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时间:2022-06-01 04:42:53
导语:近四十年儿童艺术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儿童艺术教育在制度、理论、课程实践等方面不断变革与发展,而儿童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推动其变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儿童艺术教育的观念演变是研究者与儿童艺术教育的历史、政策不断对话的过程,对于理解儿童艺术教育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从价值取向、课程实践、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对于我国儿童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行讨论。
【关键词】儿童艺术教育观念;取向;实践;评价
一、价值取向由艺术学科向儿童发展的转变
根据艺术教育过程的立足点和侧重点的不同,艺术教育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即艺术学科取向和儿童发展取向。改革开放初期,儿童艺术教育处于恢复和重建阶段,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使儿童艺术教育得以发展。幼儿园设置语言、美术、音乐、体育等分科课程,在这一阶段,分科课程是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实行草案)》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一步规定了幼儿园语言、音乐、美术等分科课程的内容、要求和教育目标。[1]由此可以见得,这一阶段的儿童艺术教育强调艺术学科本位,特别强调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关注儿童艺术学习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重视集体利益、社会发展,较少考虑个体需要和发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重集体轻个人的价值取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主体意识和个人潜能逐渐被激发。与此同时,我国基础教育针对“知识中心,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开始探索“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2]
二、课程实践由教师主体向儿童主体的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儿童艺术教育基本上继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分科教学模式。当时的儿童音乐课、儿童美术课也呈现流程化特征,即:开始部分,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基本部分,教师讲解示范,儿童模仿;结束部分,教师点评。讲解示范成了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教育方法,儿童则以模仿为主要学习方法。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量外国教育思想及理论被引入我国儿童艺术教育领域,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支架教学法、杜威的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以及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对于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将美育目标定义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情趣”在前,“能力”在后,体现了对于儿童审美情感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关注。艺术教育思想的转变,推动了课程实践的转变。这一时期儿童艺术教育教学,由教师主体向儿童主体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儿童参与艺术活动,以及儿童艺术创造力的发挥;二是认识到儿童艺术教育应以儿童艺术能力发展规律为基础。在这一阶段,上课仍是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游戏、观察、欣赏、练习等教学方法被灵活应用。
三、课程评价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实行草案)》根据我国总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结合儿童年龄特点,提出初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体任务,并规定了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在衡量儿童艺术教育成果时通常采用统一标准,关注艺术教育的结果,而非艺术教育的过程,而评价主体也以教师为主。进入21世纪,儿童艺术教育评价改变过去单一标准、单一评价主体的特点,转而变得多元化,具体表现为: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艺术教育学习的评价,不再以学习成果为指向,而注重儿童的艺术学习过程,关注创造性、独创性的发展,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尊重儿童的个性,旨在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此外,评价主体、评价方法除教师打分或写评语外,还包括儿童自己自评、儿童互评等。这种多元评价导向使儿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不再单一追求成年人眼中美术“像不像”,唱歌“准不准”这样的目标,而是在关注儿童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能够发现意义、体验意义、建构意义。正如叶圣陶在《论创作》中所说:“儿童视一切都内含生命,所以,常与草木微笑,与桌椅谈话,儿童若能把他们的意义抒写出来,一定是无上的美。”[3]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儿童艺术教育思想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在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冲击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的儿童艺术教育思想以儿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学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注重儿童与教师、生活、艺术文本等的对话,呈现多元价值共存的艺术教育价值取向。但是,儿童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并没有停下,其讨论、探究和转变还会一直绵延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任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3]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李嘉妮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 上一篇:软木画历史文化研究民间艺术审美
- 下一篇:艺术深刻表现标志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