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分析论文

时间:2022-01-22 10:18:00

导语: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分析论文

1建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应该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主要包括银行监管理论、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等一系列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系统发展来设计。

1.2系统性原则

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将各个层次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结构有序的、层次分明的系统,以面对复杂的银行风险。

1.3可比性原则

为了实现整个机制的有效性,长效机制的建立应该实现可比。因此,应该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具体做法和制度规范。

1.4可操作性原则

必须考虑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距,尽量在可能的范围内使目的得以实现,以保证长效机制的顺利进行。

1.5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同时注意我国经济的特殊性质,不仅是满足科学性原则,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需要。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2.1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

2.1.1建立科学的银行监管理论体系。从目前我国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监管理论滞后于监管实践,严重制约着银行监管的开拓进展,制约着银行监管水平的提高。

2.1.2制定完整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银行法律体系。

2.1.3健全完善的银行监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银行监管组织体系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

(1)转变监管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即:通过适当的激励制度安排,发挥银行自身管理和市场约束机制作用,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银行业竞争力和效率的提高,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意义不仅仅是维护存款人信心,防止出现金融恐慌。存款保险机构的利益和存款机构的利益相互依存,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对存款机构监管的积极性就会提高。(3)建立金融监管委员会。我们要未雨绸缪,考虑设立金融监管委员会,下设银行监管局、证券监管局、保险监管局等,分别对各类机构进行主体监管,既有利于监管的协调统一,又有利于削除监管真空。

2.1.4形成有效的银行监管方法体系。建立银行风险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可通过对银行机构的主要业务经营比率和比率“通常界限”加以仔细分析,对接近比率“通常界限”的从事机构及时预警并进行必要的干预。

2.2建立科学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2.2.1以权利相互制衡为原则强化董事会机制。(1)董事会依法产生,独立运作为了加强内部分工和权力制衡,全面履行有关职责,银行董事会还可以下设委员会;(2)监事会真正发挥监督职能。监事会成员中应有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监事长和非职工监事必须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长和监事会成员不应在银行内担任行政职务。

2.2.2以绩效考评体系为手段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强调非货币化的行政激励(职位升迁)和精神激励(爱岗敬业),而忽视了货币化物质激励。在薪酬制度方面,按照国际通行的薪酬制度,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管理层和员工分别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价,将工资报酬与银行的盈利情况、为股东带来的回报以及各自的业绩挂钩。

2.2.3以信贷风险控制为重点建立风险控制机制。银行在资金的运作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防范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信贷风险,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公司内部治理的主要任务应是以加强信贷风险控制为重点,构建风险控制机制。

2.3建立良好的商业银行内部技术控制

2.3.1建立严格有效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对内部组织机构的设计,做到职责分工合理,使银行能顺畅运行和有效的执行领导者的意图。为防范各部门和银行员工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产生隐瞒欺诈行为,一般还专门设立了独立于其他部门仅对银行最高权力结构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

2.3.2高度的电脑化管理。商业银行应该电脑化管理在内部控制上的应用,目前电脑已被普遍应用在信贷管理和国际结算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因为个人的疏忽而导致业务的失误,并有效的防范道德风险。

2.3.3合理有序的内部检查制度。银行内部检查制度是发现银行内部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银行安全运营的必要措施。

2.3.4逐步完善内部评级制度。一是要借鉴发达国家国际性银行在长期的内部评级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评级方法体系。二是要充分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的技术力量。

2.4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市场奖惩并未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切实发挥作用。其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披露的不健全,市场参与者难以及时获得诸如银行财务状况、经营战略、风险管理能力、收益等方面的可靠信息,无法将更多的资本配置到风险低的银行,或者要求风险高的银行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市场约束机制不健全引发的问题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浪费了大量的金融资源。具体改进方向如下:(1)银行会计体系和会计财务信息披露。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向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靠拢,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向国际标准靠拢,最终实现会计报告国际化。尽快出台银行基本业务会计准则,强化会计财务方面的信息披露。(2)加强风险披露。风险披露主要包括资本信息、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信息披露。(3)强化表外信息披露。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统一的表外业务风险衡量标准和风险检测体系。这样,商业银行办理的表外业务就可以动态地反映出来,同时又能够将中间业务的经营纳入金融宏观调控的范围予以监督。二是完善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方法。要求表外业务项目应以资产负债表附注形式或附表形式反映出来。三是强化信息披露真实性要求。对在银行表外业务披露中的重大虚假披露事件的当事人应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四是强化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同时,要强调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的转化,能在表内核算和表内披露的项目应首先在表内核算和披露。(4)监控制度。信息披露监控机制应包括三方面。一是日常监督机制。信息披露能自愿、真实、及时、准确地按照市场规则披露信息。二是惩罚机制。信息披露后如果不符合要求,必要时可要求增加披露的内容甚至重新披露。三是监管当局的责任。

2.5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

人员素质与操守的高低是由商业银行员工素质的水平决定的,因此商业银行为了确保员工素质,建立一套严格人事管理制度,使其能成为专业化的队伍非常重要:第一,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保证应聘人员符合招聘要求。第二制定员工工作规范,引导和考核员工行为。第三,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四是利用录像培训。第五,对重要岗位员工实行职业信用保险。第六,实行休假和工作轮换制度。第七,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银行凝聚力。

小结:详尽的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具体操作措施,从外部的银行监管,对外的信息披露,到内部的控制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内部控制技术,最后谈到了商业银行文化制度的建立和培养,分层次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吴慧强,徐雪香,丁惠等.商业银行风险与防范[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12-15.

[2]宋清华,李志辉.金融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2003:17-20.

[3]张华强,陈文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5:4-7.

摘要: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风险是诱发社会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而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的主体,因此防范商业银行风险是阻止金融风险发生的关键,研究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对解决商业银行风险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原则;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