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民间艺术提炼舞台化呈现

时间:2022-05-21 10:44:43

导语:非遗民间艺术提炼舞台化呈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非遗民间艺术提炼舞台化呈现

摘要:非遗民间艺术来源于各地区传统风俗以及人类的劳动生活中,它们的形式多样,常用于岁时节令、祭祀祖先、婚礼嫁娶、祈雨丰收等民俗活动中,但就非遗民间艺术提炼舞台化而言,其进程远不如民族舞提炼的舞台化推进速度。本文基于山西鼓乐舞诗《大河之东》的成功展演,了解山西地区非遗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非遗民间艺术提炼的舞台化呈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赏析与借鉴角度,也传扬了山西地区的历史起源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大河之东》;山西运城;非遗民间艺术;舞台化

山西地区作为人类文明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古至今历史悠久,现存文物史料众多,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美誉。深厚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山西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为各类民间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这也是山西非遗民间艺术得以灿烂延续的坚实基础。

一、鼓乐舞诗《大河之东》

古时称山西为“河东”,此为《大河之东》一名的由来,而大河指的便是黄河。鼓乐舞诗《大河之东》是运城市委市政府贯彻党的“坚定文化自信”这项宗旨,推动河东历史文化走出山西走向世界的一张中华名片。此剧由国家一级编导、陕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宏担任总导演,联合强大的编导团队、舞美团队共同打造的集鼓、乐、舞、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创新融合了山西各地区浓厚民俗文化风情的精品舞台艺术剧目。全剧分为四个主要篇章:华夏农根、鼓舞英豪、鼓艺传家、年鼓闹春加之序幕结尾共六个部分。华夏农根从尧舜禹时期展开叙述,对远古时期人类生活中的庄稼种植、山林狩猎、养蚕缫丝和尧舜英姿进行了艺术性的复原写实。后三个主要篇章是以鼓、舞这两类的非遗民间艺术为主体所展开对河东历史的描述。鼓的起源可追溯到黄帝时期,不断演变发展,因此山西的民间锣鼓文化底蕴深厚且流派繁多,譬如威风锣鼓、绛州鼓乐、晋南花鼓、稷山高台花鼓等等,它们各具特色,又彼此交相辉映织造出了灿烂的山西锣鼓文化。《大河之东》一剧中基本采用的是绛州鼓乐、小花鼓和稷山高台花鼓,当然山西民间艺术的精彩远不止锣鼓文化,剧目中还融入了河东秧歌、划旱船、高跷神兽、背棍等民俗舞蹈。除去鼓、舞的主体部分,还有一些山西历史文化的重现,如公子重耳振兴晋国、关公出征沙场、永乐宫壁画的神女以及山西地方戏曲蒲剧《窦娥冤》等多个故事桥段。

二、非遗民间艺术提炼的舞台化

(一)鼓乐。在作品《大河之东》中,鼓是作为推动剧情脉络延续发展的主线。以剧目中的绛州鼓乐为例,它是以山西花敲鼓为主要运用元素,舞台化的呈现主要是通过《秦王破阵》、《老鼠娶亲》这两幕来独立凸显。《秦王破阵乐》是属于唐朝时期的歌舞大曲,后经过艺术加工成为宫廷大型乐舞,也是唐朝国力鼎盛的象征,民间绛州鼓乐则沿用传承在当地的社火活动中,并有历史记载可追根溯源至初唐。倘若将民间的《秦王破阵乐》不加修饰直接搬上舞台,未经过艺术处理自然会缺失良好的观看体验。所以除开舞美方面的修饰,重点加工的内容是敲击时的舞蹈动作、队形要跟随鼓点含义进行符合情景的编排,使观众能在视听两重感官上有对作品的正确理解,也可更清晰体会品味作品内涵。在《大河之东》对《秦王破阵》的编排里,如升帐的鼓点,节奏慢而敲击有力,演员在敲击时应保持身体直立,威风凛凛宛如即将出征士气高涨的将士们,手臂动作保持张开端平,队形一字排开,这个段落应是演员占据主导地位,突出演员的英姿飒爽。跑马鼓点时,节奏清脆快速,队形此时拉开至两边,演员俯身靠近鼓面,这时的主导地位则转变为鼓点模拟马蹄声的表现。民间社火活动中的绛州鼓乐多突出敲鼓的技法表演,动作组合与队形变换通常是表演者即兴而起,但经过艺术加工,美化表现形式,演员和鼓有序的轮流侧重表演会使其更具舞台观赏性,更符合主题内容的表现。《老鼠娶亲》来源于民间传说,在舞台呈现不可单靠乐器来叙事,除了在听觉上的编排要符合剧情的起承转合,视觉内容的编排表演也要丰富生动。《大河之东》对《老鼠娶亲》的编排里,先是运用舞台背景板营造老鼠洞内的喜庆氛围,舞台后区是两位演员扮演老鼠新郎和老鼠新娘,舞台前区是手执各种民间传统打击乐器的演员扮作婚礼上的老鼠乐队,整段表演的核心为分别手执小、中镲的两个演员,他们身姿矫健,边舞边敲打手中的乐器,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老鼠灵活又喜爱上蹿下跳的动物本性。舞台前后两区相呼应,既强化了民间艺术在舞台呈现的表演性,又不失其本身来源民间的艺术特点。节目最后点睛之处的一声猫叫,助力了表演内容的写实性,深化了演员所刻画的老鼠形象。(二)舞蹈。非遗民间舞蹈的展现主要集中在第四篇章的年鼓闹春,在舞台上营造出民间节日庆典活动的氛围。《河东秧歌》是第四篇章最先登场的民俗舞蹈,男子手执形似花束的伞头,交替推手高抬腿从舞台一侧出场,用以表现青年男子阳刚有力进行劳作的生活形象,接着是女子手执扇子和丝巾以“之”字型的调度出场,上下翻舞的扇花和丝巾洋溢着青春活力,河东青年男女朴实青涩的纯真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也在男女对舞的舞段尽显。《跑旱船》是山西广为流传的社火节目之一,运用竹、木扎成的船,一名渔家女站立于船中用宽布带将船系在身上,双手拎住船帮,脚下平稳又快速的行走宛如乘船行于水中,有一渔翁(或小丑)跟在两侧。《跑旱船》的舞台呈现提炼了民间表演也有的“渔舟搁浅”这一情景,一老一少两名渔翁跟在渔船旁,用船桨模拟助推搁浅渔船前行的动作,并在此情景中添设了戏剧性的表演——因渔船难以被推动而砸到渔翁自己的脚,被编创者大胆加入的充满诙谐性的情节,使得《跑旱船》这个民间舞蹈更具舞台观赏性。《背阁》也称《背棍》,来源古时的祭祀活动,目前是仍在街头、广场表演的非遗民间艺术之一,它是以戏曲剧的人物为造型,表现许多历史或戏曲故事。表演形式是由一个大人背着一根铁棍作为连接道具使小孩能稳当的站立在上面。铁棍的棍式分为三种:“直顶式”、“旁挂式”和“活心式”。《大河之东》运用的是“旁挂式”,装扮起来的小孩好似悬挂在空中,大人变换的步法和小孩的上肢动作共同构成了一个舞蹈形象的整体,通过出场“二龙出水”的调度队形,能将民间《背棍》的原本队形变化和舞蹈动作提取的简短精炼后呈现于舞台,引导看者能对《背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印象。《走兽高跷》,它流传于晋南的稷山县,在有规模的庙会表演上演出。由两个人用腰间装饰连接成一头巨兽,边踩着高跷边舞着手中的镰刀弯钩,就像人手执武器骑在走兽身上一般。虽然这个舞蹈在剧目中的表演时长很短,但它却能直观的反映人与兽的一种联系以及这项民间艺术所承托先祖们的一些信仰与意愿,在这项艺术濒临危机的情况下,保持传统和原生态的提炼展示就是对它最好的诠释。(三)山西“蒲剧”。蒲剧又称“蒲州梆子”、“乱弹戏”,起源于山西晋南的古蒲州,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之一。《窦娥冤》作为蒲剧中人尽皆知的经典演出剧目,将它作为蒲剧的代表之作融入这台综合各类民间艺术的《大河之东》,因此也需要它区别于传统戏曲的演出形式,以期能更贴近现代人的舞台审美观。这一幕的剧情选段提炼的是窦娥被压赴刑场行刑一折,除去窦娥与四名官差,在舞台纱幕后区还大胆增添了《窦娥冤》作者关汉卿的人物角色,在窦娥被斩首后运用舞台的灯光显露出他的剪影,手执毛笔一边书写一边吟诵叹息着这段悲剧故事,纱幕后的群舞演员也配合着舞动水袖来营造出漫天飘舞的六月飞雪,与舞台前区窦娥被斩首后成为冤魂的哭诉互为呼应,给予观众双重的视觉感受和极强的代入感,体会不同于传统民间戏曲表演形式的创新之作。

三、非遗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要将非遗民间艺术提炼后融入舞台作品中,首先是要走访民间感受原生态的非遗民间艺术并了解其历史渊源,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触发创作思维与灵感;其次甄选与此类非遗民间艺术相契合的题材;最后是进行内容和形式的构思与编排。非遗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当下看重的主题,《大河之东》的成功推出和宣传对于山西地区民间艺术的发展而言,它向后人坚持发展民间艺术的传承提炼提供了良好借鉴,从挑选素材到整理融合到戏剧编排,有一条清晰完整从提炼到最终呈现的脉络,将耳熟能详的故事或传说转化为舞台表演的内容,丰盈其表演形式,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媒介的传播方式,目的是保护非遗民间艺术不会在时间流逝的长河中消亡。此举也是意在鼓励民间艺术走出乡土大地,保留原有地域内涵及特色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使其更具艺术观赏性,赋予它不同以往的生命活力,以此呈现给大众一起共赏雅俗,引领民众自发去了解非遗民间艺术,为未来留存住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这枚瑰宝。

[参考文献]

[1]张帆.山西社火舞蹈[J].戏剧之家,2018,13:133.

[2]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山西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

作者:周卉钰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