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移动学习模式初探
时间:2022-07-31 09:07:10
导语:公共艺术移动学习模式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随着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当代高校逐渐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教育重任,许多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纳入公共艺术课程。但是,我国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除了存在共性问题,还存在一些课程教学方面的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消极选课、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学效果差等。因此,要提高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在传统教学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下,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而应通过移动新兴媒体打造第二课堂,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习惯
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这为移动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提供了主观条件。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被分散,认知注意力呈现碎片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持续时间变短、稳定性变差等。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多数大学生习惯于运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在移动设备上花费时间较多。因此,将移动新媒体应用于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和交流,让“非遗”课堂无处不在。
三、高校公共艺术“非遗”课程碎片化移动教学模式
碎片化移动学习模式作为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主要应用在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以及课后提升等阶段,课中教学则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式研究型课堂完成教学,旨在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合理运用碎片化资源参与课程学习,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QQ、电子邮件、新闻讯息等。1.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阶段。在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阶段,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向学生导学材料,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初步了解。“非遗”课程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教师的学习材料除了包含相关的图文说明以外,可以配以2~3分钟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音乐或视频材料。这种形式多样、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课程预习。2.课中教学阶段。在课堂教学阶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式研究型课堂,先由学生根据教师的预习内容在课堂进行讲授,再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提问,负责讲授的小组成员进行解答,在共同探讨、互动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最后,通过教师总结,小组成员将课程内容优化整合后再次通过移动端向大家。待学期结束后,教师可根据该学期的实际教学情况,将学生的小组学习成果择优开发成系列精品课程,供日后选修公共艺术“非遗”课程的学生借鉴学习。这种翻转课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知识习得水平,以改变部分学生消极的选课态度。3.课后提升阶段。课后提升阶段包括课外知识补充、课后互动交流和文化活动推送等。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碎片化学习习惯,在学生睡前时间通过各种平台推送一些其感兴趣的“非遗”文化知识,如民风民俗、年节礼仪等,在潜移默化中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群聊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频繁的互动交流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教师还可以将与“非遗”相关的文化活动推送给学生,也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校外采风实践活动,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参观民俗博物馆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传统文化艺术,提高艺术修养。
通过合理利用移动新媒体辅助课程教学,虽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部分学生对待公共艺术课程的消极态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扩充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如,对学生的自觉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某些移动终端还存在自身功能的局限性,等等。因此,如何挖掘移动新媒体的教育价值,让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是今后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相信随着移动新媒体的日趋完善和教学工作者大胆、深入的研究实践,将碎片化移动模式应用于公共艺术“非遗”课程教学,会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张琳.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5(10).
[2]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远程教育杂志,2016(4).
[3]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教版《地平线报告》.news.chinabyte.com/150/14106650.shtml.
[4]黄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习惯与教学设计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6(23).
作者:骆文婷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 上一篇:语言美学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 下一篇:播音主持语言风格特征分析
精品范文
10公共卫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