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管理风险预防措施

时间:2022-03-22 03:50:00

导语:中国商业银行管理风险预防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商业银行管理风险预防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由于起步较晚,加之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不足,风险意识落后。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财务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由于无法事前预测到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产生差异,从而遭受损失或者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商业银行的风险可以通过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的程度;商业银行的风险和收益是配比的,风险越高收益越高;商业银行风险的承担者是与商业银行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实体,如居民、企业等。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者不愿意按照贷款协议履行还款付息的责任,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社会诚信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例如,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资金支撑银行信贷的大幅度增长,这一部分资金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房地产行业。而房地产行业本来的资金来源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银行贷款。现在我国政府推行的是紧缩银根的政策,利率逐渐上升,这样房地企业融资的成本就会增加,从长期来看,如果房地产商投资失败,借款者无法偿还借款,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的坏账。这样商业银行承担着巨大的信贷风险。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产生市场风险的因素很多,包括: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频繁变动等。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商业银行对这类风险要有足够的重视。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不能满足客户对提取现金的需要的可能性。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居民的储蓄率高和国家信用的强有力的支撑的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目前不是很明显。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必将按照市场经济运作,做到真正的自负盈亏,流动性风险已逐渐显现。

(4)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审计署自2003年起对商业银行进行查处,其中工商银行涉嫌违法犯罪的各类案件有30起,涉案金额69亿元;中国银监会在2004年查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违规机构157家,违规人员1842名,这些迹象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巨大的潜在操作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理念和认识不足。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不能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观念比较陈旧落后,一方面不能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不能重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另一方面缺乏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运用差别化,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就很难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一些员工不能正确地评价和看待风险,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不能研究业务和市场,只是简单的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使很多该发展的业务发展不了,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不完善一方面表现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对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关系的安排,体现了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不完善另一方的表现为,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对于现代的商业银行来说,需要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是纵向式的,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由于采用以分行为经营单位的体制致使商业银行的信用体系为横向的。

3.贷款资金期限长、集中化成为其明显特征,不良贷款比例高。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而商业银行的贷款大多数也是集中在房地产项目和一些大型资产的投资项目上。

4.基础数据库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定量管理的需要。我国数字化开始的不是很早,银行缺乏基础的历史数据。商业银行历史基础数据库的缺乏,不能对风险因素的各个参数进行估计,不能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分析。虽然也有一部分商业银行很早就认识到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也有一些银行已经初步建立的贷款数据库,但是还没有可供采取的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其的运用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并且国内目前金融市场活跃度相对于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对商业银行来说缺乏转移信用风险的必要市场和工具,商业银行对于发放的贷款一般也只能选择持有至到期。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要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意识。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及各个种类的风险实行全面统筹管理,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采用一致的风险测量方法对这些风险进行汇总,对不同风险的相关性进行考虑,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和监管风险等进行处理,并且要覆盖到涉及这些风险的所有资产与资产组合,以及所有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2)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的识别机制和风险防范的分析机制。风险识别是指银行要凭借自身的认识手段和经验去识别风险。商业银行要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建立比较完善的信贷档案,关注与自己相关的关联者发出的预警信号,对借款人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以及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因素的全方位分析,通过识别预警信号,对贷款的现有问题进行预测,确定贷款能按期足额偿还的比例。商业银行还有通过计算盈利比率、效率比率、流动比率、杠杆比率四个指标对财务进行分析,从而全面、真是的了解企业。(3)完善金融风险的监督机制。通过金融当局的监督管理,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的,自由资本低是其显著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比较高。而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银行业务的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银行风险也会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正在转型的阶段,外部环境比较复杂,银行业发展不成熟,风险相对于外资银行更加特殊,我国商业银行更应该加强对风险的管理。面对国际金融动荡局面和国内经济因素的调整,商业银行要认真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管,执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战略,努力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和监控能力,在各项业务中合规、合法的运作,实现商业银行自身长期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