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艺术创肌理表现探讨

时间:2022-11-15 09:54:44

导语:油画艺术创肌理表现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油画艺术创肌理表现探讨

摘要: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运用肌理表现来呈现出更为丰富多样的视觉感受,甚至可以触发人们的触觉感官能力,让艺术作品本身的风格特色有更强的感染力。具体的处理方法上,可以通过多种表现手法操作,让平面与立体的肌理表现辅助画作展现不同的特色。本文从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肌理表现出发,让大家更为清晰地掌握油画艺术创作本身的肌理表现特色与技法,为创作提供更多的空间与参考。

关键词: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肌理表现

油画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与沉淀,其技术层面已经发展出了较为多样化的表现技法。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会通过肌理表现来提升作品的质感与风格特点,同时也与时代审美特点相匹配,反映了时代潮流下的油画创作风格特点。具体的操作中,需要了解油画艺术创作的多方面肌理表现特点,由此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发展。

1油画肌理的基本概念

油画肌理主要指代油画本身的纹理、质地与结构状况,这主要与油画使用材料以及表现技法有较大的关系。油画的颜料本身在干燥之后会产生一定厚度的色层,从而有一定起伏波动感,由此产生肌理感受。具体的肌理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底材、笔法、调和剂上面。底材主要是通过亚麻布的专业处理形成一定纹理的底子状况,有细腻与粗糙,甚至打磨平整后的布料面肌理状况。笔法上主要与创作者本身使用的笔法工具与画法特点有关。在笔上面,一般运用鬃毛配合一定画法来表现,可以表现出色层多样的厚度、起伏情况等。其三,调和剂本身可以分为乳液状与油状等。油状本身有较为好的光泽度,而乳液更多的属于亚光质感,表现的光泽度也更为含蓄。一般现代画家非常关注肌理的呈现效果,通过肌理来表现一种风格与感受,让优化本身有更强的视觉冲击效果,甚至让油画本身有更强的触感,更为立体等。甚至通过具体笔触的表现,刀法的运用,画布纹理的配合等来展现一种艺术创作的想法与语言,由此达到肌理艺术表现的价值。

2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肌理表现形式

2.1平面形式。在油画肌理表现中,最为常见的是平面表现形式,虽然油画艺术创作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其平面表现仍旧占据了较大的程度,属于油画肌理表现的主流,这种表现更加考验画家的内容表达能力,更加关注于颜色的运用与沟通设计等创作艺术效果。主要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运用与结构的组合来呈现一种油画本身的视觉感受肌理效果。例如行业内近些年比较出名的人物画艺术家冷军,其作品的表现仍旧是集中在色彩的调配所制造出的人物逼真现实的立体感受,画面质感细腻,有较为灵性的创作视觉感受,让人在画作前无法具体的去感受其笔触痕迹,更多的像一幅高清照片在眼前。其油画表现能力较强,技术高超,对于油画特质有更为充分的了解,对优化肌理表现有较为纯熟的掌握,能够更好地结合画法、调和剂与底材效果呈现出逼真的绘画风格。2.2立体形式。油画可以通过不均匀的涂抹方式来展现一种亮厚而暗薄的肌理表现手法,将作品本身受光的局部做加厚性的涂抹,再结合透明画法做必要的配合。甚至随着人们想法的多样化,将油画本身做了各种立体性的改良,通过刮刀、刷子等工具的配合让油料呈现出更为立体而跃然于纸上的立体感受,让感受到更有冲击力的视觉感受。虽然是立体表现,但是也有厚薄融合使用,并不是一味的涂厚,而是依据重点与需要呈现突出的地方做局部的强化立体。在创作中,可以运用刷子做好大致色调的打底,而后运用刮刀清除暗部色层,由此来呈现出底部的画布的本身纹理状态。甚至由于纹理的特殊立体处理后,会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有助于让优化从视觉上升联想到人的一种触觉感受。在立体肌理表现中,会存在较多的创作者思想情感,需要能够从肌理表现来达到一定程度的意境感受展现,让肌理表现服务于创作所需。甚至通过立体的颜料线条表现出一种更为有触感的油画表层效果,或者将作品中花朵、水浪等都通过较为立体加厚的处理来表现肌理特别感。尤其是很多国外油画作品表现中,近年来有更多网络流行受热捧的作品都充分利用了这种立体表现形式。甚至很多人会觉得这种油画作品本身像制作奶油蛋糕一般的触感,有很强的立体呈现效果,摆脱了以往单纯的通过平面效果来创作逼真立体视觉感受的做法。

3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肌理表现方法

油画艺术创作中肌理的表现方法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实现,要掌握技巧,了解不同画法处理特点,由此来更为有效地反映作者自身的表现意图。在肌理表现中会因为画布本身的纹理、颜料与笔触而造成不同效果的呈现,因此要做好每个环节与因素的调整把控。一般肌理表现手法集中在流淌法、物理化学法、印染法、描绘法、拼贴法以及其综合处理手段。其中描绘法主要是通过笔触的处理来让作品产生直接的肌理效果呈现;印染法主要是在非平滑的物体上运用颜料绘制涂抹,而后在将这个有颜料的物体印染在画布上,由此来呈现一定效果。甚至可以通过物体所具有的独特纹理来呈现出印染的个性化效果,由此保证肌理的独特新颖。流淌法主要是运用颜料本身所具有的液态状态,通过松节油做进一步的稀释后涂抹到画布,而后依据颜料本身的流动性来自然的流淌出一定形状,甚至形成自然的厚薄差异,由此来保证呈现的纹理效果独特。滴洒法主要是通过刷子或者喷笔等工具来让稀释后的颜料洒在画布上,从而呈现出较为独特的效果。拼贴法主要是通过碎布、图片等来随意的依据自身的想法做拼接,由此来呈现出一定画面效果。物理化学法主要在矾与盐来运用到画布上呈现出一定肌理效果。综合材料法则是运用相对混合性的颜料做肌理的呈现,同时要通过刮刀、画笔等做颜料的运用绘制,由此达到肌理的装饰效果,让肌理呈现出更为立体的视觉效果,还可以在颜料中混入泥土、沙子等材料,具体的运用可以依据个人的想象发挥来制作。

4油画肌理呈现的审美趣味

油画肌理不仅仅可以帮助作品本身实现一定的视觉效果,同时运用立体或则独特的肌理呈现方式,可以有效的展现其触感效果。因为色彩、线条的变化与新颖化表现手法,由此来更好的展现想象中艺术感受。油画肌理本身可以通过视觉感受来表现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展现绘画技法与作品情感,由此是通过肌理来给予人们更大的感官刺激,让作品本身的意蕴更为深刻、丰富。在当代油画创作中,肌理的表现较为广泛,同时随着人们的想象力扩展而不断丰富,是人们审美趣味不断提升与扩展的表现。为了让作品本身有更强的震撼效果,不仅要注重绘画中的构图、颜色的运用,肌理的呈现也是让作品呈现出更多的感官体验,有助于作品更为浓烈的情感凸显。在画面高点、肌理凹凸处理,笔触韵律感等,都可以有效的让画面更为刺激丰富感,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总体来说肌理的表现仍旧来源于自然与生活,因此,要保证肌理表现的灵性,不能盲目求肌理的特别而无视艺术表现的需求。肌理的表现需要与所表达的内容统一,要让肌理表现与作品主题统一化,让肌理表现服务于作品主题。艺术创作不断的创新,肌理表现也需要匹配进行的推出新特色,甚至可以高于绘画局限。肌理的表现方式多样,呈现的效果较为丰富,吻合主题的技法更为有价值,让油画内涵逐步呈现多样化。肌理的表现要有一定的规律性,避免过于混乱无序而无法表达主题内容。在肌理的表现上,模仿自然是一种创作用之不竭的方法。当然,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与自然,同时要做一定的提炼与拔高,让其更好地符合创作本身的独特性,进行一定肌理呈现的变异,让纹理有一种熟悉感,但是又有一点新颖的感官效果,这样的艺术创作会更为有趣。可以将肌理不同的自然生活呈现方式与差异性的表现内容组合,这样的差异性配合也可以答案到视觉的新颖冲击感,由此来影响观看者的内心触动感。油画创作者可以多观察生活与自然,从中寻找更多的肌理呈现效果,而后合理组合或者精炼抽离部分的运用在创作画作中,无论是坚硬、平滑、柔软、粗糙的肌理表现,合理组合运用,都可以呈现出作品本身的一种风格特色。肌理的表现在不同时代有各自的特点,甚至在某些时代,肌理的特殊化表现甚至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离经叛道者,但是对于整个美术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不同的肌理表现出现是艺术创作创新的展现,给予人们在油画创作上的不同感受与不同想象空间,避免人们过于的沉浸在某个时代的刻板印象中,让优化创作有更多的感受能力。油画作品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从创作完成后,实质上它的价值就在于观看者的感受能力,与观看者的个人经验、情感、认知水平有密切的关联性,不同的人看到或者联想到的感受是不同的。而肌理表现则是很大程度上服务于这种感受的激发,让人们对作品本身有更多的想象与体验。油画创作在肌理表现上可以有更多更为开放的做法,尤其是当代画作中,创作更为多样化,不同的肌理表现百花齐放,人们可以在这个时代有更多的技法学习吸收,为油画创作开辟更多的空间与想象。作为创作者,可以适宜地尝试肌理表现的推陈出新,给予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时也需要多观看同行的作品,从中找到差异性的表现手法。

5结束语

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肌理表现属于作品本身不可回避的内容,不同的艺术作品所展现的平面、立体或者具体差异的肌理细节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更好的服务于不同的画作主题特色,有助于整体风格的呈现。作为创作者而言,肌理表现的感受与灵感更多地源于生活与自然,从体验中去寻找灵感是最为直接的办法。将感受到的肌理特点转移运用到不同的表现内容上,所呈现出的差异性、陌生化的感官感受可以有效地提升作品本身的魅力,给予人们新颖的感受力。

参考文献

[1]唐丹妮.当代语境下的油画肌理创作[J].艺海,2017(8):79-81.

[2]张宁.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肌理表现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23.

[3]吴秉鑫.当代油画的肌理特色研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6):151.

[4]邹勇.浅谈油画表现形式中的语言因素[J].大众文艺,2016(2):73.

[5]张蕾.浅析肌理在油画作品的作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3):250,253.

作者:李军伟 单位:榆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