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美学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时间:2022-07-31 09:13:55

导语:朱光潜美学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朱光潜美学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谈美书简》的含义

众所周知,现在市面上与美学相关的书籍可谓多如牛毛,初学美学的朋友们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该读哪一本。那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我的回答是:阅读经典!

二、朱光潜美学的特征

在美学大讨论中,朱先生以提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命题而享誉美学界,并成为国内四个主要美学学派之一的代表人物。随着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的逐渐深入,朱先生先后提出过“物甲物乙”说、“艺术或美感反映的两阶段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四原则”“审美活动的四因素论”等一系列学说。从表面看,这些提法有很大差异,但是根本的思路没有变化,就是企图彻底解决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心与物这些对立面的统一。

三、朱光潜美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于我而言,《谈美书简》两个重要见解最能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创作产生共鸣。1.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在第三封信“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之中。朱先生在信的开头就抛出两个以往朋友提问频率最高的问题:“怎样才算美?”和“美的本质是什么”?然后他以日常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作了直接了当的回答,告诉读者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一些美和丑的东西,对美丑的认识程度也逐渐由错误到正确、由浅入深。他还指出如果放弃亲身接触和感受过的事物不管,而去追问什么是“美的本质”这个极端抽象的概念,结果往往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得到的是一种孤立、静止、片面的结论,缺乏鲜活的情感,犹如布满灰尘的千年木乃伊,是一种艺术上的“形而上学主义”。在读研期间,也依旧在寻找所谓的“艺术之道”。机缘之下,《谈美书简》上的一句话使我恍然大悟:“现实生活经验和文艺修养是研究美学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它与德国大师基弗“为艺术而艺术只是抄袭,艺术是对世界的思考”的观点不谋而合。“艺术是对世界的思考”不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么?朱先生与基弗,一个在中国,一个在德国,两者直线距离足有一万六千公里,但两人却在美学观念上如此合拍,让人不禁感叹艺术发展普遍性规律的强大了。2.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第八封信“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中朱老对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定义以及两者的包含关系:思维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综合体,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我们通常把它称为感觉、映像、观念或表象,如颜色、声音、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所接触到的形式和活动在脑海中产生的映像,这是原始的感性认识。形象思维是思维的第二个步骤,把原始的感性认识所得来的映像加以整理安排,来达到一定目的,这是原始感性认识的升华。原始感性认识升华到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把感性形象(色、声、嗅、味、触)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作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交叉使用,是我在本文中想谈论的重点之二。(1)艺术创作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是艺术创作的核心,是实际生活中所引起的形象思维。例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胜中教授的剪纸装置作品《招魂堂》,作品内容是通过无限重复的剪纸小红人的原始图腾去表现当今世人对自我心灵的呼唤和寻失,作品简单到只是一个小红人的复制和放大,却震撼到让人开始思考生命的初衷和意义。从古中西,不同部族对生命符号的设定都与正面对称的人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代表热烈生命的红色并加以艺术加工高度提纯的“小红人”作为直观载体,用质朴的形象去表达一个热烈的意义,这与高度抽象思维和深厚的生活阅历是分不开的。(2)具体形象和抽象形象的关系。还是吕胜中教授作品为例,图腾人形史上不下千种形象,或胖或瘦,或单或双,或现于石刻洞穴,或发于陪葬饰品,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具体形象,是我们眼睛看见的投射到脑海里的第一直接印象,那能不能把这些形象取一直接复制出来?可以。但这还是艺术吗?那不如直接称之为复印。那是否还称之为艺术创作。艺术家要做的是将具体形象(原始感性认识)加工转化成抽象形象(形象思维)并借助一定的形式(抽象思维或逻辑推理能力)将自己对事物的情感表达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风格。要摆脱“像”的束缚。美,是毫无疑问的,却不能真实。就像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一样: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要我来说的话,艺术就四个字:征服生活。

四、结论

第一,基本放弃了虚伪的“观念艺术”,例如社会上某些有手不用,非要用脚来写字的某些“艺术家”的“大作”。第二,在考虑了艺术品的功用后,终究还是回归到“美”。第三,美和漂亮是两回事,漂亮的不一定美,美的不一定漂亮,它可能是悲壮的富有人文关怀的,比如表达生老病死题材的就不一定漂亮,却会给人心灵的震撼或者洗礼。第四,作为艺术家,要对自己诚恳,再对别人诚恳。艺术价值不在于黄金白银更在于艺术家对本心的追求,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当作品能够承载上这些价值,那么人生的价值,艺术家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可叹当今世下,艺术创作以往单一化的创作模式涌现出的各种弊端其中甚至不乏向欣赏者灌输连作者都不愿相信的说教和令人感到明显虚假的假大空作品,美之于人,在于意识形态之于现实的体现和再升华,而真正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却是我们这代人所真正缺失的。

作者:解梦姣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书简[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3]朱光潜.谈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张法.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2

[5]百度百科.艺术创作.寓意.[6]杜书瀛.创作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