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研究

时间:2022-01-06 10:23:19

导语: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研究

摘要:公共艺术教育德育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育人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具有内在的协同逻辑,对锤炼大学生道德、健全大学生人格和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发挥欠缺,究其原因是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之间相互割裂、自成体系,融合度不强,尚未建立相互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通过整合公共艺术教育和德育的有效资源,建立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创新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加强协同育人的师资建设,形成系统效应,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和优势互补,才能打造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德育;协同育人

在新时代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开启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也对高等院校育人综合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顺应新时展格局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育人模式,探索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这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回应新时代育人要求的积极举措,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有益探索。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逻辑起点

德育是艺术教育的精神内核,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两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有着密切的协同逻辑关系[1]。(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德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旨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实现大学生成人和成才必不可少的一环。公共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感染力和自然美为手段,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提高其审美修养和气质内涵达到启迪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能的目的。艺术教育与德育虽然在教育内容上有所区别,但教育目标同向同行,都致力于大学生综合素能的提升和良好品格的塑造,具有内在一致性。(二)教育内容的融通性。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都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在社会功能和内容上有相互融通的统一关系,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着许多相互迁移与渗透的因素。二者开展协同育人就是将可观、可触、可闻的艺术载体融入德育教学,实现德育的形象化和具体化,提升校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通过德育的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践教育可以给予艺术教育思想指导,确保其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使学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形成育人要素融通整合、育人资源互补共融、育人环节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格局[2]。(三)教育方式的互补性。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以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为重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具有形象性、感染性与愉悦性的特点,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公共艺术教育寓教于乐,可以有效弥补德育说教化、概念化、抽象化等传统不足,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善”的感化,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感染力[3]。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有助于发挥和挖掘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有效避免公共艺术教育唯技艺化的倾向,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道德价值,为德育提供有利的补偿和支持。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

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教育在他看来是促成完美人格形成的最后阶段。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也特别强调美育、特别是音乐教育的作用,认为音乐是培养品德最为重要的内容[3]。可见,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德育发展方面,比其他学科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一)有助于大学生道德锤炼。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渗透能力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大学生可以在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的洗礼,实现从审美体验到道德感悟和提升。在教学活动中,公共艺术教育将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以艺术学科知识为载体,因势利导,有机融合,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以达到净化思想、升华自我的教育目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瑰宝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教学要素,通过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伟大艺术成就,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二)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健全。人格是指个体内部素质和外部表征的统一,即由生理遗传和后天经验所共同决定并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动态的一致性、持久性、连续性、稳定性和行为的倾向性的身心组织[4]。其中,健全人格主要来源于后天经验,也就是教育习得,这是教育的“成人”作用使然。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席勒强调,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首先要使他成为审美的人[5]。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和主渠道,通过富含“美”因子的艺术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深处,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进而达到完善人格的教育目的。(三)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艺术是一剂心理问题自我调整的良药。不少大学生因人际关系不良、家庭经济困难、感情受挫、学业不佳等叠加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公共艺术教育通过激发大学生的艺术兴趣,获得艺术的情感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理性思考,正确面对挫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6]。艺术技能还可以收获更多的肯定和赞誉,从而让大学生收获自我认知上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心理品质得到提升。另外,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为外向和活跃,通过艺术的浸融、艺术的表达,不仅可以拓宽大学生压力释放的渠道,更能提高其抗压的心理承受能力,实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预防、自我治愈。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公共艺术教育已全面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选修艺术课程,在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发挥仍然欠缺,究其原因是,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开展相互割裂、自成体系、融合度不强,远未建立二者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一)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存在惯性思维。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校园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出台了系列文件和政策予以全力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有着较为成熟和稳定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当前,面对新时代更高的育人要求,公共艺术教育应发挥其潜在的德育功能,承载起更为全面的综合育人职责。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和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对艺术的综合育人功能认识不够,囿于狭义的职业院校以技能培养为本的思想,重技艺轻德育,缺乏对传统公共艺术教育模式改革的魄力和动力,安于现状,不求突破。(二)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存在师资短板。兼具德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素养与能力的师资是开展协同育人的关键。当前,随着艺术教育的快速和深入发展,高职院校虽然培养并拥有了一批专业素养精湛的艺术专业师资,但现有师资还是无法胜任与德育协同育人的教学要求。一方面,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一直以来,受西方“唯美主义”艺术哲学理念的影响,公共艺术教育被片面、过度地强调其学科特性和艺术素养培养功能,忽视了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另一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不完备。现有师资多为艺术类专业科班出身,艺术功底扎实,艺术素养深厚,但由于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学习与培训,对德育的教育规律认识不够、德育知识储备不足,他们无法胜任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德育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的育人诉求。(三)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缺乏系。统化设计德育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任何课程都具有德育的功能和使命。公共艺术教育因其美育功能和公共属性具有承载德育功能的先天优势。德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应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应像专业课程一样是独立封闭的课程体系,而应是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人文课程,目标是通过以艺术修养培养为手段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能。然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和德育分属于不同的教学部门,各自有着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尤其是校园公共艺术教育尚未走出狭隘纯粹的艺术本位课程观念。从组织架构、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到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更多地关注于艺术本身,偏重于艺术知识讲授和艺术技能习得,缺乏艺术与德育相互融合的兼容性建设和系统化设计。

四、新时代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运行机制、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等方面入手,逐步破解制约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瓶颈问题。(一)建立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离不开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机构,全面负责公共艺术与德育协同育人的统筹协调工作。学校应成立公共艺术与德育协同育人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牵头,统筹教学院系、教务、学工、团委等部门力量,推动全员协同合作,定期研讨解决协同育人问题;成立公共艺术与德育协同育人教研室,倡导跨学科合作,具体负责协同育人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既需有效避免艺术教育的道德缺失,又要防止德育化的艺术教育[7]。其次,要强化理念认知。当前,广大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对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认知还不够,片面地认为德育工作是学工、思政工作者的事。理念引导行动,要切实扭转认知上的误区,提高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对协同育人的认可,需要确立“任何学科都有德育功能,任何教师都有德育职责”的理念;要加大“三全育人”“综合育人”等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不断完善制度约束、政策引导和氛围营造等方式,让广大教师、尤其是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内在联系和重要价值,摒弃重专业技能、轻思想德育的偏见,真正让协同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并潜心于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二)构建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公共艺术教育德育功能发挥的主渠道。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并不是简单地将艺术作为德育的工具和手段,而是要通过德育学和艺术教育学这两种教育内容的全方位交融渗透,实现艺术教育和德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的同向同行。当前,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基本实现全覆盖,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限定性选修课,并将其纳入了教学计划和计入学分。学校要依托好现有的公共艺术课程基础,积极探寻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实现路径,构建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准确定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公共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美德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二者相辅相成。学校要加大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的统筹融合,突出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定位,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学校通识教育体系,将德育纳入公共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使协同育人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另一方面,要丰富公共艺术课教学内容。要加大公共艺术课程的德育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德育元素和资源,在遵循艺术教育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将音乐、舞蹈、绘画、戏剧、诗歌、民俗等艺术内容嵌入课堂,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真正让公共艺术课程成为校园德育的隐性课程。学校还应结合区域文化资源、学校办学特色,积极开发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校本课程,为公共艺术教育嵌入德育提供借鉴典范,实现艺术教育的道德境界与德育的艺术审美境界的融合统一[8]。(三)创新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公共艺术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很好地稀释传统德育枯燥乏味、单向灌输的不足。因此,一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信息化时代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手段,学校要广泛运用互联网、VR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将德育要素形象化地融入公共艺术教育各环节,发挥德育工作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二要丰富实践教学,积极开发第二课堂。要积极开展情景化教学实践,鼓励和支持学生用雕塑、音乐、戏曲、绘画等方式开展与德育相关的专题性作品设计。例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剪纸或绘画作品比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技艺水平的同时更好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以艺载道”“以艺载德”,真正实现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无缝对接、知行合一。三要探索实施“公共艺术+德育”的双师教学。要发挥好现有艺术和德育师资的力量,倡导跨学科交流,通过“师师”结对,开展联合教学研讨、联合开发课程、联合课堂教学等合作,发挥好公共艺术师资和德育师资的最大合力,实现最优教学效果。(四)加强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师资建设。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既具有深厚艺术素养,又深谙德育工作方法和规律的师资队伍。首先,要重新定义公共艺术师资的能力结构。任何学科都有特定的教育规律和知识框架。学校要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德育能力培养纳入师资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有计划、分批次、阶梯式的培养,让广大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和德育知识,逐步培养起具有扎实德育工作教学能力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其次,加大艺术与德育复合型人才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是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的潜在师资,因此,要在加大现有师资培养培训力度的同时,将培养端口前移,将德育内容系统纳入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这不仅仅是培养未来胜任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协同育人师资的需要,更是艺术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所在和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张冬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重要意义及现存问题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84):199-200.

[2]栗嘉忻,娄淑华.新时代高校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9(5):138-141.

[3]蒋笛.以美导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育德功能理论研究[J].艺术教育,2012(2):154-155.

[4]郭声健.艺术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6.[5]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78.

[6]张丽.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构建与实施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3):84-85.

[7]喻秋兰.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策略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4(3):132-134.

[8]颜世华.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15.

作者:李喜梅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