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的缺失及提升途径

时间:2022-06-05 02:32:50

导语:城市公共艺术的缺失及提升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市公共艺术的缺失及提升途径

公共艺术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传承地方文化、营造理想生活空间、创造和谐城市环境等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城市公共艺术多以静态的纪念性的作品出现,一般以雕塑和壁画为主要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科技的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涉及更加广泛,如建筑艺术、景观艺术、园林艺术等,其物质载体不仅有多媒体艺术的存在,还有声、光、电等新型材料的使用,不仅艺术空间效果新奇,而且遍及城市每个角落,甚至是融入百姓家庭生活。当前,人们对公共艺术这一话题的议论,不再局限其表象的“艺术性”,而是更加关注公共空间、公共权利和公共文化等深层次的“公共性”。因此,完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寻求提升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途径,是时下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缺失

“公共艺术”是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式,是用一种“扩大的艺术观念”探讨城市空间与人类生活的互动关系,“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基本特征。现阶段对于公共艺术“公共性”内涵表达主要具有以下三要素:一是其主题创意及艺术形式应该以公众为对象,并与公众的审美意志相适应;二是其安置地点应是面向公众的公共场所(如社区、广场、公园、车站、码头等等);三是其建设资金来自纳税人等公众群体(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拨款兴建)。当前,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者与公众之间欠缺沟通。这里的决策层,通常是指政府职能部门、开发商、设计者。很多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往往是决策者说了算,与公众之间出现断层,缺乏与公众的沟通,导致一些艺术品更多地是被强制置入大众感官经验和日常生活的物件符号,城市居民成为被动审美主体,背离了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本体原则。一般来说,单个人对公共问题的看法往往带有个人偏见,有些往往是个人问题,个人的需求,要去掉个人偏见、个人问题及纯粹的个人需求,从中提炼出公共问题和公共需求,需要有一个程序,如给一个空间,让其与其他人的需求进行碰撞、协商、讨论乃至辩论[1]。事实上,这些建筑景观、雕塑小品在设计方案实施前如能广泛征集民意,聆听大众心声,一定能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公共艺术。

2.服务空间和对象相对偏窄。当代公共艺术对空间占有几乎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社区、广场、公园、水体绿荫、休闲座椅、路灯、垃圾箱、电话亭等,应面向普通市民大众群体,而不是集中钱权的少数人。而当今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因决策者缺乏与公众的交流,再加上决策者的虚荣心理,而多出现在象征权力的市政机关或有钱人经常出入的大型商场,服务的公共空间和服务对象明显狭窄。

3.公众参与权利和行为缺乏保障。能否实现公民对公共政策的有效参与,制度是关键。有效参与并不仅仅是指人民群众对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的影响、制约的程度,而是指公民政治参与的条件和途径方面的法律的、制度的和程序的保障是否充分[2]。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政治体制模式的影响,我国公共艺术事业的发展在制度上也受到较大的制约。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导致大众的公共参与缺乏合理的渠道,公共艺术的建设、管理、监督、维护也无法得到保障。民众只有通过参与公共艺术的活动过程,才能为政治管理层不断地注入活力,才有利于政府方案的顺利实施。公共艺术的民主参与能充分体现出公民享有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通过合法有效的公众参与,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公众的利益需求,进而实现公共艺术服务公众的目的,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提升途径

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美化着城市环境,充实着公众生活。有效提升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有助于提升现代城市的文明形象,而且有利于城市公共艺术更好地融入公众的精神生活,从而为广大市民营造出更和谐和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1.切实体现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的最大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它不仅可以对公众开放,并要求公众参与,而开放对象和参与主体是不分阶层、不分贫富、不分职业、不分性别、不分种族的广大公众。作为世界上最早经历工业革命的英国,曾出现过一个名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反工业化组织,并随后波及一些欧美国家。这个组织的最重要的推动者与领导者就是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设计思想家威廉•莫里斯。威廉•莫里斯强调设计是为大众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而不是个体活动。这些观点不仅在英国设计史乃至世界设计史上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并奠定了公共艺术设计为公众服务的基础。在现代西方国家,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为公共艺术买单,这正是公共艺术必须是服务于公众这一公共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征决定了一件公共艺术品不完全是艺术家个人主观意念的表达,还必须为大众所接受。这就要求需要艺术家能走进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心声,了解大众需求,以通俗的主题和语言,创作出与人和谐的、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公共艺术作品。

2.注重加强公众参与的互动性

公众参与公共艺术的互动性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在方案实施之前,公众与政府或设计师之间的互动。当代公共艺术的实施,不只是政府、艺术家或开发商自我决策完成的事情,政府或艺术家应充分了解民意,问问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与之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发挥市民群体智慧,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终方案,使公共艺术更具弹性和魅力。此互动能调动市民参与自身生活环境建设和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性,防止成为被动审美的主体。如美国达拉斯地铁系统的车站环境设计中,业主要求建筑师设计时务必考虑公共艺术品的设置,然而在作品的景点选择、艺术作品的形式及内涵等方面却主张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来展开。为了征询民意,各单位举办了一场又一场的听证会,这些活动固然增加了工作负荷量,甚至有时还得面对无礼的抗争与批判,但这就是从基层表现出城市公共艺术与大众的互动[3]。其次是大众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动。城市景观艺术是当代公共艺术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广场、雕塑、建筑小品、公共设施、水体、绿化等景观元素,常可构成生动、多样的景观效应,给人以不同的心理与审美体验。如城市雕塑,它是三维度的空间造型,在形态上不断产生丰富的变化,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更多的遐想空间。有些雕塑在空间处理上主动留有让观者参与互动的余地,以获得更丰富的审美感受。城市广场是体现与市民互动的代表作。城市广场一般位于城市的核心部位,是市民游乐、交往、休闲或大型活动聚会的集散地,是一个人流密度较高、聚集性较强的开放空间,它集中体现着城市历史文化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兼有娱乐、休闲、文化、生态等功能,是普通百姓交流活动的纽带。在这种开放性的公共空间里大家自由出入,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出现了像时下流行的广场舞、群众歌咏、街区秧歌、太极晨练等大量的带有双向互动特点的一些公共活动。不过,我国城市中心广场的建设仍存在着不尽完善的方面,如广场的层次布局不合理,景观小品无特色,人与自然缺少亲和感,公众能参与其中的互动性不够。有的广场中看不中用,树木、草地、花卉种植类型和层次不合理,空旷无垠的广场几乎没有一棵树,特别是夏季缺少遮阳的环境,广场变得无人问津。优秀的广场设计总能体现出开放空间和其间的公共艺术品与人的人文关怀,除满足公众视觉审美外,在行为上还要有利于在其间休闲和互动。

3.注意提高公众情感体验的参与性

城市公共艺术中恰当使用公众性的话语方式或努力表达公众的视觉经验,能拉近作品与公众的心理距离。比如,色彩是视觉传达的重要要素之一,能表现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性格和环境气氛,是创造良好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处理得当,会给人带来无限的欢快和愉悦。色彩时常在不经意中左右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这种下意识的反应是一种直觉反应,又是人的功能性反应。这种功能性反应能引起人的联想,这种联想,会引起人们的情感产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色彩本身并无情感,它给人的感情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的联想所造成的。如今在人类日常生活方面特别盛行的色彩心理治疗法、色彩调节等都反映了色彩对于人类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公共环境色彩的改善包括衣食住行娱乐各个方面,促使公众心理情感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公共艺术作品的总体色彩体现出的某种情感和气氛,或热烈欢快,或含蓄深沉,或富丽堂皇,或庄重典雅,从而引起公众的共鸣。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的色彩设计,有利于公众情感的表达。如暖色系温暖、活力、积极、华美,冷色系寒冷、消极、理智、幽情,高明度轻快、明朗、单薄、女性化,低明度厚重、压抑、迟钝、男性化,高纯度鲜艳、刺激、活泼、热闹,低纯度陈旧、寂寞、消极、朴素[4]。再如,材料是公共艺术设计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关键。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公众开始关注其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能动作用。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家们可创作的材料也越发丰富,甚至不乏对声、光、电的新型材料的使用。不同的材料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美学特征。而材料的质感却是影响公众情感体验的最主要的因素。不同质感的材料给人以不同的触感、联想、心理感受和审美情趣。在材料使用和加工过程中应体察材料本身特性的基础上,精于选用恰当得体的材料,贵于材料的合理配置与质感的和谐应用。公共艺术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在进行具体的材料设计时,应根据公众所要表达的感觉选择搭配不同质感的材料,以引发公众的恰当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如木材自然、亲切、手工、感性,金属人造、坚硬、光滑、现代,玻璃高雅、明亮、整齐、自由,塑料轻巧、细腻、艳丽、理性,但一个成功的设计并不在于多种材料的堆积。

4.有效提升公众参与权利的保障性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权力、艺术家和社会公众三者之间,暴露在对空间权利的诉求问题上。要想让社会公众的参与权利在现实中得以实现,使每个社会个体空间权利的实现得到保障,就必须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完善公共空间的权利保障机制。就像我国上世纪60年代的百分比计划一样,由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稳定的资金渠道,为公共艺术的形成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要建立由大众参与公共艺术决策的艺术制度,由政府职能部门、艺术工作者、公众之间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交流、沟通和协调来完成项目内容。只有这样让公众在开始阶段就参与其中,最终才能让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向公众交付的一份满意答卷。

作者:韩玉婷 张宁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