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异同

时间:2022-04-09 03:40:13

导语:浅析“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异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异同

摘要:中国社会启用“城市雕塑”的称谓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引入“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内涵也近乎三十年。然而在构建中国城市艺术文化的当代性、公共性和民主参与性方面,城市雕塑的概念和功能已难以满足当代多元化社会利益主体的公共文化交流、审美实践、地方再造及社区生活共建中复杂多样的需求。在艺术为公共社会的美育和市民日常生活的交流服务的探索中,城市雕塑只是形式语言和文化经验的某种类型,而在更为富有社会学和政治哲学内涵的公共艺术的文化理念之下,包括雕塑在内的艺术如何在社会美育和公众自身生活建设中起到更为普遍而积极的交流与学习作用,正是我们在现当代城市文化语境中需要面对的价值问题。

关键词:城市雕塑;公共艺术;利益主体;社会美育;参与性

现代城市是人口、信息、机遇高度聚集的地方,也是各种社群文化、生活实践和梦想滋生的地方。城市从古代集市贸易和行政及安全防御体系,发展到近现代集生产、商贸、研发、金融、教育、展演、各类服务等社会职能于一体的“客厅”“熔炉”的异质性和融汇性空间形态。作为空间和场域性的雕塑艺术在古代是神殿、庙宇、陵墓或君王的权力及信仰礼仪中的介质或纪念性的符号。当现代雕塑走出殿堂和陵墓,乃至走出精英化教育的博物馆空间而逐步走向世俗社会及日常生活空间之后,则朝向彰显市民社会精神和利于公共交往需求的多元文化维度。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城市户外雕塑已逐步从纪念性、宣教性和宏大叙事形态或是环境装饰的视觉美化功能,呈现出雕塑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多元性和区域社群内涵相对应的多样化转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本世纪初期,逐渐呈现出城市雕塑的数量和体量的大规模增长,其基本目的和功用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名片”及快速“营造城市形象”。

显然,在大量设立“城市雕塑”的观念和策略上,主要是强调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外在的视觉效应的张扬,包括雕塑景观的美化与商业经济效益的追逐。然而,以往一般的户外雕塑的创作与设立,并不强调其与特定空间及场所的市民公共生活的内在关系,包括其中的人文和历史文化的对应与传承关系,以及与周遭生态、业态及社区文化生活需求的关联。历史地观察,当处于现代开放性城市空间的雕塑脱离了神灵祭奠和世俗权力崇拜的纪念性目的和意义之后,雕塑艺术如何运用现代社会的公共资金和共享空间等社会资源,与现代多元结构的社会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密切的公益性关系,促进社群文化和地方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早已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理念下的城市开放空间中的艺术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代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内涵的更迭、人口迁徙及市民代际的更迭、产业和社区文化的维系与再造的境遇下,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艺术的文化角色和社会职能也必然会产生新的需求与转换。当代公共艺术的特性,并非某种既定的艺术样式或材料应用类型,而是政府及社会组织运用公共文化政策和有关法规下的专项艺术资金,在公共空间中扶持和激励具有公共性人文内涵和美学价值的各类艺术创作、展示和社会交流活动,以造福公共领域的全民美育与公共参与艺术交流的社会文化方式。若从文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资金来源,一般是由政府或企业机构提供的,相当于艺术的赞助方,从而使得城市雕塑创作的取舍和设立的权力,主要是由出资方、管理方及创作者决定的,而非由普通市民公众的选择而决定。然而,城市的创建及其利益的主体,包括城市雕塑资金的基本来源却是市民大众。但由于城市雕塑作品的遴选与购买并不完全是经由市场化的竞争及市民消费者们的直接遴选,而是由相应的艺术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决定的,当城市雕塑作为当代公共艺术及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际,雕塑不应再仅仅作为视觉美学和感官愉悦的简单化、概念化表现,而是需要承载雕塑所在空间和场域的社会内涵、公共性意涵的关切、地域人文及社区生活的相关信息。因此,在雕塑介入城市社会空间的过程中,需要在程序及方法上引入必要的规划、遴选机制,制定政府对于公共艺术品的购买与实施方法,如建立专业界和市民代表参与的城市公共艺术委员会,建立富有业绩和经验的艺术家队伍的艺术备选档案,以推动和保障城市公共雕塑与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认知之间,产生良好的关联性、互动性和参与性效应,使之成为推进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和促进市民公众自我学习与平等交流的某种艺术途径。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城市雕塑是社会空间话语和文化权力的艺术载体和文化体现。城市雕塑理所当然应该体现和表达多元社会的利益主体的文化和价值认知、生活向往和利益诉求,即运用公共空间和社会资源去显现社会公众的愿望及理想,在审美经验、公共意见的对话与分享中体现城市社会共同体的文化内涵及精神面貌,增进社会的交流与公众意愿的表达。因此,出于促进社会交流和社群理念的表达,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的形态、类别和价值取向也应该是多样和多层次的。例如可以部分采用短期陈列的方式,以利于艺术家和社群对于近期或正在发生的公共性问题、事件或愿景进行及时的表达和对话,形成鲜活多样的社会公共生活的文化场域,而非都是追求永久性、纪念性的传统雕塑,并在材料、空间形态和展陈方式上可以是多样和灵活的呈现。重在艺术引发的公共性关切和互动性对话以及当下社会生活内涵与公众意向的艺术性交流。这样可有利于雕塑和景观艺术在城市社会中的文化作用以及自身发展的现代性探索;也更有益于不同城市和地区丰富多样的社群文化的呈现与互动。

应该说,文化形态的地域性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性,是作为当代公共艺术呈现方式之一的城市雕塑理应认真面对的问题。因为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价值理念或生活理想的表达,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语境及生活差异也必然应该出现其形态和内涵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同地域和不同社群的接受能力、认知方式和交流途径的差别。因此,城市雕塑所设立的空间环境、场所特性和交流对象的对应性、适切性和公众的参与性等因素,都是公共雕塑的策划者、创作者和实施者应该认真加以考虑的。我们需要关注的现象是,以往的城市雕塑大多设立在城市显要的广场、要道节点、行政大楼及商业活动中心地带,而对于城市普通居民的社区空间却涉入有限或完全缺乏,而社区恰恰是城市社会和区域性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和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也是直接关乎城市生活品质、市民素养和社会美育的十分重要的生活空间,而新的跨界的城市雕塑若能与社区的公共空间建设、人文内涵的彰显、景观美学的构建和公共家具的建设等方面相结合,那么,社会美育与生活经验的分享将可以更好地贴近市民的日常生活领域,也更加有利于城市社会的基础性构建与社区公益事业的综合促进。以当代文化语境及国际经验来看,当代雕塑在公共空间的实践早已在形式语言和文化观念上趋于“跨界”和“泛雕塑”的发展形态。为了使雕塑艺术与公众社会产生对话,并能适应不同空间环境下的艺术表现及互动,传统形式的雕塑已经转换为诸如景观装置、建构物、综合媒材、地景艺术、光艺术、新媒体艺术、表演艺术、植栽艺术或与场所营造一体化的公共家具设计等公共艺术形式,以及各种相应的展示与互动性参与方式。此间的变化并非仅仅出于艺术形式和技术自身变化的需求,也是结合公共空间和环境特性的需求所进行的适应性和创造性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内在意涵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原有的静止的、纪念性或叙事性的雕塑艺术发展成为各类与所在的景观环境、人文环境和公众交往活动相适应的表现和介入方式。

由于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异质性人口聚合而成,而当代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理想即是增进差异性社群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生活经验的分享,并让非艺术专业的市民公众得到更多接触和分享艺术的机会,也是把艺术美育作为文化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艺术与美育的民主和平等的社会实践。这是公共艺术文化内在的政治理念和价值核心。因此,当代城市雕塑的形态和观念—向着服务于社会公共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和公共性表述的转换是时展的必然需要。客观上,诸多城市雕塑的创作题材和灵感来源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及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作为公共艺术表现方式之一的城市雕塑,对于社会成员及其生活理想和行为方式的潜在影响作用,则形成了“社会雕塑”(Socialsculpture)等现代艺术哲学观念下的社会实践。当下中国城市发展正在经历城市社区建设和城镇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实践时期,而艺术的社会介入与生活化呈现是城市品格的重要体现。当下城市景观中的公共雕塑及其他方式的艺术所要面对的挑战主要是城镇公共空间形态与文化内涵的营造、老旧工业园区景观的改造及新兴产业的植入、传统社区文化及基础设施的维护与更新、城镇历史街区风貌的保护与环境改造、高新产业园区及商务办公园区的艺术化与人性化构建,以及城镇生态和旅游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开发等显在的方面,这些无不需要当代公共艺术与设计的介入、助力和文化赋能,而传统概念的城市雕塑在当代公共艺术理念下—在形态和观念上转向更加贴近社会公众生活和有利于市民的民主参与方式及共建过程,应该是大时代的价值趋向及势所必然。

作者:翁剑青 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