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地域性研究

时间:2022-06-05 02:43:05

导语: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地域性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地域性研究

一、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社会属性和人文趋向

1.公共艺术空间区别于私人艺术首当其冲的就是其布置场所。人的参与是公共艺术的核心要素,而社会正是以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活动构建的,公共艺术设计源自社会公众,服务社会民众,并非个人之事。公共艺术面向的是公共场合代表的的是公众利益而非私人利益。所以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在社会环境与公众视野下,公共艺术必须满足处于公共空间、公众场合下的艺术作品,并且公共艺术的布置也要考虑其材质、体量、和形式,取材是否与城市空间相协调。在室外开阔区域,公共艺术作为外部开放空间组成的一部分,必须考虑所在区域的物理环境的特征和形成要素,具备更加开放的包容性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同时要具备可亲近性,有着适宜的尺度关系,不会给公众造成抵触和压迫感。

2.公共艺术介入公共场所的方式有多种。公众对公共艺术介入的反映也由其介入方式产生或抵触或包容等不同结果。(1)第一种介入方式为无内外在联系的介入,该介入方式不考虑场所精神、空间关系与公众感受,可称其为“空降”例如艺术家塞拉在纽约亚克博亚维茨广场放置的《倾斜之墙》,形式上像一面大墙,阻隔了出入广场的人流动向,并且由于生硬的带入公共环境和缺乏对公众行为模式的思考最终遭到公众反对直至被搬走抛弃。(2)第二种为代表艺术家个人精神意志的公共艺术作品的植入式介入,该种介入方式好坏并不由设计师或艺术家个人作为衡量标准,也没有唯一的评判体系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的综合作用下由公众做出统一的价值判断。例如毕加索1967年创作的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芝加哥的毕加索》,毕加索作为该作品的设计创作者并未来到过芝加哥城,他完全用自己擅长的立体派解构语言作为设计元素对公共空间进行阐述。虽然公众对大师作品并不太买账,引起公众的巨大争议,但也间接的让芝加哥在之后掀起一股艺术浪潮,使之成为世界有名的艺术之城。(3)第三种介入方式由抵触到被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例如贝聿铭设计的法国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有着深厚欧洲古典文化底蕴为资本的的法国人对落成后的卢浮宫金字塔嗤之以鼻,认为其破坏了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历经多年后卢浮宫前金字塔由落成前的争议不断到后来成为法国人骄傲的巴黎地标。(4)第四种介入方式是恰当的主题结合适宜的形式和材料并联系城市的地域文化完美的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市民休闲活动空间,塑造城市形象。

3.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存在有着多种意义。促进社区和谐提升大众艺术审美,建构城市地标,体现城市文化底蕴,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加城市经济收入替代市政设施的部分功能以及传达价值理念。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段突出作品公共特性,重塑城市空间景观的同时,将公共艺术的感染力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大众,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如同让一座城市开始独立思考,使得其区别于其他城市而拥有了独立的城市品格,增加了城市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自豪感,是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是公民间接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环节,也是公民建造自己理想城市的参与过程。

4.公共艺术的人文趋向。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要求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空间是开放的,不论是雕塑、景观小品还是壁画等其他存在形式,大众对此类公共艺术作品主动或被动的接受方式使得公众与公共艺术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空间体验。在这些公共艺术中,能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更多的是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的作品,因此,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应当走入生活、贴近群众,挖掘作品深层次内涵,并且发挥公共艺术的宣传、教育功能。例如penda工作室设计的“cola-bow”(图1)是一个由17000个回收的塑料可乐瓶组成公共艺术装置,它们被绑在一起形成曲线的可口可乐logo图案,这件作品旨在唤醒公众对塑料污染的重视,鼓励市民将回收塑料垃圾。体现了公共艺术的人文关怀和宣传教育功能,使公共艺术在公共场所具有情趣和通俗性。

二、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结合地域性的重要意义

地域性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体现主要存在三个方面构成指向,分别是地域生态,历史人文即城市文脉以及社会环境。地域生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包括山川、海洋、平原、丘陵、风以及动植物在内的地球上所有自然界的有机或无机存在,人文环境是人类文明,指城市在一步步建设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脉和创造的文化价值、包括历史、经济、文化、美学等。社会环境主要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引导,最后是城市的大环境是和平还是动荡。以上都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形式和取材构成一定的影响。将地域性和城市公共艺术有机结合,是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提升城市魅力的方式之一。同样的,地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艺术家取之不竭的珍贵资源,也是大众共有的资源和最重要的思想精神力量。城市的成长饱经沧桑,在悠久的岁月中,城市对居民的养育以及居民对城市的回馈,形成了公众对一同成长的城市的最真挚的情感,这些情感连续、包容、多样、带有地方民俗色彩,这些情感在历史长河中无限被放大逐渐沉淀形成地域文化。这些情感如果是可以被记录的,那么最好的载体就是公共艺术。1.公共艺术创作应以地域生态优先为准则。城市是由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城市就像人一样,会呼吸吐纳、也会失调生病,因此我们在城市进化过程中要整体地改造城市,不能破坏它的生态平衡。中国的城市建设往往是对原有城市空间的全盘否定和全面抛弃并且过于注重新的城市空间营造,忽视了对城市原有文脉的保留和应用,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生态平衡。现今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足正以牺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代价,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因此在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首先应当尊重地域生态,考虑公共艺术作品所处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条件,并在建设过程中避免对生态造成的不可修复性破坏。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不是孤立的,作品的内在和外在是否统一是衡量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新型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开发给公共艺术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道路上提供了可能。未来的公共艺术作品给城市带来的势必是低碳可持续的绿色革命,这是公共艺术结合地域生态发展的一大趋势。2.公共艺术的价值体现与城市文脉。我国正处在持续城市化的这一大的浪潮中,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飞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小城由小变大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式的建设,粗放的发展模式和批量生产的毫无新意的雕塑,导致割断了城市文脉,造成审美缺失成为景观公害,每座城市独有的特色和个性被抹灭,失去了城市的地域性特点进而千城一面。城市老街区以及老街区里孕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和镌刻记忆的老建筑都在逐渐消失,见证城市兴衰的守望者们被粗暴的开发方式无情践踏。因此,当代城市公共艺术更应该在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利用上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城市文脉是地方历史积淀下来的瑰宝和财富,其存在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填补空间这么简单,而应该要求能够具备故事性,不论是所在城市的历史、人文、社会、时政故事还是所在场地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故事,它必须是能在城市与公众之间产生化学效应,可以传递城市向上、积极、友善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将存在于城市中的公共艺术的价值最大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性格的象征。地域性的公共艺术主要是将所在地区的经济、人文、自然要素进行整合提炼,并且运用艺术手段对当地的地域性文化做出新的阐述和诠释。与此同时也表达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形成独一无二的城市品格。地域文化是艺术家取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也是大众文化生长繁衍的富饶土壤,因此我们也要重视公众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参与度,增加公共艺术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提升大众审美,挖掘城市地域文化潜在价值彰显城市魅力,实现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综上所述,城市经济政治的繁荣给公共艺术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无限可能,我国的公共艺术创作应在结合我国国情、地域性的基础上,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利用和传承。大众需要的公共艺术不单是城市中的公共景观,还是一种由内而外产生的精神力量,根植于祖国富饶的文化土壤中破茧而出的力量,因此要求政府、社会公众必须协同参与,将公共艺术的价值最大化!

作者:金鹏 高峰 单位:安徽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