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题材与心理情结分析

时间:2022-06-15 11:08:17

导语:艺术创作题材与心理情结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艺术创作题材与心理情结分析

【摘要】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本身的个性、情绪、情感以及内心深处的情结都会影响到创作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文章从艺术创作题材的社会性、形象性、生活性、塑造艺术典型的情感表现以及创作者的情结对创作风格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认为艺术创作者敏感的心灵与后天的影响对艺术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关键词】形象性;生活性;情感;情结;风格

艺术创作是所有艺术工作者的目标,因为创作不是临摹,融入了创作者的自身情感与经验。无论是再现艺术还是表现艺术,都受到自己艺术的技能技巧与思维的限制,艺术工作者在漫长的技巧学习、技能训练、写生采风、收集资料等各种积累中都在为创作做准备,从“眼中之竹”到“心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经过思考、草图、反复揣摩与勾画,也许才能定稿。真正身心合一地创作艺术作品,在创作中得心应手达到庖丁解牛境界的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当然,很多优秀的作品,也可能是艺术家灵光闪现的结晶。比如齐白石曾在聚会席间,看到蝌蚪与池塘里的荷花影子嬉戏,就随手画了《蝌蚪戏荷影》,送给了宴席上的人,回家后又做了很多《蝌蚪戏荷影》却始终不及席间之作,怅然若失。艺术创作题材是艺术创作很重要的一环,决定了拟表达什么,题材与内容也影响了画面的形式构图、使用的工具材料等。比如古典主义善于使用古代希腊、罗马的题材,浪漫主义喜欢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和现实中提取素材;枫丹白露派喜欢对着法国大地表现真实的田园生活、印象派擅长记录瞬间与片刻光影表现。回望优秀的中外艺术作品,发现很多艺术家会在同一个题材与内容上反复表现,比如法国印象派的埃德加•德加总是反复用彩色粉笔表现芭蕾舞者、我国元四家的吴镇常常以渔夫为题材作画,表达自己“只钓鲈鱼不钓名”的高雅情怀。笔者认为艺术作品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与自己的喜好、情绪、情感以及内心深处的某种心理情结有关。

一、艺术创作的社会性、形象性、生活性

艺术作品就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如电视剧《蜗居》《欢乐颂》等,又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都和创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把自身——生活中的人与事提炼、概括、升华为艺术作品,创造了时代性很强的、让观者感同身受的艺术场景、艺术事件、艺术人物,历历如在眼前。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米开朗基罗在1501至1504年之间为故乡佛罗伦萨创作的雕像《大卫》,表现的是建功立业之前的大卫,由于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解剖透视的完美无缺,使得这个充满愤怒与力量的年轻人形象深入人心,这种迸发的生命力量是人文主义向往的人的生命的能力与力量,也使得这件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艺术形象都是从个别的、具体的生活感受开始进入创作的,并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的。艺术形象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所看所感的真实生活是艺术作品的源泉。艺术学习的临摹写生创作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如鲁迅笔下的闰土形象、郑板桥笔下的竹子形象等。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同样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创作,如《晚钟》《拾穗者》等,就是这些身边朴实无华的真实人物形象,才使得平凡的农村生活场面升华为令人震撼的艺术作品。

二、艺术作品中的情绪与情感表现

创作者的情绪变化以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可能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唐代诗人孟郊在46岁考中进士时,豪情万丈地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艺术作品是创作者的情感流露与传达,借助于某种艺术形式来明白或隐晦地传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因为艺术创作本身就是眼、脑、心、手的结合。《毛诗序》认为,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都来自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手舞足蹈”是情感表现的一种方式。文学家鲁迅曾说:“艺术家的创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塑,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俄国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等也曾提出:艺术主要是情感的传达和心理功能的表现。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以其在黄州沙湖道风雨中的经历写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因此情此景顿悟,一念起,人生境界咫尺千里,从此词之后,苏轼蜕变为苏东坡。八大山人也是个典型案例,本是明代宗室,国破家亡之痛更甚于常人,他的花鸟画采用拟人化的表现,画中的眼睛全部是白眼看天的,山水画的表现也是“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反伤心”,以山水记恨、因心造境,被称为泪眼中的旧江山——“笔点无多泪点多”,作品有《牡丹竹石图》《秋林亭子图》等。在20世纪80年代,罗中立创作了大型油画作品《父亲》。这幅作品构图简单,人物形象突出,如照片史诗般地真实生动地画出了中国特定时期的典型农民形象,这种邻家大爷般真实的淳朴的形象与背景黄土地的真实性深深感染了每一个观众,父辈爷辈世世代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场景激荡了以农业为主的国人的心。整幅作品朴实无华,以情动人也许是创作者的悲悯与感恩。艺术作品的艺术典型是由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来展现的,是优秀作品的标志,也是艺术家艺术才能的体现,这种形象凝聚了创作者个性、情感、文化、审美等。正是由于艺术家的概括提炼,才使得艺术形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创作者的情结与艺术风格

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与家庭生活、民族与时代背景对创作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婴儿时期、青少年时期的影响以及对思想性格的形成起着最基础的潜在的永久性的影响作用,而艺术家是这些个体中更敏感的人。艺术家自我的内心情结对作品表现影响巨大。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研究达•芬奇时,认为达•芬奇有恋母情结,有两个母亲。幼年时缺乏母爱,他的画作中常出现孩子和两个成年女性的形象,如《岩间圣母》(图1)。弗洛伊德曾在1910年出版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一个对童年的记忆》中指出:达•芬奇本质上是在画自己的母亲。情结是指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的组合,或者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情结是有关观念、情感、意象的综合体。后来这个观点被弗洛伊德采纳,他认为情结是一种受意识压抑而持续在无意识活动中存在的心理状态。无论荣格派还是弗洛伊德派都认为“情结”是一个重要命题。荣格认为情结是一种心象与意念的集合,其中具有一个源自原型的核心,并且具有某种特别的情绪基调。情结的出现与消失在无意识中形成、积累与超越。受某种情结所困的人,往往会表现出由那个情结所支配的心理与行为。情结有一些是先天形成的,也有一些是与个人特定的经验有关的。童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重要的,会对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写道:“童年经历的人和事,都会对人后期认识判定事物的思维类型和趋势产生影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曾讲到,“童年经历对于人的自我认识和了解生活本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都受到此种行为方式的影响。”比如作家萧红,寂寞清冷的童年对自己一生的创作都产生了影响。林风眠自幼失去了母爱,又亲眼目睹母亲所遭受的折磨与挣扎,在他幼小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母亲的题材成为他终生绘画选择最多的题材(图2)。

艺术是心灵的外观呈现,宋代郭若虚指出:“画乃心印。”“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对于一个内心敏感的人来说,任何经历都会在某些特殊的场景下被唤起,如吴冠中的“乡土情结”(浙江)、梵高的“向日葵情结”。出生于名门望族的王维兼具音乐、书法、绘画、文章、作诗等超群才艺,20岁就中了进士。在明代《唐诗品汇》中讲到“五古七古,以王维为名家;五律七律五排五绝,以王维为正宗;七绝以王维为羽翼”,他在少年得志后迅速跌入一系列的人生谷底,看尽繁华又遍尝人间之痛的王维历劫飞升在心如止水中拈花微笑了,写下众多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王维的名与字都来自“维摩诘”,这一切都是王维内心的情结所在。石涛是由明入清的“遗民”画家,本姓“朱”,是明代宗室。为了僻祸逃生,出家为僧,绘画是他宣泄情感的手段,直抒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抑郁之情。又如一生凄凉的大师徐渭——庶出、幼孤、入赘、8次科举落第、痛恨严嵩而被严嵩党羽所用、多年牢狱生涯、数次自杀未遂、晚景潦倒凄凉。人生的动荡也使得他在绘画艺术上行草入画,用笔用墨酣畅淋漓,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里程碑,得与失、荣与辱共存。人,生而有灵魂,在生活的敏感、记忆与思想下成为我们个体的精神,也成为影响我们行为的动力。普通人亦然,艺术家更甚。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2002.

[2]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李凌 谢敏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