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与路径
时间:2022-12-14 10:15:34
导语: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与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经验积累较为欠缺,这使得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农信社经营机制不够完善,网点配置不尽合理;小额信贷产品陈旧,担保体系不够完善;征信体系不够完善,抵押登记体系不够健全。对此,在当前的普惠金融发展背景下,为了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完善农信社经营机制,优化网点配置;创新小额信贷产品,完善担保体系;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健全农村抵押登记体系。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小额信贷;信贷产品;征信体系;风险补偿
虽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都经历了重大变革,使得大部分农村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仍有少量农村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农村扶贫工作形势依旧严峻。而传统“救助式扶贫”的扶贫效果已然十分有限,推进“造血式扶贫”已成为必然趋势。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向农村贫困群众提供自主脱贫致富的资本,而非分款到户,便是推进“造血式扶贫”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普惠金融背景下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意义
(一)有助于健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现阶段我国虽然已经具有完整、健全的金融体系,但是对于低收入群体,还存在着金融服务的盲区。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小额信贷金融模式的出现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缺失。小额信贷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辅助力量,能够有效解决金融服务过于单一的问题。各地政府及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大力推广小额信贷,能够促进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显著提升,进而推动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健全。(二)有助于激发农村弱势阶层的致富意识。目前,我国政府虽然给予了贫困地区极大的补贴力度,妥善解决了大部门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但由于缺乏致富意识,贫困群众在获取补贴后普遍存在安于现状的思想,更有甚者出现了贫困为荣的意识,这也直接违背了国家精准扶贫的初衷。相对于短期性的救济扶贫,小额信贷更加注重贫困群众开拓、创新、致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赋予了他们自强自立的机会,这也使得贫困群众具备了摆脱贫困的必要条件。(三)有助于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小额信贷能够激发贫困群众的致富意识,为他们提供摆脱贫困、树立尊严的机会,使他们活得更加体面,这可以直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在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农村小额信贷能够帮助彻底改变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拥有摆脱贫困的能力和信心,避免其由于自暴自弃而影响社会稳定。
二、普惠金融背景下的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
(一)农信社经营机制不够完善,网点配置不尽合理。第一,我国农村信用社普遍缺乏科学、完善的经营机制。部分地方政府对高水平、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工作缺乏后备力量;地方管理部门缺乏对农村信用社的引导和鼓励,农村信用社缺乏拓宽自身金融服务范畴的意愿;部分地方政府未能重视建设小额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导致各金融机构难以充分、全面掌握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回收和收益等情况。第二,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银行网点配置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部分偏远地区存在严重的网点分布不合理、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等现象,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对银行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不足,导致农村银行金融服务单一、小额信贷效率低下。(二)小额信贷产品陈旧,担保体系不够完善。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既未能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新型小额信贷金融产品,也未能有效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当地农作物生产周期创新小额信贷产品,同时各地金融机构的贷款、还款模式单一,贷款、放款、还款程序也较为复杂,进而了影响农村群众申请小额信贷积极性。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还缺乏科学、完善的担保体系,部分地区还没有专门的担保机构负责小额贷款的担保工作,也没有相关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帮助各金融机构降低小额信贷的金融风险,这都是阻碍小额信贷可持续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征信体系不够完善,抵押登记体系不够健全。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地区征信体系建设的力度不足,未能制定专门的征信法律法规,未能有效应用互联网技术,尚未建立起农村群众信用信息采集、查询和使用系统;在建立农村群众个人信用档案的过程中,没有充分收集农村群众的非银行信息;缺乏严格、合理的信用奖罚机制,难以帮助农村群众树立起深刻的信用意识。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农村抵押登记体系与土地承包权抵押机制,导致农村群众由于不具备其他可抵押资产而难以获得贷款;缺乏完善的不动产注册、登记和抵押制度,难以为不动产抵押贷款提供保障。
三、普惠金融背景下的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完善农信社经营机制,优化网点配置。第一,政府及地方金融部门应为农村信用社建立完善的经营机制。首先,各地方政府应加大对高水平、高素质管理人才培养的力度,合理引入竞争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专业人才参与到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工作之中,从而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各地方政府应引导农村信用社努力拓宽自身金融服务范畴,结合当地贫困群众实际需求和地方农业发展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从而满足不同地区贫困群众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最后,各地方政府还应积极建立小额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借助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农村小额贷款的发放、回收和收益情况,努力为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第二,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全面解决农村银行网点的配置问题。其一,各地方政府应加大相关经费的划拨力度,完善乡村银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它们的软硬件配置,同时还要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域内各网点,鼓励各网点结合当地贫困群众的真实金融需求开设特色金融服务,从而实现它们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的提升。其二,各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农村银行的电子化发展,完善银行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使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同时还要推动农村小额信贷的电子化管理,有效提升银行小额信贷管理工作的效率。(二)创新小额信贷产品,完善担保体系。第一,各地方政府应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小额信贷金融产品。其一,各地金融机构应结合当地农作物生产周期创新小额信贷产品,结合农村种收时间合理规定贷款数量和还款时间,对于产业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农村金融机构应创设专门的信贷产品,从而满足农户的多元化需求。其二,各地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政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号召,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开发和创新金融产品、拓展金融业务,出台科学、灵活的贷款还款模式,从而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其三,农村金融机构应突破传统的营销模式,努力在业界中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积极拓宽自身金融业务的涉及范围,简化贷款、放款、还款程序的同时,还要为农村群众提供各类农业项目培训,使他们能够兼备资金和技术,这样才能帮助他们真正摆脱贫困。第二,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小额信贷担保体系。首先,地方政府不仅可以借助经费补贴、减免赋税等激励手段鼓励社会担保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农村再担保机构的建立来健全小额信贷担保制度,实现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地方金融机构应努力丰富自身小额信贷担保形式,深入研究、全面考察土地使用权、集体林权、农机农具使用权等担保形式,从而使更多贫困农村群众能够享受到小额信贷金融服务。最后,政府应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建立地区性的再担保机构,主动帮助各担保机构降低金融风险,同时还要吸引保险公司的参与,积极建立小额信贷担保联盟,当农户遭受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时,由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风险。(三)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健全农村抵押登记体系。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应推动和完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和偏远地区的征信体系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其一,政府应尽快出台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努力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还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农村群众信用信息采集、查询和使用系统,从而完善农村小额信贷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二,各地政府应为每名农村群众建立个人信用信息档案,协调好各机构的职能,在收集银行信息的同时,也要注重农村群众非银行信息的采集,这样才能保障农村群众信用信息全面性和准确性。其三,政府应积极建立科学、严格的信用奖罚机制,对于信用意识淡薄、恶意拖欠贷款等行为予以重罚的同时,还要赋予守信者贷款优先审批、利率优惠等奖励。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和完善农村抵押登记体系。其一,政府应借助法律手段拓宽农村可抵押客体的范围,同时还要赋予农村群众抵押承包土地的权利,积极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机制,这样才能帮助更多农村贫困群众解决资金难题,从而帮助他们真正摆脱贫困。例如,2019年4月,苍南县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细则(试行)》,旨在规范苍南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行为。其二,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不动产注册、登记和抵押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行政管理机构,这样才能为农村小额信贷的抵押环节提供全面且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岩.普惠金融视角下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牟秋菊.扶贫小额信贷在贵州农村精准产业扶贫实践中的困境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8,463(10):74-78.
[3]王萍.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发展对纠纷解决的成本影响[J].农业经济,2018(8):110-111.
[4]张鹏飞.普惠金融视角下甘肃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6.
作者:白志红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 上一篇: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法律风险探究
- 下一篇:智慧生态银行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