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信平台研究

时间:2022-12-29 08:15:10

导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信平台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信平台研究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与优势

而当今大学生年龄结构大体都是1995年以后出生,有的甚至是2000年后,他们会主动关注公共艺术教育微信平台,会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微信传播方式的即时性,为我们解决这一困难提供了可能。

二、新余某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分析

1.对关注用户的初步分析。从后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10月11日开始,关注用户在迅速增加,到11月3日至12月7日,关注用户开始缓慢增长,而后到12月8日、9日两天又出现了用户增加的小高峰。结合学校大型活动的安排,关注增加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型艺术活动前期的宣传期间,广大同学都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关注活动的进展情况。10月28日前后,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人数达到了峰值4508人。2.对图文推送的基本分析。在高校,广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艺术传播的认可是巨大的。很多学生都会关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以至于这样的信息总能被绝大部分同学转载。当然,广大学生对图文内容的阅读也是不平衡的,也是各有各的喜好。而在微信推送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运用到“微秀”,来展示多彩的动画和声音结合的艺术效果,从而吸引学生进一步关注艺术,达到美育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广大大学生有着自身价值认同,当“主动”接收到了艺术教育后,会产生自愿行为,愿意进行内容的主动学习与推广传播。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反思

1.打造学生喜爱的交流平台。2016年5月底,新余某高校正式搭建大学生艺术团微信公众平台以来,已运营超过400天,在运营的过程中,笔者召开了相关的座谈会,对运行情况进行了了解。从座谈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以公共艺术教育和大学生艺术团微信平台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集中反映了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微信平台运营模式。广大学生会自己精心挑选和整理相关艺术知识,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进行有效传播。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必须依靠和运用好微信平台,着力将微信平台打造成学生喜爱的交流平台。2.强化学生兴趣的教育引导。任何一项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会,感受成长,这些都需要老师的教育引导。在微信公众平台这个交互式的交流平台中,关注者之间无法看到对方的留言,但作为微信平台的管理者可以关注到用户的反馈和回复。所以,广大关注用户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和留言被遗忘,完全可以真实地表达明确的自我。当今社会中,真正有价值的并不是新闻本身,而是创造性进行媒介传播的工具,在互联网+的今天,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对广大学生进行艺术理论教育,是一种创新,也是顺应时展的一种做法,而这种做法更加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接受,也有利于信息的保存和查找。通过微信平台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3.加强精品信息的推送。由于新媒体技术和手机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便利,为此,我们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也要达到培养学生的作息习惯的目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的专注力和自控力还有待加强。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想办法去建立和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调整大学生艺术团微信更新时间,让大部分同学有足够的时间观看一些轻松的艺术知识、了解一些最近的校园艺术活动,帮助广大同学树立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期推送精品信息,让公共艺术教育成为大学学习生活的有效调剂。4.调整栏目设置,贴近师生需求。公共艺术教育的大众微信平台,由于交互性的存在,账号必须以服务师生为己任。新余某高校的做法是组建了一支学生队伍,这支学生队伍在公共艺术教育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工作,定期对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推送,并对平台栏目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好广大师生。

总之,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微信平台已经成为了一项活跃度较高的不可或缺的技术,它对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广大学生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是顺应大学生网络族群化的需要,也是通过网络及时弥补时间、空间上进行美育教育不足的需要,进一步拓展艺术活动空间,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理应紧跟时代,运用网络,应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帮助广大学生完善自己,提升综合素质,达到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发展,做一名顺应新时代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黄楚筠,彭琪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与传播效果分析一以中南大学微信平台为例的实证分析[J].东南传播,2014(8).

[2]王眉.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及趋势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4(5).

作者:童炜娟 单位:新余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