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时间:2022-07-10 10:21:07

导语: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摘要: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迅猛,在银行业中地位凸显。当前,金融风险处于易发多发期,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党的报告提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内部控制作为银行业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更是起到关键作用,亟需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梳理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归纳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提出了加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具体建议

近期,银监会接连查处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销售虚构理财案、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对涉案金融机构处以巨额罚款,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些案件涉案机构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呈现涉案范围广、金额大、人数多特点,暴露出相当一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存在重大薄弱环节,甚至形同虚设、极易失效。因此,当前形势下,必须加强和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切实防范发生金融风险。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基本现状

(一)内部控制顶层设计不断完善。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4年,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机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有效提升了相关企业内部控制水平。2014年,银监会印发修订后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为新时期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制度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二)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基本建立。随着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全球化,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充分认识到体系健全运行高效的内部控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价值,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优势,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大势,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相关的组织架构,在已有职能部门的基础上,通过设立内部控制管理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下设二级部门等不同方式,统筹开展内部控制相关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三)内部控制工作在摸索中前进。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防控风险意识不断加强,内部控制逐渐形成自身的整体框架。股份制商业银行结合自身业务实际,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流程机制,创新内部控制理念,开展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交换共享,充分发挥了内部控制在管控各类风险中的关键作用。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银行相比,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的模式、理念和内控信息传递的完整性、有效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内部控制专业人才不足。内部控制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其特殊性决定其从业人员必须是懂管理精业务的骨干力量,培养内部控制专业人才一般需要较长时间,但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大多以业务发展为导向,在选人、用人和管人过程中忽视内部控制人才需求和制度要求,不相容职务不相互分离,轮岗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内部控制人才储备不足,内部控制培训缺失,部分员工内部控制意识甚至合规意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与岗位职责不匹配,甚至出现了个别分支行管理层与员工集体造假,违规绕开总行授权限制造成重大风险的乱象。(二)绩效考评体系不科学。为股东创造最大利益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重要经营目标,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建立绩效考评体系时,片面只以扩大业务和最大化盈利为重点,追求规模效应和高速发展,考核激励机制粗放,忽视内部控制的相关绩效考评指标设置,突出表现为内部控制考评标准不合理、制度缺失,特定期间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没有进行评价,这直接导致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行无视业务风险,为追求业绩考核排名采用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三)管理层风险控制措施缺失。我国建立银行体系起步较晚,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没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撑,内部控制机制很难从上到下、贯穿始终。同时,由于缺少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往往无法充分识别和评估经营风险,更别说建立系统化的的制度、流程和方法有效控制风险,因此,内部控制评价极易流于形式,造成总行管理层对分支行内部控制充分性、有效性的监测不足,内控失效案件多发频发。(四)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国家层面还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监督机制进行规范和指引,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主要依靠银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内部监督主要依靠银行内部稽核部门。但由于银行业监管部门人手少、被监管机构较多,外部监督通常以非现场监管为主,监督效率效果有待改善,与此同时,银行业内部稽核部门由于历史原因大多缺少独立性,内部监督也容易失效。

三、加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以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为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到防范金融风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的高度,培育审慎有效的内部控制文化,提高全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知水平,定期开展内部控制培训和宣贯,推动全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监管部门要营造严肃的监管环境,加大内部控制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为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提供土壤。(二)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机制为抓手。一是建立健全关键环节内部控制制度。要结合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全面梳理金融市场业务、信贷审批等业务的关键环节,按照制衡性、审慎性原则,制定与业务流程、产品复杂度、风险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规避风险。二是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不仅是一系列规章制度的集合,更是业务运营中的动态监督过程。要建立动态运行的内部控制机制,顺应开发拓展新业务新产品的需要,内部控制要与业务运营保持同步;要建立平衡的权力监督机制,明确分级授权和集体决策,坚持权责匹配,使管理层、执行层的决策行为、操作行为可以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下互相制约、互相监督,防范道德风险。三是完善风险控制措施。要借鉴发达国家标杆银行的先进经验,引进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充分识别、确定和评估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各类风险可控。(三)以全面的内部控制保障措施为重点。追根溯源,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大多源于内部控制保障措施缺失。一是要强化内部审计职能。要建立总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其他业务部门和人员利益隔离、专业高效的内部审计部门,完善定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机制,不定期开展飞行检查,实行内部审计不合格一票否决制,要扩大内部审计的广度与深度,重点加强“盲区”审计,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二是要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加强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方面的内部员工培训和外部人才引进,定期选取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人员开展不同形式的考试考核,侧重风险认知和实务操作。三是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是绩效考评的重要目标,要将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对照员工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激励,并将考评结果充分反映在员工工资奖金中,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2.

[2]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

[3]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14.

[4]肖敏.论优化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2(3):144-145.

[5]张吉潇.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以兰州银行为例[D].兰州大学,2013.

[6]李明辉,土学军.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金融研究,2004(5):53-63.

作者:徐惠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