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艺术创作论文

时间:2022-11-21 04:14:16

导语:民族音乐艺术创作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族音乐艺术创作论文

一、中国艺术歌曲发展概述

艺术歌曲是一种特殊的音乐体裁。在德国,由舒曼、舒伯特等知名作曲家创作的歌曲称之为Lied;在法国,与之相同的创作歌曲则称之为Melodie;而在中国我们将其译为“艺术歌曲”。“Lied”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悟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与“Lied”意思相近的“Kunstlied”指的是:“不同于民歌的歌曲”。因此,艺术歌曲是有别于歌剧与民歌这种歌曲形式的音乐体裁,是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歌曲在我国一直被人们当作是一种高雅的音乐。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创作出许许多多优秀、经典的艺术歌曲,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在20世纪40年代,更多的艺术家以不同的形式、素材、题材创作了更多优秀的中国艺术歌曲,使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有了较高的水平。至80年代,歌曲与诗歌的结合、音乐艺术风格与技巧的灵活运用,都有了更高水平的发展。有人说:“艺术歌曲是流动的诗歌,充满着诗歌的美感和韵味,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学习和探索”。艺术歌曲发展及产生的影响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是深远的,全面了解艺术歌曲的本质、风格和特征,有助于推动我国艺术歌曲向更高层次发展,使我国艺术歌曲更加民族化、多样化,更具有时代性和艺术性。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和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1920年诞生了首批优秀的中国新型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以吴梦非和萧友梅为代表的音乐家和音乐教师,在蔡元培倡导的美育思想影响下,先后在全国建立了一些新型乐团,从某种程度上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做了铺垫。继聂耳之后,冼星海利用更丰富的音乐题材、音乐创作手法、音乐表现形式,创作出大量的艺术性歌曲,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解放的革命事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艺术歌曲创作、发展空前繁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郑秋枫、尚德义、王志信等创作的《我爱你,中国》《牧笛》《母亲河》等优秀艺术歌曲,都有很好的口碑。音乐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一些音乐家用简单的伴奏形式演唱歌曲,一种高品位、不同于传统民歌的艺术歌曲随之出现。艺术歌曲的出现不仅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一些专家的高度认可,在我国音乐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传媒等传播媒介的出现,为我国艺术歌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成长环境。随着国家不断强化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乐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也为艺术歌曲的创作借鉴提供了帮助。艺术歌曲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更是一种被社会所认知的音乐行为。民族音乐的创作元素、创作手法,艺术歌曲也可以借鉴应用。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歌曲都尝试采用民族音乐元素展示歌曲艺术,或者是以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对民族音乐进行翻唱,以展现传统民族音乐中所含有的戏剧文化的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民族音乐是艺术歌曲民族化回归的一种途径,未来艺术歌曲也将会同民族音乐一样,更加突出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的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中国艺术歌曲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涉及很多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音乐创作者们都做出努力和尝试,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推进了艺术歌曲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对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采用民族乐器、配器伴奏

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深受西方现代音乐的影响,许多音乐乐器、配器都是直接借用的。在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中,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音乐的乐器和配器上。艺术歌曲在创作过程中采用民族音乐乐器和配器,并对其加以创新,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除此之外,近年来,琵琶、二胡、古筝、竹笛等民族乐器,也逐渐成为艺术歌曲的伴奏乐器,提升了青年一代对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喜爱。这种全新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运用戏曲曲艺唱法、唱腔和音调

随着传统戏曲曲艺的发展,艺术歌曲也开始吸收民族音乐中的戏曲曲艺等元素。艺术歌曲与戏曲曲艺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歌唱形式———戏歌。戏歌的发展有戏剧艺术发展的要求,这是戏歌发展的一个方向。戏歌更多的是用艺术歌曲的通俗唱法来展现歌曲艺术,运用戏曲曲艺唱法、唱腔和音调,为艺术歌曲提供新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戏歌依然在艺术歌曲的范畴里,是优秀的传统戏剧文化为艺术歌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使其表现形式和创作内涵更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此类艺术歌曲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戏曲元素,而且又体现了现代流行歌曲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此外,京剧、豫剧、川剧、昆剧等多种戏剧形式的发展,也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3.借鉴传统的民歌、民谣曲调

艺术歌曲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还有一种相对简单的表现形式,就是在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编、翻唱。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它通过对民族音乐元素、音乐作品加以重新改编,再利用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类做法有别于借鉴民族乐器或者戏剧元素,不是与民族乐器的结合,也不是与戏剧腔调的结合,而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对于借鉴传统民歌、民谣,并对其进行改变翻唱来说,在后期的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再加工和处理,只有做好后期的加工和处理,才能为艺术歌曲注入新的活力。不过,有的人在后期的加工、处理环节并没有加以改编和创新,因此没有发挥出艺术歌曲的最佳效果。尽管如此,对民歌、民谣的借鉴和改编,至少让很多人了解到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也为地区的民歌发展创造了发展机遇。以上三种表现方式,基本上很难说哪种民族音乐元素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过程中独具重要性,这三种不同的创作手法各自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以及相对重要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戏歌十分流行,深得人们的喜爱,直到现在仍依然存在,只是没有当时那么强烈。戏歌所具有的民族音乐元素,也因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借鉴传统的民歌民谣并对其加以改编、翻唱,能够直接展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的民族音乐元素表现形式

在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在民族音乐元素的借鉴与运用过程中,真正能够促进艺术歌曲发展,也为民族音乐提供发展空间的,还是那些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代表民族文化价值的歌曲。它们使民族音乐呈现“中国风”、“民歌民谣”“、西北风”等三种表现形式。

1.民族音乐中的“中国风”

民族音乐、艺术歌曲、流行音乐等,都离不开“中国风”的元素,显然“中国风”已经成为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目前,对于“中国风”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学术界,有一个相对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音乐人黄晓亮提出的“三古三新”说法。所谓的“三古三新”其实就是古旋律、古文化、古唱法,以及新概念、新编曲、新唱法。尽管对“中国风”的解释相当准确,但实际上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中国风”的产生离不开传统文化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它所表达的怀乡之情、爱国之情等,都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音乐人黄晓亮提出的“三古三新”说法,只是“中国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中国风”式的艺术歌曲无论是创作手法、演唱方法,还是歌曲的内涵,都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

2.民族音乐中的民歌民谣

民族音乐中的许多经典的、优秀的民歌和民谣,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许多音乐家和歌手对民歌民谣进行改编和翻唱,其过程就是对传统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高度认可。对民族优秀作品的再创作、再演唱,能够进一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并反映民族文化的音乐作品。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很多由民歌、民谣改编的艺术歌曲。许多歌曲的借鉴题材、创作元素都是一些民间的山歌、小调。经过歌手的借鉴、改编和再创作,艺术歌曲充满了浓厚的民族艺术元素,加速了歌曲的传播,提升了艺术歌曲的社会影响力。到90年代后期,艺术歌曲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80年代的翻唱为主,发展为90年代的原生态的民歌民谣。原生态的民歌民谣外延深广、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反映民族文化和其价值的重要途径。

3.民族音乐中的“西北风”

说到“西北风”,人们下意识地就会想到20世纪80年代,无形之中限定了“西北风”的时间。针对“西北风”,我们应该根据文化的属性作深入的研究,抑或从音乐文化的角度确定对它的认定。“西北风”在它产生并流行起来的那个年代,看起来时间很短,但它的延续性绝不会那么短。一切音乐作品都是反映当时的生活面貌,“西北风”也不例外。“西北风”出现的一开始,就深刻烙上了西北人的生活和价值取向。艺术歌曲融入“西北风”,也是反映西北民族生活习惯、精神面貌的音乐作品。“西北风”与“中国风”在民族传统价值表现上不尽相同。“西北风”代表的是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它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离不开与艺术歌曲的相互融合。“中国风”则运用“古旋律、古文化、古唱法,新概念、新编曲、新唱法”的表现形式,使民族音乐回归到民族文化、民族价值上。“西北风”真实反映了西北民族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以及西北人对自由生活、自由爱情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是西北民族文化和精神面貌的真情流露。可以说,在“中国风”“、民歌民谣”、“西北风”这三种表现形式中,“西北风”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价值观念的表现是最丰富的,也是最直接的。

四、中国艺术歌曲运用民族音乐元素的意义

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正逐渐走上新的道路,中国艺术歌曲与民族音乐的结合也在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对于中国艺术歌曲来说,民族音乐中的创作因素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我国,民族音乐也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具有我国特有的民族风貌,反映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艺术歌曲创作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对民族音乐元素不断加以借鉴和吸收,必将更好地促进中国艺术歌曲和民族音乐的共同发展,并为我国民族音乐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家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民族音乐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艺术歌曲创作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缓解了民族音乐之前的低落的境况。民族音乐之所以出现低落,不在于其文化内涵,关键在于民族音乐本身呆板的艺术表现形式。自从艺术歌曲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创作和形式表现中,不仅让艺术歌曲本身得到了发展,也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打破了民族音乐原有的呆板形式。随着艺术歌曲和民族音乐的相互融合,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和音乐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进而得到认可。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鼓励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首好的歌曲、一位好的音乐家的影响力,往往大于学校的刻板教育。艺术歌曲与民族音乐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所包含的许多知识、文化和信息,为人们学习、生活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随着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强,中国艺术歌曲融入民族音乐元素的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欣赏和喜爱。同时,艺术歌曲创作融入民族音乐元素,也增强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民族音乐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这必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也将会有更多的人喜爱上民族音乐,乐于接受传统的民族文化。所以,中国艺术歌曲融入民族音乐元素,既反映了时代的精神,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艺术歌曲融入民族音乐元素,这种创作形式还将会持续下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歌曲与民族音乐结合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带动民族音乐发展成为流行歌曲。艺术歌曲没有特定表现形式,艺术歌曲与民族音乐二者之间可以实现艺术和文化的共同发展。伴随着艺术歌曲与民族音乐的进一步融合,未来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将立足于民族音乐基础之上,使艺术歌曲更多地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增强其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带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二者将共同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艺术歌曲不仅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更是一种被社会所认可的音乐创作行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主要是对民族音乐中的民族乐器和戏曲元素进行借鉴和采纳,反映了民族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而且,中国艺术歌曲在借鉴和吸收民族音乐元素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艺术歌曲和民族音乐之间相互融合,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拓宽了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是国家经济、文化实力发展的一种体现。当前,国家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认可也在逐步提高标准。所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艺术歌曲要想取得经久不衰的发展,就需要充分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创作出更多、更好、更优秀的音乐作品。

作者:李玉峰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