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发展困境与策略
时间:2022-07-31 08:22:43
导语: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发展困境与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慕课风暴登陆中国,掀起了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建设的热潮。伴随着慕课“井喷式”发展,其弊端和瓶颈也逐渐凸显。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公共艺术慕课现状的基础上,对慕课课程低完成率、慕课形式与艺术教学的融合以及提升慕课教师从业热情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理性审视慕课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艺术;慕课;困境
一、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发展现状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学习”的简称。它是伴随着教育创新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兴起,被誉为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领域最大的革新”,引发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与追捧。
1.国外公共艺术类慕课发展现状
依托于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慕课三大平台(Udacity、Coursera、edX)于2002年成立。截至2016年,Coursera已与全球近114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合作,提供了800多门MOOC课程,其中有关艺术类课程70余门,包含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等多个门类。授课内容涵盖了艺术理论、艺术技法、艺术鉴赏以及交叉艺术学科等方向。此外,2015年上线运营的Kadenze是一个专门提供艺术教育课程的慕课平台。Kadenze的合作机构有学术院校、艺术组织和工商业机构三类,包括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艺术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首尔艺术学院等。课程涉及视觉艺术、创意计算、计算图像、历史与文化、设计和音乐等。
2.国内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慕课平台建设也呈现“井喷式”发展。2013年5月,北大、清华、上海复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加入慕课阵营,成立了包括“学堂在线”、“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联盟”、“东西部课程联盟”等一系列慕课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高校建设的公共艺术类在线课程总数60余门,慕课平台为高校定制课程近300门次。其中,艺术理论类课程包括:艺术的启示(清华大学);外国工艺美术史(清华大学);现代生活美学(清华大学);艺术导论(西安交通大学);审美历程(清华大学);中国传统艺术(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艺术技法类课程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思维与方法(清华大学);摄影基础(电子科技大学);服饰艺术造型设计(开封大学);民族声乐进阶密码(华东师范大学);图案审美与创作(清华大学);新闻摄影(清华大学)等;艺术鉴赏类课程包括:不朽的艺术(清华大学);音乐导聆(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湖南大学);中国工笔人物画赏析与创作(清华大学);中国服饰七千年(清华大学);电影鉴赏(中国海洋大学);世界优秀影片赏析(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十大传统名曲赏析(电子科技大学);书法的力与美(福建农林大学)等;交叉艺术类课程包括:物理与艺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心理学(江苏大学);影视中的戏曲艺术(苏州大学);广告创意学(湖南大学);界面设计导论(清华大学);音乐与健康(宁波大学)等。与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井喷式”建设相比,慕课课程在规划运行、管理认证等一系列问题逐步凸显。如何破解慕课发展瓶颈,更好地发挥慕课创新优势,是当下慕课从业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发展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1.慕课课程低完成率问题
纵观国内外慕课现状,课程低完成率现象成为困扰慕课发展的问题。据国内某慕课机构的调查显示:慕课学习者参与率仅为50%,最终完成率不足25%。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结果证实,慕课课程完成率仅为4%。避免低完成率现象,应从多层面进行分析,寻找合理对策。教师层面,科学规划课程设计,遵循以内容为王道,严把慕课课程质量关。利用闯关、测试、作业互评、论坛答疑等有效手段提高课程粘性,吸引学习者的持续关注。组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微沙龙”活动,多进行师生、学生之间的协同式学习,适当运用点赞、发红包等方式活跃学习气氛,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持续有益、有趣的学习感受。管理层面,完善课程认证标准,扩大高校间慕课课程学分互认的准入门槛。对于慕课学习者来说,社会认可程度的高低是其能否完成学习的重要因素。增强慕课认证的含金量,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推动高校学分互认和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认可度,从而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动因。
2.慕课形式与艺术教学的融合问题
慕课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在线教育模式,从最初课程的设计拍摄、到后期的制作合成,再到上线后的运营管理,都体现出信息化和高技术性特点。然而,慕课“唯技术论”现象则会忽视课程内容本身的价值。高校公共艺术类慕课更应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从艺术教学自身特点出发,分析适合美术、音乐、设计、舞蹈、戏曲、戏剧、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的慕课课程形式,突出课程的艺术特色。在大规模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尝试结合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模式,为艺术精修学员提供更细致、多元的艺术课程体验。同时运用翻转课堂、网络直播教学等形式进行师生面对面的艺术教学实践,探索突出艺术类慕课特色的有效方式。
3.提升慕课教师从业热情
众所周知,建设一门慕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教师的投入通常是传统课程教学工作量的三倍。慕课制作水准和呈现效果又往往与学校规模及资金支持成正比。重点高校支持力度大,资金投入多,慕课制作相对精良,社会认可度较高,这些都是普通高校无法相比的。普通高校慕课教师的自身存在价值不高,易于沦为慕课明星教授的助手。以上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了普通高校教师参与慕课的积极性。解决这些矛盾,一是需要地方政府对普通高校慕课建设的政策推动和资金投入。二是高校自身完善慕课教师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慕课教学。三是教师自身应不断加强专业水平和信息化素养,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角色转型。
三、结语
目前,我国慕课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不足和困境。高校公共艺术慕课教育者应正视不足,寻求突破,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特色,科学、合理的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公共艺术慕课良性发展之道。
作者:铁娆娆 单位: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 上一篇: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创新之路
- 下一篇:小城镇公共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