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乐艺术的发展与改革

时间:2022-08-23 06:04:20

导语:鼓乐艺术的发展与改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鼓乐艺术的发展与改革

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民俗音乐的流向与发展,与中原人民的生活和历史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古代的横吹、骑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流向民间,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民俗音乐。民间鼓乐艺术在中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占着重要的位置。鼓乐班又称为国乐班,属民间艺术团体。其主要演奏乐器为唢呐,故人们又称其为唢呐班、响器班。

1唢呐的来源和民间鼓乐的发展

唢呐来源于波斯阿拉伯(伊朗)。金元朝时期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当时鼓乐多用于宫廷、军队、官府的朝拜和祭祀等,后流行于民间。如明•正德(公元1506――1521)年间,王西楼所作《朝天子》一词中有这样一句:“喇叭,唆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吹完这家吹那家。”(见《后道人今乐考证》)。又有明代王圻所著《三才绘图》中写道:“唢呐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也。”在清代又将唢呐收编入《回部乐》中,称“苏尔奈”。旧时,从事鼓乐的艺人,大都是贫苦百姓。然而鼓乐艺术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但在旧社会其发展却相当缓慢。这是因为反动的阶级统治和地方官僚的残酷压迫,不给鼓乐艺人应有的社会地位,还把他们贬视为“下九流”,还时常对他们进行迫害和摧残;其次,作为鼓乐艺人本身深受封建保守思想的影响,出于对社会的抗争,约定有“只世传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鼓乐艺术的发展和提高。中原地区的民间鼓乐,在自上世纪中期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前属于传统习俗音乐的延续、扩展,唢呐吹奏的主要曲目是曲牌、吹戏、咔戏,吹奏形式也比较单一。中,许多地方的民间鼓乐班被迫停止吹奏.民俗活动被扣上“四旧”、“迷信”的帽子勒令禁止。艺人队伍在逐渐缩小,民俗音乐面临灭绝的危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党和国家对鼓乐这一民间艺术十分重视,鼓励和支持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繁衍。民俗活动才得恢复和发展,民俗音乐也随着活跃起来。在各音乐院校里都开办了唢呐和其他民族器乐专业,为鼓乐艺术的发展、普及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各地还建立了民间艺术的管理机构和民间艺人自己的组织,增强了民间艺术的艺术生命力和发展动力。把从事鼓乐的民间艺人从反动的封建阶级的压迫歧视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中解脱出来,使民间鼓乐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

2民间鼓乐的特点

民间鼓乐班在民俗活动中,长期以来得以生存、发展,这和鼓乐班本身贴近生活、反映生活、具有很强的适世应变能力分不开。他们的队伍可太可小,曲目可长可短无论什么场合都可以吹奏,吹奏内容灵活多变.或寄托于哀思,或表达喜庆的情绪,这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替代的。鼓乐班传统的演奏多以唢呐、大笙、二苼、梆子堂鼓、大锣、手釵、小锣为主要乐器。在长时间的演奏中,艺人们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情趣,又研制了一些土制乐器。由于中原河南是个戏曲大省,观众喜欢听吹奏戏曲的特点,而单一的唢呐吹奏太单调,它不能模拟戏曲中生、旦、净、墨、丑各个行当声腔的风格及特点。所以,艺人们通过长时间的摸索,自制了大搦子、小搦子、低音搦子(艺人们称“搦子”)、脸子筒、闷子等常用乐器。乐器搦子的制作:搦子上边都用芦苇做哨子,下边有气盘,用圆石铜钱或有机玻璃制,下面用铜片裹成毛笔帽形的圆芯,外面用棉线缠裹即可。铜芯的长短均为小搦子约5公分,大搦子约9公分,低音搦子约10.05公分,所用的哨子不一样,搦子吹出的音高和音色也各不相同。脸子筒演奏时用3寸左右的竹筒安上唢呐芯即可。乐器闷子:用竹筒或塑料管制,长约35公分左右,上面有八个音孔,尾部安一个小笛碗,上部安一个大搦子就可以吹奏了。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鼓乐艺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贱,至今在农村仍有一句土话:“吹响器的赖,死了不能入老坟”。

所以,在旧社会没有人敢去搜集和整理这些民间鼓乐吹奏艺术的资料。使自制土乐器是何人何时何地制造的,什么时候兴起等,均无史料可查。经过鼓乐艺人的长期刻苦钻研,反复吹奏,用这些土制乐器模拟各个剧种和歌曲的声腔,音调逼真,深受观众的喜爱。如:大搦子,其音色粗哑憨厚,多用于吹奏净角的声腔,象戏曲《打銮驾》中包拯的唱腔,《南阳关》中韩庆虎的唱腔和民间流传的“钉罐调”等。它既能表现坚贞正直、性情粗暴的人物性格和特点,又能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低音搦子,其音色低沉浑厚,柔和优美,易吹奏地方戏曲的声腔,如豫剧《朝阳沟》栓保的唱腔,越调《收姜维》、《诸葛亮吊孝》中诸葛亮的唱腔等。其中模拟越调著名演员申凤梅的声腔效果更为逼真。它还有一个特点多用于吹奏下五音,落音较低的哭腔等,弥补了其它乐器吹奏不出低音的弱点。小搦子音色清脆细腻,能吹出各类旦角的声腔,象闺门旦、花旦、老旦等都可以用小搦子来表现。如《拷红》、《花打朝》、《朝阳沟》等戏曲的各种唱腔。还可以吹奏出委曲求全,容忍自安,深沉哀怨,活泼等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情绪。再加上笛碗,还可吹奏出老生的唱腔。脸子筒多用于吹奏越调剧种及小花脸之类的男声唱腔。其音色有尖有粗,表现性情暴燥,蛮横无理等人物的性格特征。闷子的音色低沉浑厚,圆润,主要吹奏民间小的调、曲牌。如:坠子书、道情、盘头、十八板等。也可以吹奏地方戏曲的声腔。这些乐器大大丰富了民间音乐的演奏,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演奏机制。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人民群众对鼓乐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鼓乐班在伴奏乐器的编配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改革,打破过去单苼独笛的演奏格局,在伴奏乐器中增加了弦乐(板胡、二胡、大弦、横笛、吉它),电子乐(电子琴)等。模拟专业团体的伴奏方法,认真排练,看上去土中有洋,听起来抑扬顿挫,娓婉悦耳。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当然,鼓乐班在民俗活动中也并不是完美无缺,如:争强好斗,脱衣上桌等不健康的因素和极少数带有信色彩的活动,是不值得提倡的。由于铜管、电声的加入,使传统的吹奏形式起了变化、受到冲击,庞杂的乐队使人们忧虑、担心。笔者认为这种“庞杂”是暂时的,中原文化向来就有吸收、融化外来文化的能.力,经过历史的演变和社会实践的检验,它会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它会使民间鼓乐在民俗活动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民俗音乐。

3民间鼓乐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封建落后的思想根深蒂固。旧社会,鼓乐班为了求生存,除了为红白喜事吹奏以外,还参与了很多的封建迷信活动。如:拜圣人、二八月大祭祀、立碑、祭鬼、破土、清明节、祭旗度等都要鼓乐班去吹奏。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重视下,鼓乐班不但在演奏技艺,演奏形式上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创新,而且在演奏对象上也发生了变化,经常出现在节日欢庆,庆祝丰收,表彰大会等各种节日活动和政治性活动中,真正的成为了一支活跃在城乡人民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经久不衰的民间文艺队伍。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欣赏音乐情趣的变化,直接影响了鼓乐班演奏的曲调。人们不仅通过鼓乐班的演奏来了解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还可以欣赏到优美的乡土音乐,更深刻的来了解鼓乐艺术。上世纪30年代前后,鼓乐班吹奏的曲目比较固定。如办理喜事吹奏“上开门”、“翻四调”、“云里摸”、“百鸟朝凤”等曲牌。办理丧事吹奏的戏曲有罗戏、卷戏、京二黄等。当时用的曲牌有:“朝阳阁”、“双飞雁”、“小红鞋”、“大金钱”、“苦中乐”等;40年代,鼓乐班吹奏的戏曲有梆子、曲剧、越调和民间小调。如“二夹弦”、“道情”等。以此代替了罗、卷、京二黄戏。

在演奏中还穿插一些当时的学堂乐歌,军歌以及一些流行曲调。对于欢快,悲伤等重要仪式仍用原来的曲牌。解放初期,艺人们为庆祝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吸收和演奏了大量的革命歌曲,民歌,如《绣金匾》、《胜利旗帜哗啦啦的飘》、《歌唱祖国》、《陕北民歌》、《兄妹开荒》、《南泥湾》等。当时这些时代音调在农村城镇普遍流行,很受群众欢迎。至今这些歌曲还保留在鼓乐艺人吹奏的曲目中。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化艺术的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人们对音乐的欣赏情趣和审美观念,使鼓乐班在演奏曲目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老艺人相继去世,现在以中青年为主的吹奏者,他们把传统的音调与时代音调相结合,符合了不同层次,不同欣赏情趣的观众的要求。同时鼓乐班也吸收了更多,更好的时代音调,大大丰富了演奏内容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话。

鼓乐艺术作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宝贵遗产,之所以能够得到继承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党和国家对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视与支持。“”以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工作,把这项工作列入国家重点文化艺术科研项目。近几年来,各地各级文化部门把有价值的民族民间音乐,著名民间艺人,载入县级以上的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卷内。从而使我国这一灿烂的民间音乐文化得到了挽救和保护,对于研究发展我国民间音乐文化事业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各地各级文化部门都成立了民间艺术协会。全省多次举办民间艺术汇演,包括鼓乐艺术的演奏。大大的激励了民间鼓乐艺人的从艺热情,也展示了民间艺人发展鼓乐艺术的光明前景。对于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