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探讨
时间:2022-08-08 09:44:59
导语: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北京公共艺术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致力之所在。
关键词:北京;公共艺术;可持续发展
公共艺术(PublicArt)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二战后的西方,又被称作公众艺术或社会艺术。它秉承“艺术在城市中”这一理念,以特有的符号传达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多层情感。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政府倡议,成立了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逐步推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即政府以法律形式明确投入公共艺术资金占建设总资金的百分比。这些具体的政策和措施,直接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使其成为构建现代化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1]北京作为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公共艺术以迅雷不掩之势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如北京的公共艺术在数量尤其是质量上,与国际上其他文化中心城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如何缩小这种差距?主流的舆论如何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如何做到“公共性”?等问题将是本文讨论的重心。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是指在社会开放空间即公共环境中存在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是一种处于公众领域的艺术。主要包括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城市广场、广告招贴等。根据西方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的研究,英国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公共”这个词;德国直到18世纪才有这个概念。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主要识别参照,而公共艺术能否发挥公共性也是其成败的关键。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公共艺术与非公共艺术的辨别标准在于它的参与性,它一定是开放的、民主性的,尊重参与者的社会权利,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参与者的意见。[2]公共艺术主要集中于有一定社会化发展水平的城市,承担着对社会共同价值和核心理念进行关注的职责。在介入城市问题中,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缔造城市景观,体现城市文化;丰富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公共文明的功能。[3]可见,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甚至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的心灵。
二、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即便在各个大中型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极具艺术特色的大型建筑、公园等,但是这些建筑也仅仅只是具有时代意义上的公共性,很难将其归类为公共艺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公共艺术更是尚未被提及,只有时代留给我们的“十大建筑”完整了保留了当时的印记。六七十年代,公共空间里出现了大量高耸的雕塑形象,题材单一、形式雷同。构成了当时独具一格的公共建设风景线。[4]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和艺术开始重提要实事求是和发扬民主,经济和城建的大发展同时促进了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进入90年代,北京的公共艺术开始进入组群发展时期。新世纪以来,公共艺术的理念和实践活动更多的被引入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出现了新的地标性建筑。这些新的公共艺术因新奇的风格而引起了激烈争论,但无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更大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包容性。
三、突出问题及建议
北京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和解决:
1、缺乏全面有效的决策和监管
北京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国外大都市的公共艺术相比,政策、法律环境等相对落后。我国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经费的来源,政府也没有设立专项的公共艺术建设资金。由于公共艺术建设实施主体不一,缺乏统一的能够对公共艺术形成有效监督和管理的组织或机构。在行使职能时,经常出现分工不明晰,甚至产生相互推诿和非专业化的现象。
2、作品质量有待提高
北京很多的公共艺术作品存在语言单一、形式雷同的缺点。从观念到手法,缺乏专属性和独特性。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就目前而言,优秀的公共艺术家且能到到国际水准的艺术家屈指可数,致使人才断档严重。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作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成为考验艺术家专业水准的重要杠杆。[5]
3、“公共性”亟待加强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实现公共性,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民参与”。目前公众对城市的艺术品只是被动接受这样一个局面,许多已经展现在大众视野的艺术品大都是艺术家个人自我情愫的展现,它们只是放置在公共空间的独立性作品,而非公共艺术。[6]针对上述问题拟提出建议如下:1)加快推行相关公共艺术的政策与管理制度的完善,更早实现全面化、法制化。2)做好公共艺术的相关预算机构工作,使之更加精准化,明确预算办法及支出程序。3)使资金的组成方式和资金的管理办法更加透明化、制度化,如政府拨款、民间捐助等,同时明确细则。4)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为公共艺术家量身打造相关的学习交流机会,鼓励扩大交流范围,开展国际互动。通过这些举措,使我国公共艺术家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5)创建舆论环境和理论体系,充分利用北京高校云集、学术机构数量及新闻媒体舆论众多之优势,推动公共艺术建设。6)使公众参与到决策中来,做到“以人为本”,使公共艺术作品能够更好的服务大众,使公共艺术作品真正做到为人所接受,被人所欣赏,从而投身公共艺术的建设中来。总之,随着北京城市经济机构以及社会发展态势的不断改善,居民生存空间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不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公共艺术建设带来发展机遇。只有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促进北京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余丹丹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董奇、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2]陈鸿俊.论公共艺术设计的“公共性”[J].美术学报,2006(2).
[3]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M].学苑出版社,2006.25.
[4]邹文.公共艺术在北京[J].北京观察,2002(5).
[5]邹文.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公共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7-110.
[6]李建盛.论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矛盾性[J].北京社会科学,2013(5).
- 上一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论文4篇
- 下一篇: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