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听新技术对公共艺术的拓展
时间:2022-05-14 11:13:36
导语:浅谈视听新技术对公共艺术的拓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艺术是当代最有活力的综合性艺术。公共艺术形式多样,手法灵活,取材广泛,对于城市空间的塑造和环境品质的提升,影响深远。公共艺术不仅可以借助于常规方式,通过重新改造既有空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潜移默化地塑造公众的品格;还可以运用现代新技术、新材料手段,给公众带来视听触等感觉上的愉悦。当代公共艺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程式的束缚,充分利用空间置换、光影分割和色彩虚幻等手段,把艺术性和技术性结合在一起,以新的品质和前沿的科技重新拓展了认识晞视野。沉浸性是技术性公共艺术的重要特征。这种公共艺术利用公众全方位的投入,达到意识物化,从而转换为公众对环境空间的新认识、新思考,触发了公众的心理提升和精神再现。沉浸性需要公众感官的全面刺激,感觉到自己是所在空间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与空间融为一体。公共艺术的场域沉浸性取决于公众对所在空间的感知能力。当公众真切感知到空间环境的刺激时,公众的触觉、视觉、听觉、运动感知等,便会产生心理共鸣,形成忘我状态,感受沉浸于现场,又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公共艺术营造的沉浸式体验,是技术手段和艺术美的高超展示,能使公众与虚拟环境发生交互式作用,展示公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迥异之处。这种结合视听的公共艺术强调公众与设备的融合,讲究公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公众涉身处境,与公共艺术的虚拟空间环境发生交互,利用公共艺术的设备按键、数字套件和数据手势等操作软件控制开关,与虚拟环境发生无缝衔接。这种空间环境营造的虚幻三维世界,发生色彩光线和声频视频变化,随着公众感官刺激不断地反馈强化,由此带来虚拟环境可感知般得真切,进而联想现实世界的各种状况和自然原貌,获得全面的享受。对材质的认识和基于此基础上的构想是作者对于公共艺术创新突破的重要手段。作者只有站在公众的角度和接受者的立场,深刻认识所在空间环境的特质,主动唤起公众与周围物体,包括其他人进行互动,拓宽感知范围,才能体验到新创造空间的奇妙。构想需要技术手段的辅助,它不仅可以使作者进入创作的新境界,还会给公众参与创新提供意想不到的可能。作者根据公众的感觉与认知能力,积极投入新技术手段,推动公众感知新事物,化腐朽为神奇,自然提升了空间的崇高境界,启发了公众的创造力。
技术性公共艺术还原了某种虚幻的故事场景和自然景观,使参与的公众感觉到了传统媒介无法企及的新体验。公共艺术对公众各种感觉的全面刺激,使静态空间转变成动态场域。这种转化对于心理认知与身体协调,尤其肢体功能运动,非单一艺术形式所能媲美。对于克服休闲“宅”的局限,解放视听过度依赖手机等寻常媒介,广泛的参与公共艺术,可以使大众获得体能的充实。当前公共艺术的技术化路径,声光电造型,刺激人的感观,大大提升了消费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使有关的游戏娱乐、文旅消遣与健康益智等产业相互促进,由此获得了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浮光戏莺》是典型的利用技术模仿自然界鸟鸣的光刺激反应艺术。这件公共艺术缘起于镜面反射游戏,借用光的反射装置,使观众参与空间环境的再创造,从而达到光语言的叙述性描绘。拿光来讲故事,不只是视频媒介的特权,公共艺术有时候会做得更好。当然,不论何种媒介,都离不开公众的积极配合。就像许多大片期待更高的票房,公共艺术也期待设备被公众更多更主动的操作,这样才能完成作品预定的目标。随着新技术大量应用于公共艺术的创作,广义物理学领域的诸多知识成为艺术工作者的必备创作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技术在许多公共艺术中逐渐常见。公共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门类的学科界定,在新技术的召唤下,可拓展的范围很广。
新技术为公共艺术的全新探索提供了可能的方向。《浮光戏莺》使用传感器原理与功效,通过公众操作设备,触发该环境的百鸟争鸣,将视觉消解后导入听觉,达到身体行为的关联性互动,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空间氛围。作者创作这件作品,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传统的公共艺术概念出现解体重构。作者需要掌握物理、工程、生物、艺术、环境、心理、消费、市场等多方面的知识。合适的既有环境不仅有利于突出作者预想的效果,还能促进观众积极地参与,甚至引起社会更深入地关注。树丛中鸟感应到光的照射而鸣叫,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自然界鸟类对于光线的反应决定了生存的方式。不论白天生活的鸟类,还是夜间活动的鸟类,对光刺激有先天的研判力。这种本能性的反应,构成了动物群落生命彼此消长,良性循环。这种自然现象,虽然司空见惯,但并不容易让公众轻松领会和掌握。这需要许多专业知识,以及长时间的刻苦学习。而技术带来的艺术语言嬗变,有利于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解释自然现象,使公众获得高深知识和普遍认同。《浮光戏莺》以电子化的手段对于自然生态的模拟,十分切合消费社会的公共艺术理解。这件作品通过公众的参与,把繁杂的学术研究变成了可触可感的娱乐;同时,也把深奥的学识拉向了平凡的民间,通过下沉市场的泛化,公众的积极参与,达到容易理解,增长全民知识。大自然光线飘忽不定,明暗强弱倏忽剧变,难以捉摸。而公共艺术的人造光,有可循的变换规律,保持了稳定,增加了公众亲近的可能。《浮光戏莺》在白天反射日光,晚上反射LED灯光,光线的日夜转换与公众的心理默契。公众操作鸟鸣器,“光”一闪而过,却被去主角化,动作转换为光刺激,视觉调整为听觉,最终转化成了鸟鸣。机器产生的鸟鸣与光线的变幻合拍,所在空间的公众、操作器、树木笼罩在作者设置的自然环境中。
由于公共艺术逼真还原,公众与自然产生虚拟真实,真鸟和光敏发生器创造了超现实的另一世界。这种环境空间虚虚实实的反应,所在与非所在,有我与非我,为公众营造了犹如身在密林,阳光普照,婉转鸟鸣的实感现场。虚拟现实公共艺术巧妙地利用人类已经掌握的大自然中鸟类交流的数据和生物学知识,通过声频电子信号,将自然感受转化为视听场景,并能让公众超视距和高分辨地感受到。声空间和光空间是公众心理期待突破的屏障,人的操作幻化为鸟的鸣叫,产生了意想不到惊奇。这些自然现象通过专业知识的解读,与现实中的物理场景和实物空间,如阳光、夜光、天空、树木、飞鸟等同构,公众可以就近参与感知。公共艺术营造的二次元自然界还原程度逼真,取决于公众体验后的真情实感。这种模拟环境的真实性与现实世界只有真假难辨,才能让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才是艺术的新颖之处。
《浮光戏莺》只是部分地利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就突破了以往公共艺术形式的局限。当代新技术引领时代潮流,改变着公众的传统生活方式。公共艺术以光影、音频和空间有机组织,相互配合,创作出作者预设的三维空间场域,实现了艺术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二维到三维、多维的形态转变。这件公共艺术没有过多利用图像,而是以声光电生成想象的环境,使公众自由地参与到新空间再造过程,并创作出了新的思维空间和精神世界。公众明知这些场景不是真实的,而是通过人工技术模拟再造出来的想象现实,但受众者的高度参与,还是给了作者和社会无比的信心。
作者:赵欣歌 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 上一篇:光影声音在公共艺术的运用
- 下一篇:牛皮装饰腰带的装饰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