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

时间:2022-08-24 03:52:57

导语: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

时代、个人、艺术作品三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和生活记忆,每个时代的人对生活、对世界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察。而艺术作品的形成更是个很奇妙的现象,它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这些因素有创作者自身的所思所想,亦包含所处环境和特定时代所给予的观点。因此,艺术作品是一个时代文化和文明的体现。那么在如今时代下的绘画实践和作品又受到哪些内外力影响?这些影响又是怎么通过个人的创作表现和传达?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下的青年,我试图把视角放在这些可以触碰的、有所感触的生活和绘画实践上。因此,我的关注点是:当今艺术人群的创作状态与时代的关系。

一、媒介影响文化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社会文化和艺术观念的流转)西方媒介环境学的祖师爷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有一句名言:文化中的一切变化都是媒介作用的结果。的确,尽管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艺术家们谈到魏晋高士的风骨、两宋画坛的绚丽时,心生向往。但是也清晰地知晓,在当代的生活状态下,这只是一个远古而华丽的梦。我们不可能回到那种节奏缓慢的时代,更无法真正体会时代带给当时艺术家的感受,就像古人无法想象今天的我们依赖着手机、网络和数码科技生活一样。正因为媒介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节奏几乎从来没有这么快,我们与世界的交流也从没有如此便捷,当然也使我们的文化变得视觉化和大众化。用现在的大众流行语说,就是:在21世纪初,我们迎来了人文精神虚空的“读图时代”和“消费文化”。

1.“读图时代”造就“卡通一代”

媒介的发展,让文化由过去以“文本”为中心向以“视觉”为中心转化。在过去的时代里,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的中心主要是通过读书和文本的方式,而我们这个时代无疑正经历着由文字向图像的转化,文化正从“咬文嚼字”到“看图说话”转变,世界也从一本书成为了一幅画[1]。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我们的周遭图像几乎无处不在,因为图像的运用,让我们的阅读变得简单化,看文字的习惯成了对绘本的阅读,而图像更是在向简单、直接的方向发展。图像媒介的发展,最显著的艺术产物便是“卡通一代”的产生。“卡通一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在形式上摆脱传统绘画中“居庙堂之高”的士人情怀,把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所产生的都市流行风潮转化为各种看似表面的、大众化的、时尚化的、流行化的、甚至带有些快餐性质的图像,在给予观者感官刺激和色彩欢愉的同时,实则却是对新兴文化所隐含的文化危机最直接、浅薄和幽默的批判。“卡通一代”与图像文化的共通点,还表现在艺术家制作作品的心态少有沉重感,他们试图从一种表面化、流行化的方式去触碰另一种表面化的消费潮流。是故“卡通一代”一“出生”,反对者便站了出来:“精英主义”认为把大众流行风潮和商业文化放入艺术作品中,是一种文化贫血现象;政治与权利方往往把一切不关注政治问题的艺术都看成是肤浅的、无意义的;艺术乌托邦主义者,既认可精英主义的态度,又把艺术作为救赎的价值体现,以此斥责“卡通一代”的艺术作品[2]。当然,另一种声音也站出来申辩:生活在当下,艺术要表达的是商业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这就不可能不面对和表现它所生存的环境和社会基础,而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正是各种流行风潮的视觉塑造,把流行文化引入艺术作品是国际化美术文化的表现。一直以来,这两种声音不绝于耳,构成这两种声音的不单单是单纯的批判和赞成的关系,而是他们背后文化意识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就是我要论述的下一个问题。

2.“消费文化”消解“精英意识”(信仰)

与前一个标题不同,“消费文化”和“精英意识”往往以对立的形式出现。英国人约翰•费斯克(JohnFiske)认为,消费时尚和流行文化对商业风潮的影响,将弱化精英知识分子的核心地位,使文化消费的大众成为社会变革的参与者。的确,当我们的生活被快餐、网络等名词充斥,当明星、名牌、股票、房价、畅销书成为了我们谈论的焦点,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时尚的关系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时代文化决定了我们体验和感受的是获取的信息更多、节奏更快的生活。至此,“精英主义”所崇尚的古人宁静致远的智慧、拈花微笑的情怀,在这个竞争激烈、商业汇聚的时代里显得如此乏力而苍白。在过去意识形态的语境中,个人作为政治领域的参与者,知识分子表达个人某种观点时,扮演的往往是社会智者的救赎形象,个人作为高踞在在社会和生活之上的“士人”;而在如今商业体制下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作为公众的、开放的、在公共空间活动的表达自我的思想者和参与者。个人与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表现为人与人的商业化的关系。这种直接性的关系日益深入和泛化,构成了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告别意识形态美术),随之而来的是“消费文化”下人们的各种期待和欲望,成了新的社会学问题。崇信智慧的片刻创造的神话,对于过去崇尚书斋神话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信息共享带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国际化,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课题。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艺术应该表达什么?毋庸置疑,艺术的作用早就脱离了所谓“助人伦,成教化”,也不仅仅是表达创作者生活之中的、一时一地的心性。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艺术作品常常利用某些时尚的元素和符号,表达生活的某种状态,使艺术冲破了伟大或是平庸的界限,成为生活的一员,直接同社会、同生活融合,更同消费联系。由此批判家们提出艺术是在“发展”还是在“被操作”?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中国艺术的发展是相对封闭的,中国一直秉承着相对独立于西方“团块”化造型方式的、东方化的“线条”艺术,并且这种艺术方式连同思想得到了不断的传承。但是,当信息“无国界”时代到来,西方强势文化和审美观无疑会对“发展中的中国”产生影响。固然,这种影响会使我们的艺术作品和观念更国际化,却也表现出“文化后殖民”倾向。这种倾向使得在世纪末复杂的时空背景里,中国艺术相对于欧美现代主义路线自成一体,却不一定齐头并进,有部分作品勾画的是西方世界所喜好和认为的中国艺术。曾经读到隋建国描述的艺术创作状态:“在传统与外来文化两大巨大板块的挤压揉搓之下,我觉得自己的精神躯壳已经被撕裂粉碎。困顿与迷茫使我不得不向自我生命的本源收缩,自我生命的实践,依据自己的生活困境,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以为隋建国的话既阐述了艺术所面临的问题,也“以一己之见”提出了解决办法。的确,我们的艺术生活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和传承,我们就要解答:当中国人面临一个真正的商业化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状况是什么?我们的人文价值标准是怎么样的状态?

二、从宏观意识到个体意识

正如之前分析的,“60后”、“70后”艺术家唱主角的“卡通一代”,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经验。“60后”:观念与社会对接“60后”的艺术家——艺术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用艺术观念和社会对接,作品表达的是缩小的现实。他们生命中有对“”的记忆。社会学家在分析“”的时候这样描述:“从中国的‘’到法国的‘五月革命’,再到美国的‘反战运动’全世界经历过这些事的那一代人后来都有一种幻灭感。”“幻灭感”使得“60后”较为突出的风格是“玩世现实主义”(这是批评家栗宪庭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篇题为《无聊感和“”后的第三代画家》文章中提出的概念),代表画家是“有些被过度开采的”方力钧等。他们的作品看似单纯地用玩世的眼光调侃世界,其实也把内心的无聊倾注到他们的形象上。在这些迂腐、愚昧而有些狡黠的形象中还包含一些文化隐喻,即自我极端无聊之时对生存价值的困惑[3]。同样,“60后”艺术家中以作品表达对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还有一批被划为“新生代”的艺术家,其中以刘小东、刘庆和等为代表。他们在绘画技法上,有很好的造型基础;在绘画追求上,反对空洞的哲学探究,表达日常生活的见闻和生猛的社会现实,只是他们玩世不恭的态度常常是潜隐的。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是以罗氏兄弟为代表的“艳俗艺术”,他们以“极艳俗”对抗商业文化的“艳俗”,他们站在“反理想主义审美”的“俗”与“媚”大旗下,表达对商业图像的批判和拒斥。“70后”:理想都市与“60后”不同,“70后”艺术家关注的焦点已经脱离了“记忆”,也不再是国家和政治的宏观问题,而是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开放和变革、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消解、外来文化的融入、都市化进程的加剧后人本身的生活状态,艺术家的创作转向了对都市生活和都市人内心的演绎。对都市情怀的表达,我们可以分几部分看:

一是“青春伤感派”的“小资”的生活。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艺术家带着“小资”的情怀,表现正在经历或是理想化的、无忧的生活,场景往往是午后的咖啡馆,阳光斜斜地射下,慵懒、精致的女子等。这些画的色调大多淡雅清新,但这样的色调同时也带来某种迷离和虚无感,隐藏着对年华逝去的无尽忧郁和感伤。

二是对城市化的关注和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反讽和质疑。这恰恰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70后”艺术家大多是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的亲历者,因此他们有对文化、对环境、对社会最深的忧虑。从他们的作品中,有着对急功近利的大兴土木的担忧:城市的后现代建筑与建筑废墟模糊了城市的文化辨别性;环境的失衡:核电站建起来了,大雁飞走了;城市和城市人口不断扩张;郊外的风光被城市统一式样的房屋取代;还有社会变动中受损的或是处于边缘的人群的生活……

三是商业文化和暴力美学。70年代人把时尚风潮的流转的都市日常生活画进画面里,以此针砭时弊,同时他们也对电影和游戏中的暴力美学元素的运用颇感兴趣,“拿来我用”,暴力之光……当然,若要一一说清“70后”艺术家创作的门类,颇有难度,在此我只是选择了比较突出的三类。但“70后”艺术家的画面中体现出的理想与现实的偏离,时间流逝的失落感,冲突与矛盾所造成的内心的伤害体验,俨然已经成为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隐射和暗示。“80后”:多元的生活和艺术“80后”概念的产生是学术界基于对特定历史条件的社会学问题即由独生子女政策与改革开放的文化环境所共同影响的一代新人,以及由社会学问题所引发的诸多现象的认识和阐释。然而,迄今为止对于“80后”问题的研究并非完全基于一种学术意义与社会意义的考量,或者说,这一问题本身虽然有着其学术意义,但是被提出与展开的动机和策略,却是时效性和商业需要的产物。

回想一下,最早提出“80后”概念是在文学界,20世纪末的“新概念作文”让人们记住了“80后”的韩寒,而在其后不长的时日中,以韩寒为代表的“80后”的商业价值被无限挖掘。与此相应的质疑也不绝于耳,这些质疑也从个人拓展到“80后”群体,人们认为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也作为开放后的第一代,其身上蕴含着某些前辈们不理解也不认同的特质。“80后”成长的过程也一直是一个面对“预设”争议和解释“预设”争议的过程。其实,某些质疑和争议对“80后”而言,也是一笔财富。比如,对“独生子女”的性格的争议,“80后”的解释是,独自长大,是在面对孤独和享受孤独,而在孤独中更容易“胡思乱想”和丰富自己;再比如,网络的盛行使我们接受信息很便捷,消化信息却没时间……类似种种不胜枚举。如果说70年代艺术家的艺术门类已经难以划分,那么“80后”的艺术创作更是多元化。每个人似乎都是这个时代信息爆炸后的一个小碎片,渺小却展示着自己的力量和个性。因为接受信息多,所以多元;因为既受到“70后”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又受到新一波人轻松处事原则的影响,“80后”在游离中,也产生了“多元”。如果把这些缩小到文化层面上:“80后”对文化和思想的接纳、认知度更广,但深度不深。这一个特点也着实为“80后”作品所呈现的各种可能性找到了缘由。而“多元”也是个多种含义的词,它既表达了多样性和包容性,却也蕴藏着无序和不知所措。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因为“80后”的艺术创作人群艺术风格的不定和个体差异性的存在,迄今为止,很难去规范某些特定的创作风格和样式。在此,我只能试图在“多元”中寻找一些“共性”,如“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般,以偏概全地阐述“80后”艺术人群的创作和生活状态。在这样一个缺少天才的时代里,“80后”一代的艺术创作者中学阶段大多成绩一般,然后被迫选择艺术院校,从而“投生”艺术,而在其中的大多数在完成学院学习后,成了设计师,成了做设计但与画画关系不大的人,而少数在“艺术”中“碰巧”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坚持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也面临着各种选择和转型。但有一点是无法抹杀的:学院教育给了“80后”艺术创作者最初的绘画基础。虽然可以从视觉形象上寻找到诸如卡通化、自我意识等诸多被归纳为“80后”艺术形式特点的元素,但“80后”艺术创作者的思维方式与创作方式都是在教学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可以这样说,“80后”艺术中被归纳出的种种特质,固然有着创作者本身生活经验与成长经历的影响,但也是预先习得的思维方法与符号选择、运用方式与表现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在目前的当代艺术中,可能存在着“80后”的问题与观念,却并不存在所谓的“80后”的方法。他们存在与展现的情境,仍然是由3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经验所构成的并仍然在发生效力的方法性语境[4]。在论述了相同点之后,“80后”艺术创作人群的不同点就在于:“从宏观意识到个体意识”。现今“80后”重视自我的个性、希望与众不同,但却因其阅读有限,体悟不多,暂时还“道不明”社会的转型和自己的精神诉求,所以创作的落脚点渐渐成为了表达个人的感悟和情感,这些从自身出发的情感,也因为个体的差异性呈现多样性。当然,“当代”只是时间个点,并不代表什么特别的,只是那么一群还在继续艺术创作的人。他们的艺术被很多人质疑,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才刚刚开始,一切都还有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