逝。”例如,花鼓戏中的人物角色有很多,最著名的当属传统戏《八百里洞庭》中的龙三公主、《刘海砍樵》中的胡秀英、现代戏《三里湾》中的袁小俊等。他们都可以说是“实体性的人”,同时也具备黑格尔所说的“人类旨趣”。戏曲中舞蹈表现形式的变化,本身就是为了展现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剧情的旨趣以及戏剧的主题内容的,因此舞蹈和戏曲的主题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花鼓戏中能给我们留下较为深刻印象的无非就是一些鲜活的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和她们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记。这对于任何一种地方性质的戏曲舞蹈来说都是同样适用的。舞蹈不仅仅是为了舞动而舞动,必须结合人物需要进行相应的符合人物身份的设定和创作。只有这样,整个表演才会相得益彰,丰富而有内涵。

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一)湖南花鼓戏舞蹈的“雅”由“地花鼓”的自娱自乐到“台花鼓”的舞台表演,湖南花鼓戏的行当经历了由“两小戏”到“三小戏”,最后形成生、旦、净、丑齐备的行当系统的漫长过程。从花鼓戏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其实是一个艺术种类逐渐成熟化、程式化和典雅化的表现。因此,和大多数剧种一样,花鼓戏本身就属于戏曲的一种,是一种“雅”文化。其次,湖南花鼓戏的许多剧目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大量学习了一些大戏的身段和表现形式,从而使得表演者在舞蹈表演中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体现一种典雅之美。例如,在花鼓戏传统的身段中,“荷花出水”“半边月”和“老鹰展翅”等舞姿和动作颇具古典韵味。最后,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的花鼓戏也有其先锋前卫的一面,有一种名为“搭桥戏”的即兴歌舞的形式。开演时,若主演搭档未到,主演必须准时开演,主演需即兴创作一段歌舞,这也被称为“马前”;演出结束后,观众若仍意犹未尽,不肯散去,演员只能即兴再演一段,称为“马后”,相当于一段即兴的安可。这种“搭桥戏”的形式十分考验演员的艺术功底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一种创新的表演形式,符合当今观众的期许。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也会使花鼓戏锦上添花。(二)湖南花鼓戏舞蹈的“俗”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来说,能够达到雅俗共赏,就是最高的境界。花鼓戏发源于高雅的戏曲种类,但是也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同样逃不过“俗”的命运。花鼓戏最初开始出现的时候,观众主要是湖南当地的普通老百姓。在当时那个时代,社会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群众对于戏曲的认知也十分有限。作为地方小戏种,演员为了生存,就会想方设法迎合底层观众的审美。时间一长,湖南花鼓戏舞蹈就逐渐“俗”了起来,在花鼓戏的舞蹈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荒唐和悖于艺术的不雅动作,戏曲台词也常有粗俗的对白。这样一种过“俗”的表现自然也给花鼓戏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俗”,花鼓戏独树一帜的舞蹈动作才能作为我国的艺术瑰宝而得到保留。

四、花鼓戏舞蹈编创的改革与发展

圆润、曲线、流畅是中国古典戏曲舞蹈的审美特征,其身段、工架、武打套路、性格塑造、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都有着严格的程式要求。戏曲舞蹈可以说就是“画圆圈的艺术”。所谓圆,即圆润丰满的意思,开合、刚柔、虚实三者对立统一。常见为欲左先右、欲扬先抑、欲进先退、行云流水、自然浑圆,呈现出明显的“圆”的诗意美韵。这其实就属于戏曲舞蹈“程式化”的范畴[3]。然而,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发展,观众的审美情趣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花鼓戏在继承程式化戏曲艺术的同时,也应当朝着当今大众所普遍喜爱的方式和内容去改革和转变。这样也才能够使得当代青年观众在潜移默化中逐步理解、亲近、最终逐渐爱上传统的花鼓戏。因为一件传统的艺术想要继承和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只有更多的青年人喜欢上花鼓戏,喜欢上我们当地的特色戏曲,才能让花鼓戏不至于后继乏力。那么,花鼓戏的改革之路是否可观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任何艺术都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不论周围如何变化,只要创作者和表演者树立起一种创新的思维和观念,在表演中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同时注意留心观察时代的特色和观众的喜好,在戏曲的音乐选择、服饰搭配、舞蹈动作等多个方面狠下功夫,做出符合受众审美期待的改变。那么,花鼓戏一定会迎来新生,获得更多人的喜爱。

五、总结

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由于传统剧种较为繁多,再加上新剧种的不断涌现,花鼓戏无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甚至面临着销声匿迹的危险。在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下,花鼓戏的表演者们如果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积极改革花鼓戏的表演形式,后果将不堪设想。历史和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充分按照人民的喜好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确保此种艺术形式继续生存下去。花鼓戏的表演者们应该充分意识到花鼓戏文化精神的重要性,在花鼓戏悠久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吸引年轻的观众,保证花鼓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断创作出符合时展要求的艺术作品。

综上所述,花鼓戏舞蹈既要继承和保持传统风格,又要在新的形势下进行必要的改革,在表现手法和肢体语言方面进行创新。事实证明,这种改革创新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长期性的。花鼓戏舞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可喜的新鲜血液,等着我们年轻的下一代人去探索和挖掘。

参考文献:

[1]胥娟,艾旭.长沙花鼓戏的发展现状分析[J].明日风尚,2019(3):53.

[2]胡春光,黄慧.浅析湖南花鼓戏及其舞蹈元素[J].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6):1.

[3]王峥,常真.歌舞共娱雅俗同乐——湖南花鼓戏舞蹈的研究[J].明日风尚,2018(8):152.

作者:李俚 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