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对策
时间:2022-05-12 11:11:24
导语: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大美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与优化发展。文章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以国画艺术赏析课为例,以小班制教学为依托,将提高实践教学比例的模式应用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创新中,提出将理论与笔墨实践相结合应用于高校国画艺术赏析公共选修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以期能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画艺术赏析课;教学改革;公共艺术课程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指的是艺术教育,而广义上指的是运用一切美的形式所进行的美化身心、培养审美能力的教育。我国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明确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思想,充分揭示美育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全面各类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从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理应认真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本文希望通过对以上文件的深入解读,以笔者所教授的课程案例来反映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和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的改革意见,从而引发同行及相关教学部门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思考,通过课程的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并为广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艺术实践机会。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意义
公共艺术课程是公共艺术教育当中传播艺术美的重要手段。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学生的“第二课程”,是大学生主修课后的审美补充,是艺术审美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练习、实践和应用的过程。2019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学。”并进一步指出:“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从国家下发的有关工作文件中可看出国家对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公共艺术课程是普及艺术教育,实现大学生美育重要的方式,具有以下作用:第一,陶冶情操。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可使大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性情。第二,开发智力,培养学生个体独特的自由创造思维。第三,培养意志。公共艺术课程的多元化熏陶,一方面使人产生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另一方面使人获得自制能力,以克服非理性的情绪和观念的影响。第四,增进健美。公共艺术课程具有多样性,不同艺术领域的知识普及可让大学生自觉意识到健康和美的关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体态美、动作美、行为美、举止美的培养,实现身心均衡发展。王国维先生曾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显然,他的观点与蔡元培先生的一致,都认为美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高尚思想品格的形成。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现状
“要重视和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管理和研究,逐步使艺术课教学规范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力争经过3—5年,推出一批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艺术类课。”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教体艺〔2002〕6号),以上要求便是该文件特别强调的内容。该文件引起了全国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并纷纷按照文件精神,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和限定性选修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兴趣需要。2006年教育部又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2006〕3号),该文件成为全国各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指导依据。文件明确了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保障等内容。根据对笔者所在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统计,全校约有40门公共艺术选修课,包括书法、影视艺术欣赏、国画艺术赏析、舞蹈实践、音乐欣赏、中国花鸟画赏读等等。教育部的课程方案针对的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仅针对非艺术类专业,不包括艺术类专业的课程。就近年来学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具体落实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人数较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硬件不够完善,课程门类的丰富性不够,校园艺术实践活动单一,对学校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不重视,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师制度保障,等等。为了使高校美育工作,尤其是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改革,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予以财政及制度上的支持。
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方案———以国画艺术赏析课为例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设置国画艺术赏析课的现实意义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画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求形似而重神韵,讲究线条、笔墨、设色和构图,提倡“以书入画”的独特审美观念,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在普通高校中开展国画艺术赏析课通常面向所有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培养学校非艺术专业类学生对国画的正确认识和兴趣,提高广大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认同和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个人艺术审美修养,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笔者当前在国画艺术赏析课上主要围绕国画的历史发展、国画的绘制工具材料、技法介绍以及各个朝代典型作品分析开展教学,以达到引导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了解并学会赏读国画的目的。诗书画印本为一体,学习中国画对学生提高个人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画艺术赏析课的实施方案———理论与笔墨实践相结合
第一,以小班制形式优化国画艺术赏析课的课程设置。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一般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具有较明确的普及性,大部分欣赏类课程如油画鉴赏、影视艺术赏析等在限定学生选课人数时可最多达到80—90人,此类课程如同讲座形式,目的是在思想上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可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笔者所在高校设置的国画艺术赏析课,限定选课人数在25—35人,并设置理论知识讲授占60%,实践体验教学占40%,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研讨式学习与示范教学、点评作业等。笔者以为,面对非艺术类学生讲授中国画传统艺术,除了要普及国画的相关知识点外,鼓励学生动手尝试笔墨实践也是课程的亮点之一。经过几年的课程探索,根据学生们对课程的评价反映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进行笔墨实践的同时也学到了一定的国画理论知识。小班制教学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好处在于教师可以兼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笔者会根据课程的每个板块的知识点进行阶段性小结,学生的随堂笔墨作业也会在课堂上进行阶段性集中汇看,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在课程中得到较好的互动效果。艺术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到公共艺术教学中,使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对国画艺术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在课堂中体验笔墨实践带来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国画艺术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的笔墨熏陶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第二,在国画艺术赏析课上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与整合课程资源。传统的国画艺术赏析课大多会在课堂上讲授基础性知识点,利用PPT课件向学生演示讲述历代绘画的笔墨技法和历史背景等。在如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国画艺术赏析课的教学也得跟上信息化的潮流,如教师可推荐学生观看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艺术类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例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等等。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主动游览艺术馆和博物馆的积极性普遍较低,总认为与自身的专业无关或者看不懂,便极少前往学习。笔者经常在阅览各大博物馆的书画展览后,整理图文资料或者设计专题用于公选课教学中,目的是将展览信息及时与学生分享探讨,如2019年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大型书画文物展“又见大唐”。展览以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与唐代有关的绘画、书法为主体,辅以唐代金器、三彩器、木器、雕塑等多种品类文物,可谓众彩纷呈。当分享到的展品涉及课程中所讲述的内容时,学生会显得更加好奇从而更有兴趣。例如:笔者会从展览中的《簪花仕女图》(图1)、《虢国夫人游春图》(图2)两件文物入手,深入浅出地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结合视频和文献资料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将实地考察的展览“移到”课堂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让公共艺术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灌溉。第三,将文艺类书画比赛与课堂笔墨实践相结合,强化国画艺术赏析课教学效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提到:“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个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优势,围绕美育目标,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如果要参加校级或者省级以上的非专业组书画类大赛,必须有平时的学习积累。我们不主张功利性的艺术培养,但也要让学生有艺术实践的机会,如可在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中适时根据校园文体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比赛项目内容,于课堂中开展主题性训练。这样既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尝试笔墨实践的机会,也可以从中发掘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参加比赛的苗子。国画艺术赏析课上可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而“以赛促课”亦是提升课堂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十分重视的美育工作,可在实际教学中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作为从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笔者也希望从广大优秀的教学案例中找到适合自身教学的方法,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教育经验提出相关的教学改革策略与建议。
(一)优化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式多样,其中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是比较有效且直接的实施美育的手段。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选课的热情以及对艺术的热爱。“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是蔡元培先生较早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大学生的美育主要阵地在学校,要想走出大学生的美育困境,必须得从学校审美教育开始改革。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要有一定比例的理论知识讲授,也应该加入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如舞蹈艺术、影视作品赏析、国画艺术赏析等这些公共课程,均可在涉及相关专业内容的基础上,融入广泛的生活内容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将自然生活的美与社会美的内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中渗透各个知识点,让学生在体会艺术美的同时也更直观地感受到艺术融入生活、工作中的独特审美。
(二)创设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美育教学的覆盖面。重视课件中高清艺术作品图的选用,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感受到如亲临现场观看作品般的清晰度。结合课程的需要,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术平台等优秀的网络资源,分享与课程相关联的网络展览、学术视频等,让课程变得更多元化,进一步增加学生对艺术的认识。鼓励学校教师学会灵活运用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将优质的美育资源输送到偏远的贫困农村学校,以“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为契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创新学校的美育模式。
(三)拓宽课程交流渠道,实行“引进来”与“送出去”的实施机制
以特有的岭南文化背景和地域优势为主,寻求周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传统国画艺术教学有积极作用。例如,通过走访当地艺术博物馆,艺术助力社会调查,对接“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以及与外校或专业领域的艺术家近距离交流,让公共艺术课程的授课形式多元化,使得学生了解更多更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
(四)课程教学成果的多元化呈现
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成果展示,其最终目的绝不是展现个别学生的优秀艺术作品,而是在普及美育的背景下体现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艺术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课程的教学成果可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展现,如:结课阶段,学生分组进行课件制作与上台分享;小班制课程作品汇总,集体互评;主题性研讨与阶段性作品汇看;利用校园文体艺术节等平台展示学生作品,引起更多学生对艺术的热爱;课题研究项目展示。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尚在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的美育工作,各地区的高校在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资源优化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但因为地区发展不同而存在条件上的差异。很多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方面显现短板,教学体系上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顺应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发展这一趋势,提出以国画艺术赏析课作为案例和研究对象,将案例中提出的实施方案应用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创新中。本文针对国画艺术赏析课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实施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及时总结、不断改进,试图建立起一种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体系,进而为全面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提升,培育具有艺术素养的综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就目前而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仍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研究与总结分享。
参考文献:
[1]彭立勋,陈鼎如,汤文进.美育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8.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精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莫淑莹 刘琦
- 上一篇:刑法情节显著轻微规定内容及建议
- 下一篇: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对策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