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法研究银行股份制改革论文

时间:2022-04-28 02:20:00

导语:因子分析法研究银行股份制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因子分析法研究银行股份制改革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银行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国有银行竞争力变化趋势对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启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评价指标多为银行财务数据,缺乏无形资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银行竞争力的性质和决定因素与一般工商企业基本一致、银行竞争力的评价同样应当从银行的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着手、因子分析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多指标或多因素之间的联系、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竞争力普遍较强、国有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不同、与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目标还有差距、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任重而道远等,具体请详见。

内容摘要:本文在银行竞争力评价的多项指标基础上,从资源、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三方面,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按因子得分对重庆市营业的13家银行进行排名和分析,以期对我国银行股份制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国有银行竞争力股份制改革

国内学者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比较进行了长期的研究,逐渐从定性到定量、从少指标到多指标、从少样本到多样本进行了相当数量的实证分析。李萱(2000)从市场份额、经营业绩、人员素质三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数据的直接比较。范伟强(2001)从规模与效率、经营机制与发展战略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与新兴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段卫平(2002)从收益、经营成本效率和风险三方面对四家国有银行与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简单数据比较。赵昌昌等(2003)学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指标包括股权收益率、自有资本率等五方面13个指标,均为财务数据。罗仲平等(2004)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与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0~2002年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加权计算的方法得到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大指数,但权数如何设定不明确。

笔者认为,现有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评价指标多为银行财务数据,缺乏无形资源、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评价;实证分析大多采用简单的数据直接对比,难以准确评价各银行的竞争力。此外,对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发展变化,研究较少。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过渡期间国有银行竞争力变化趋势的这个特殊历史时间段来分析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是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于详细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以加入WTO后的过渡期(2001~2004年)为研究时间段、以重庆市银行业的13家银行为研究样本。

1银行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这样解释竞争:“竞争系个人(或集团或国家)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既源于企业拥有的竞争所需的资源和能力的差异,也受着外部市场、经济体制、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竞争力强的企业其优势最终体现在产品和服务吸引顾客。实际上,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包括资源、能力和环境的综合体,缺一不可。

对于银行而言,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其竞争力的性质和决定因素与一般工商企业基本一致。但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竞争力有其独特之处。首先,金融市场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银行无法通过市场的分割或垄断来建立核心竞争力。其次,金融商品无法申请专利,金融产品易于模仿,金融产品创造价值的多少,不但取决于产品的设计,还取决于服务的构成及附加服务的质量,模仿者能够依靠更优质的服务来战胜创新者。再次,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要公开和透明,便于监管者和客户掌握和评判该产品的风险状况,这同时也为竞争对手模仿带来便利条件。

银行竞争力的评价同样应当从银行的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着手。本文以重庆市的中资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不需考虑所在的地区差异,为简便起见,本文的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仅由资源和能力两大类指标组成。根据银行业的特点,并考虑指标的可获得性及量化的需要,设计了以下指标用于评价过渡期国有银行竞争力的发展变化:

资源指标。人均短期贷款、人均中长期贷款、人均固定资产、人均无形资产、人均总资产、人均短期存款及短期储蓄、人均长期存款及长期储蓄、人均单位存款、人均储蓄存款、人均营业费用或业务费用、人均业务宣传及广告费、人均机构网点数、人均工资、本科及以上学历职工比例共14项指标,反映银行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状况。

能力指标。备付金比率、流动性比率、存贷比率、中长期贷款比率、资产负债率、存款资产比率、不良贷款比率、盈利性资产比率、银行利差率、利息成本率、资产利润率(税前)和人均利润额(税前)共12项指标,分别从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方面反映了银行的组织效率及能力。

基于因子分析的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变化实证

因子分析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多指标或多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从而使所研究的多变量问题简单化。因子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由于评价竞争力的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应对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进行因子旋转和计算各因子得分;以各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各银行的加权得分;按加权得分的大小进行排序,得分越高,银行竞争力越强。

根据2001-2004年重庆银行业样本银行各年度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14项资源竞争力指标、12项能力指标、26项综合竞争力指标值后,按照上述步骤以这些指标分别作为变量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可得到资源、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三方面的得分及排名。表1列出了各银行的具体排名,限于篇幅,没有列出各行的详细分值。根据表1的结果发现,在加入WTO的过渡期国有银行竞争力有以下基本特征:

四大国有银行的竞争力仍较低。从表1中可看到,四大国有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基本上处于9~13名之间,仅2001年的建设银行、2004年的中国银行排名进入了前8名。从资源和能力两项竞争力的排名看,除2004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能力排名外,国有银行排名均在8~13名之间,明显低于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排名。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竞争力普遍较强。样本银行中有8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除深圳发展银行排名靠后外,其余7家股份银行的综合竞争力、资源和能力排名基本上均处于前8名。

国有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不同。两家股份制改革试点银行中,中国银行变化最为显著,2001~2003年其综合竞争力排名末位,2004年则升至第8名;中国建设银行反而在股改启动前的2001年竞争力排名最高,2002~2004年排名下降,始终在10~11名徘徊。中国工商银行的竞争力综合排名始终稳定在9~10名,没有显著变化。而中国农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各年均列第12位,完全没有变化。

2国有银行竞争力变化趋势对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启示

对提高银行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有银行的竞争力较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力低下,证实了产权结构是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国有银行的竞争力与效率,应对来自外资银行的强大挑战,关键是实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我国政府着手对四大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与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目标还有差距。以实证子分析结果为例,中国银行2004年全面实施股份制改革后,其综合竞争力从连续三年排名末位一下攀升至第8位,能力排名则从连续3年的12~13名跃升至第3名。同样,从中国建设银行看,股份制改革全面启动后,2004年的能力排名也从连续3年的12~13名跃升至第7名。但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中国建设银行2004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没有提升,排名仍靠后。在资源竞争力方面,2004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都只提升了1位,分别从12位和10位升至11位和9位,均在前8名之外。因子分析使用的资源竞争力指标多数是人均指标,这充分说明两大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减员增效”,从而提高资源竞争能力。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上述综合竞争力或能力排名的大幅度提升是在中央政府2004年分别注资225亿美元的条件下取得的,如果剔出其中的政策性因素影响,很难说多大程度上是由于银行自身内部改造所获得的成效。尤其是,2004年中国银行一举扭转了多年的亏损、建设银行的利润则创纪录地达到新高,让人不得不担忧。两大银行的持续发展能力究竟如何,会不会出现我国股市发展中“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亏损”的情况、出现所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体制回归”的问题(刘荣,2002)?这点值得进一步的关注。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任重而道远。实际上,对四大国有银行而言,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改革仅仅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具有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又是存在人问题的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建立和完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除了产权结构改革,提高国有银行的竞争力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建设。对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如何避免所谓的“体制回归”和保持股份制体制的优势是关键。总之,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更加艰巨的任务还有待实现。

本文对国有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不足在于:一方面是各银行财务报表不统一造成的银行财务指标可比性问题,尤其是建设银行的报表格式比较特殊;另一方面是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仍然不够完善,尤其缺乏衡量银行在获得政府支持方面的外部环境因素指标和银行管理制度方面的软性指标,这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另外,以国有商业银行的地区行衡量其整体竞争力可能会有失偏颇,获取更详细的整体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昌昌等.中外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3(7)

2.罗仲平等.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变动态势研究[J].经济学家,2004(5)

3.(英)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4.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刘荣.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J].金融研究,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