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课程体系分析

时间:2022-10-09 10:10:09

导语:民间艺术课程体系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间艺术课程体系分析

关键词:非遗;民间艺术;传承;课程体系

一、民间艺术活态传承概述

2009年国际文化财产修复与保护研究中心(IC-CROM)提出“活态遗产保护方法”(LivingHeritageApproach,简称LHA),突出核心社区对于遗产价值认识与阐释的重要性,成为一支推动遗产文化价值延续的遗产保护理论流派,并初步建立起方法论的框架[1]。文化活态、活态保护、活态传承也是世界各国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研究中的核心理念。活态概念的提出和早期研究,源于19世纪下半叶,以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法国社会学派代表人物杜尔干、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格雷布内尔等为代表。活态保护作为一种保护理念,不是简单等同于动态记录,而是保护文化的生命力,保护文化的现实性和成长性[2]。活态保护内涵包含了由传承持有人到传承环境再到传承流变的逐层递进关系。首先体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持有人(非遗传承人)记忆和技艺上;其次是文化遗产存在必然依赖一定的生活、文化、空间环境,即文化生态场,活态保护同样体现在对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场的整体性保护上;最后,活态保护更体现在传承过程中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上。

二、民间艺术传承现状与问题

民间艺术传承主要以亲缘传承、业缘传承、地缘传承三种方式进行。第一,亲缘传承。民间艺术在工艺制作上具有纵向性、延续性、系统性特点,不像现代工业分工合作的单一性。民间工艺的传承多以家庭传承或师徒传承的形式存在,但亲缘传承由于学习环境差,现代年轻人愿意去学的不多[3]。同时这种纵向传承方式缺乏创新,容易与市场相脱离,导致作品缺乏市场性,造成工艺的失传。第二,业缘传承。民间艺术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在技艺的比较、提升、传承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业缘传承也存在一些问题: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缺乏约束,较为松散,并且缺少未来规划和可靠资金保障。而且就工艺技巧而言,竞争性、排他性大于融合性和传承性。第三,地缘传承。充分利用物质文化遗存的地缘空间,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环境。一些文化遗存区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和配置作用,赋予民间手工艺经济地位和前景,既让遗产持有者得到经济收益,又让民间艺术得到普及,从而手工艺得以传承。地缘传承由于适度经济原则的把握不准确,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容易一味迎合市场。

三、非遗活态传承机制下高校民间艺术课程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伴随着农耕社会的繁荣而繁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活力。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变革的发展,导致民间艺术存在的社会环境改变,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将民间艺术纳入高校课程体系无论是从高校应有的角色定位还是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中,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4]为此,全国各级教育机构采取了相关措施,这些措施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对于区域非遗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保障民间艺术传承的流变性

作为非遗的民间工艺美术,其技艺、技巧的传承主要依靠口口相传、言传身教、亲缘传承等。民间艺术师徒传承环境较差、学习时间跨度长、回报率较低等特点使得民间艺术面临后继无人、技艺流失的严峻挑战。鉴于此,可将民间艺术作为一门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整理与记录老艺人的口述史;将传承人请进校园,使其走上讲台;通过规范化课程教学,将民间艺术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中去,让学生在现代化高校教育环境中切身感受民间艺术的传统元素,了解其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些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作用。

(二)保障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性

现代艺术是一种社会文化媒介,起着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传统民间艺术在造型、色彩、材质、形式等方面为现代艺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表现元素和符号。将民间艺术融入现代艺术中,实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实现现代艺术的民族化、世界化。因此将民间艺术纳入艺术教育体系中,是艺术院校的责任和义务。

四、九江学院民间艺术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基于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机制,九江学院民间艺术类课程做了适应性调整设计,形成了“理论+实训+考察+成果展示”的课程体系,变现有的实验教学为实训教学,采用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同时课题组将通过与代表性传承人、行业协会共同努力,将“一般性手工艺技术”变成“共享性知识”,并在高校中进行传授,使学生对民间艺术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第一,根据工艺生产流程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工艺生产流程设置课程,实现课程教学以非遗传承与创新为教学目标。在工艺制作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接课程设置,根据不同工艺和专业核心技能进行课程组合。通过与民间艺术传承基地对接、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置身于“工作过程”,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能胜任工艺制作岗位的人才。第二,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深化高校与民间工艺协会组织、工艺传承人或企业的合作,密切校行企关系。在行业协会指导下,高校牵头成立由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及民间工艺大师、高校优秀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非遗技艺传承指导委员会,为民间艺术纳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咨询和帮助。第三,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组织形式。高校非遗工作室制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了艺人进教室,学生进基地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给民间工艺传承人和持有人在高校营造非遗建设环境,创建交流平台,使其能够有效发挥技艺传承人在技艺技能上传承和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为技艺传承人在高校建立工作室,让学生进入工作室,高校可以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五、九江学院民间艺术课程体系具体设置内容

九江学院民间艺术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模块、实训模块、考察模块以及展示汇报模块。理论模块占整个体系的20%,要求有校本教材的编纂、非遗口述史、非遗“共享性知识”进课堂等内容,课程科目包括民艺概论、艺术史、民间美术、民艺口述史等;实训模块占整个体系的40%,要求实现变实验为实训的改革,实施项目化教学,按照生产流程导向设置课程结构,实施艺人进课堂,学生进基地的教学模式,课程科目包括工艺基础、设计与制作、雕塑与陶艺、漆艺、陶艺、剪纸艺术等;考察模块占整个体系的20%,要求考察传统工艺品市场和衍生品的设计,课程科目包括非物质文化考察、设计与制作考察、民艺采风等;展示汇报模块占整个体系的20%,要求进行考察成果展示、工艺品制作展示、衍生品设计展示,课程科目包括民间美术、工艺基础、设计与制作、陶艺、漆艺等。

六、结语

将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传统的艺术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建立工作室,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要求进行调整,将民间艺术多样化的色彩、造型元素引进新课堂,既是非遗传承保障,也是发掘蕴含在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途径,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文化艺术遗产的过程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传承民族文化,成为高校教学现代化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张裕.关于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7(10):181.

[2]高小康.非遗活态传承的悖论:保存与发展[J].文化遗产,2016(5):1-7,157.

[3]王平.中国民族民间美术通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15-18.

[4]何奎.论民间美术进入高校美术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J].鸡西大学学报,2011(1):9-11.

作者:何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