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境下公共艺术设计的转变
时间:2022-03-26 10:17:46
导语:生态语境下公共艺术设计的转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以当今生态语境下的公共艺术设计为研究视角,对生态环境现状,公共艺术在设计理念、材料语言以及空间性质上的转变进行深入分析,由此衍生出生态公共艺术的理念,创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传达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当今公共艺术突出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取向。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语境;公共艺术;转变
随着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在日益膨胀的物欲世界中正悄悄地摧毁着自身的生存环境,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人们渐渐开始关注生态环境,想法设法改变现状。公共艺术作为西方文化的舶来品,指在公共空间中面向大众开放的艺术作品。主要包括雕塑、壁画、装置、环境艺术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艺术形式,其突出的社会性、公共性决定了它对于社会和民众具有一份责任。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则通过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传播和呼吁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精神,身体力行地去尝试和实践绿色生态的创新举措,开创了生态型公共艺术,拓展了公共艺术的内质和外延,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当下生态语境中的公共艺术将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自身强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感染力去传达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而不断努力。
1当今生态环境的现状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人已有深刻的认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就源于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而社会发展至今,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开辟”思想意识开始膨胀,这个时代以对自然的外部控制和攫取、破坏、毁灭为基础,这时候的人类社会生态严重干扰和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1]5。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第一,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村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膨胀,生存空间拥挤,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而被闲置或因城市化建设而被开发重建,导致土地贫瘠与减少。第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庞大的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以及越来越多的汽车释放的尾气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产生温室效应、热岛效应,使得全球气温上升,洪水频发和海平面上升。第三,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人类过度开发建设,开采资源,到处高楼林立,使得绿地贫乏,自然资源紧缺,自然灾害增多等。第四,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加之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残留物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等多方面因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直接危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这些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针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他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各种环境保护与修复的方法和措施被不断地研究与实施。生态文明的创建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长久的发展,在当今生态环境极其严峻的形势下,必须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将其有效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中,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作为文化符号的公共艺术也在为生态环保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它以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强大的感召力向人们传达着绿色环保理念,让人们在观赏与参与的过程中理解和树立起生态文明理念。
2当今生态语境下公共艺术设计的转变
基于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公共艺术也在运用各种表现手段积极地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负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以其敏锐的感受力、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赋予公共艺术更多的可能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深化的内在含义。2.1设计理念的深化。留意我们身边的公共艺术会发现,大部分还是只注重作品的形式风格、材质手段等个性化的表现,对于设计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因此,作品缺乏应有的内在意义和社会价值。所谓设计理念是在进行构思、创作过程中所依据的指导思想,其对于设计作品的形式特征与精神含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必须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征。公共艺术在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极为突出的形势下应及时更新自身的设计理念,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塑造艺术形象,诠释和改善社会问题。设计理念的深化关键在于艺术家和设计师要积极关注社会问题,认真思考并有效地指导自身的艺术实践,用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去反馈于社会,作用于民众。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公共艺术创作者要树立自身的环保意识,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学习、借鉴和探索生态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开创出具有社会效应的生态公共艺术。传达生态理念的公共艺术在具体的设计指导思想中,首先依靠的是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这是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普遍精神,它既质朴,又具有强大的精神内核,并指导着社会向和谐有序的方向稳步发展。其次在具体的设计中,是以节制、再生的设计观念和手法去创造作品。因此,公共艺术在艺术的功用和价值认知上已从纯艺术及纯美学的价值取向走向为社会服务、为日常生活服务,以及为实现多元社会的多种梦想的可能性提供能量和助力[1]13。2.2材料语言的转变。公共艺术的塑造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材料,探求公共艺术的生态性,必然要对材料的选择严格把关,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材料对于公共艺术生态观的表达至关重要。因此,天然环保、低碳节能、可再生可循环等类型的材料将成为当下公共艺术创作的主要材料内容。第一,以自然物为表现语言,合理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在处处是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的现代都市中,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选择自然之物作为材料来构建公共艺术作品,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能够很好地与人亲近,同时也能有效地警示人们关注当下的生存环境,呼吁人们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比如多伦多的自然高层建筑“木田塔林”(见图1、图2),它是一座十八层高的建筑,以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运用了大量的植物与建筑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仿佛从植物中生发出来一样,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机体。正如该建筑的设计师所言:“我们的城市是钢铁、混凝土和玻璃的组装,如果你穿过城市,突然看到一个由木材和植物制成的塔,它将创造一个有趣的对比。木材的温暖,自然的外观和在其门面上种植的植物将建筑物带入生活,这可能成为环境发展和可持续延伸的城市景观的典范。”塔楼利用天然木材的环保性和大量的植物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和蔬菜,真正开创了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生活环境。再如安装在都柏林城堡的印染大楼上的生物幕墙大型装置(见图3),是将微藻生物注入生物塑料容器中,利用日光来喂养这些生物。被吸入的空气与微藻生物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加之光合作用,最终会释放出新鲜的氧气。该装置每天能有效收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一公斤,相当于二十棵大树的吸收量。它以自然微生物和日光这些可再生资源为材料,通过现代生物科技手段,成功铸就现代公共艺术的生态性价值,所释放出的大量氧气对于缓解气候变化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第二,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可回收再生材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被人们淘汰和丢弃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大量的生活垃圾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给环境治理增加了极大的负担和困难。一些有心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通过自己巧妙的创意和精湛的手法使这些废、旧之物起死回生,焕发出新的生命。如泰国西萨菊省的“万瓶寺”(见图4),整个寺庙都是由可回收的啤酒瓶建造而成,故得此名。棕色和绿色的玻璃酒瓶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排列,塑造出各种形状和图案,两种颜色的搭配显得极其稳重和端庄,与寺庙的气质特征颇为吻合。这里的僧人通过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收集废弃的瓶子来装饰寺庙,最终在更多人的帮助下变废为宝,建成了这座寺庙,同时减轻了垃圾对于环境的污染,有效的废品再利用成功地解决了资源浪费,为当地的环境治理做出了贡献。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金属雕塑公园”(见图5),是由埃弗摩尔博士经过数十年收集的废弃机器和机器组件而建成的雕塑公园,园里陈列着各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金属雕塑,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这些回收弃物,减轻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也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好去处。除此之外,日本建筑师阪茂运用可再生材料纸筒和塑料建成了纸桥(见图6),用硬纸板为地震的生还者建造收容所等,环保、轻便、易拆除,还可回收再利用。因此,废、旧材料和可回收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材料的运用中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我们要多学习和借鉴这些成功的设计举措,汲取宝贵经验和设计灵感,创作出更多的生态公共艺术作品。2.3空间性质的拓展。公共艺术以其多样的表现形式赋予了空间环境不同的艺术氛围和精神内涵,在传达当下生态理念的公共艺术创作中,公共艺术的空间性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艺术空间,而更像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空间,其空间性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地深化和延展。例如日本当代艺术家西田秀己的公共艺术装置“脆弱的椅子”(见图7),是将日常用的椅子放置在湖面上,营造出一种空灵与静谧的空间意境。普通的椅子和平静的湖面相融合,打破了两者原有的空间属性和意义,形成了一个新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使人们陷入对自然的关注与沉思。其作品赋予了自然空间与平凡物质以特殊的意义,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让生活回归自然,让生命回归本源。他希望让时间慢下来,让人们从这件公共艺术作品中找到自然之美,找寻到安静的内心[2],让人们从心底真正地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比如香港的“屋顶农场”(见图8),它是由香港设计师、艺术家梁志刚和朋友在香港九龙麻油地天台上建立的生态公共艺术,是利用城市中有限的空间资源进行耕种,追求绿色健康的食物和生活方式。图8香港“屋顶农场”与其说这些是公共艺术,倒不如说是一种温和的社会实践和政治革命。通过都市食物森林和食物花园的建立,这些作为公共艺术的园艺和农耕实践成为微型的政治和环境行动,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和生态关系,以及永续的生活方式[3]。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创建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优化空气质量,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减轻食物进口的压力。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美国艺术家李•瑞考博士建立了生态艺术项目《绿化我的贫民窟》(见图9),是在当地的贫民窟居住地建立大量的食物花园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一绿化贫民窟的项目逐渐发展成为南美最大的都市食物花园。它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节约了能源,修复了环境,成为社会交往、教育与疗救身心的空间[3]。公共艺术的参与性、互动性已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以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变化的空间形式而存在,具有强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3结论
公共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用各种艺术表现方法创造着各种空间艺术形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基于当今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公共艺术以其强大的社会性、公共性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环境政策方针的引导下,通过艺术家、设计师等人深入思考与大胆尝试,设计出了符合时代需求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的设计观与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材料语言和空间性质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公共艺术由最初主要研究艺术性和开放性两个维度逐渐延伸到生态美学领域,由此衍生了生态公共艺术的理念。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传达生态理念成为当前生态公共艺术所强调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取向[4]。公共艺术在未来的社会进程中,将担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因此,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为促进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路萌.当下生态语境中的公共艺术创作研究[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4.
[2]陈玮文.让生活回归自然:西田秀己及其公共艺术作品研究[J].公共艺术,2019(2):92-96.
[3]靳立鹏.都市农业与生态公共艺术[J].公共艺术,2019(1):14-23.
[4]白丽君,田晓冬.基于生态美学的生态公共艺术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60-61.
作者:张慧光 单位:蚌埠学院
- 上一篇:社交行为触发新媒体公共艺术研究
- 下一篇:公共艺术地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