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雕塑艺术革新

时间:2022-08-23 06:00:23

导语:城市空间雕塑艺术革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市空间雕塑艺术革新

雕塑作为古老而重要的艺术形式,其特有的发展历程表现了人类的意识变化。雕塑艺术主要通过雕塑的材料、造型、色彩、立意以及雕塑与建筑、雕塑与环境、雕塑与雕塑等方面来加以表现,而现代雕塑在材料、立意等方面变革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为建筑空间和城市生活增添了新的亮点。

一、雕塑材料

中国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比较广泛,包括石、玉、骨、牙、竹、木、陶土、泥土、青铜等等。陶土是我国古代雕塑使用最多的材料。但陶土所塑的大多是小型器皿或动物,特别是春秋战国之后的随葬品。在河南仰韶文化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小型的陶制小雕塑。秦始皇兵马俑是大型的陶俑群随葬品。随着雕塑内容的变化,为了建造大型的雕塑,陶土的性能就不能满足要求了,此时利用山体石刻和泥塑则更为广泛流行。这其中也不乏有唐代的很多大型的佛像雕塑。当然,这些雕塑在古代城市空间中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雕塑般的街景建筑和佛像。现代的城市雕塑使用的材料更加广泛。从原始的陶土到石头,再到如今最广泛使用的金属,甚至是现代工业产品—塑料。工程塑料具有可塑性强、色彩丰富、质地柔和等特点;金属材质的雕塑比比皆是,这种变革不是偶然的。人类的文明进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工业的进步,这使得金属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能够切割、焊接、铸造、锻打,也可以打磨、抛光以及上锈,能够将铜、铁、钢等各种材料的性能和材质的美感得到充分的发挥。材料的变化给艺术家提供了更加广阔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使得雕塑本身更具有表现力。

二、雕塑内容

我国古代的雕塑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是服务政治统治和体现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人物雕塑大多出现在殉葬品和陵墓群像中,秦始皇兵马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雕塑。俑,是我国古代墓葬中摹仿人形而制作的一种随葬品,最早起源于东周,在秦汉和唐代最为盛行,其中陶俑的数量最多,艺术价值也最高。由于俑是代替活人殉葬的陪葬品,而早期的殉葬者都是社会下层人物,俑的形象无疑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体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服饰特色等,并具有创作自由、生动活泼等特点,也是时代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体现。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古代雕塑区别于西洋雕塑的一个重要类型。像这种规模巨大,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等诸多方面都有很高水平的雕塑艺术,不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无愧于“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佛像作为雕塑艺术品,是对当时社会的经济、审美、风俗等诸多方面综合的表现。佛的形象雕塑规仪较严,重在表现佛的宏严肃穆。佛像更能展示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否。各朝各代的佛像在服饰、体态方面各不相同,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动物雕塑多体现在生活器皿上。器皿上用浮雕的方式展示,或器皿的造型就是动物造型。结合相应的功能,这些实用性的雕塑更体现出工匠们的独特创新。现代雕塑从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革。现代雕塑同样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是经济生活的体现。除了公园、学校外,人物雕塑变得相对较少见了。除非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场所仍然使用人物雕塑来渲染气氛。动物雕塑更是少见。而形态各异的抽象雕塑占据了更多的空间。大型的抽象雕塑体现了现代的工业技术和现代人对社会与生活的理解。相对应的小型抽象雕塑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种要素。这种变化体现了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或者说现实社会的生活造就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人们正用更加广阔的视角欣赏雕塑艺术品。

三、雕塑与建筑

作为建筑布局的重要元素,雕塑很早就被运用,并且作用也很重要。自古以来,雕塑与建筑就联系得非常紧密。雕塑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手法,使用很广泛。从建筑构件到装饰构件,都能找到雕塑的影子。这些雕塑也给建筑增色很多。而在园林建筑中,各种手法的雕塑使用更加广泛。也正是这些形式各异的雕塑,丰富了我国多彩的园林艺术。现代城市雕塑作为景观的重要要素之一,给建筑物作点缀,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现代雕塑也是建筑物功能的象征,现代企业理念的提炼,可以代表一种精神追求。在建筑群落中,雕塑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室外空间的焦点,室外雕塑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和陈列性雕塑。纪念性雕塑的主要特点是以雕塑为主导,其整体设计服务于雕塑作品的立意与观赏。主题性雕塑旨在通过雕塑在特定环境里提示某些主题,作品可以进一步强调所处环境的性质与功能,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的结合更加紧密。装饰性雕塑强调环境美感的作用,追求造型形式的装饰美。陈列性雕塑上将陈列优秀的雕塑作品作为环境的主体内容,主题性雕塑公园就属于这一范畴。雕塑可以总领空间的秩序,使建筑物处于和谐的氛围之中。这其中不乏有置于建筑群中心部位的主题雕塑,也有置于人流线左右的小型景观雕塑。总体上看,雕塑与建筑物是相对和谐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使建筑群落空间浑然一体,营造出了更加和谐的空间环境。在城市的空间里,建筑物本身也成了“雕塑”,只不过这种雕塑有一定的使用功能而已。和景观雕塑一样,建筑物的外部形象直接反映出城市品位。现代建筑从形体上到外装饰,都体现了人们对精神意境的追求和现代工业技术的精湛,也使建筑物本身更加具有感染力。这种建筑的感染力体现的是时代的活力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雕塑与环境

我国古代雕塑大多是注重雕塑本身,特别是玉雕、牙雕等小型器物。大型的佛造像一般也有自己的特有空间,与周边环境有着明确的界定。当然,也不乏有像九龙壁这样的特定环境中的特殊雕塑。总体上看,古代雕塑与环境的融合相对较少,更过表现的是工匠的精湛技艺。现代社会中,雕塑在城市文化景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城市有自己的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同时也有文化景观的实物文化欣赏地带。在我国,城市雕塑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城市文化层面上的重要表现因素。当代景观雕塑褪去沉重,转化为愉悦的单一审美功能,从而使得人与雕塑的互动性成为可能。许多作品甚至丢掉传统雕塑的底座和周围的隔离围栏,将观者直接引到作品前,从而达到作品的完整性。很多作品更加强调自身的情趣性,削弱含义性。这些新的艺术形式不仅占据空间而且创造空间。

五、结语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雕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为生活增添色彩。城市建设中,雕塑已经成为表现性格和情趣不可缺少的要素,融入了建筑群和社会环境之中。当然,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进步,城市雕塑艺术需要更多的创新与发展,使之更能表现人们对现实的体味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