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银行信贷资金分布以及经济增长联系
时间:2022-11-17 11:26:00
导语:分析银行信贷资金分布以及经济增长联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全国国内消费介绍
1995年~2009年,全国国内消费总值GDP由5.85万亿增加到33.54万亿,15年间增长了5.73倍,年均增长9.3%,其中2002年超越10万亿,2006年超越20万亿,2008年超越30万亿。中国经济总量在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经济的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有很多要素在起作用。为此许多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要素停止了实证剖析,有学者从制度角度停止剖析(金玉国,2001;王文博等,2002);有的专家从对外开放度停止剖析(兰宜生,2002;张焕明,2003,王成岐等,2002;张天顶,2004);有的从政府行为角度停止剖析(郭杰,2003;庄子银和邹微,2003;于长革,2004;欧阳志刚,2004;王志刚,2004);也有的学者从教育角度停止剖析(叶茂林等,2003;陆根尧等,2004);还有的专家从市场化水平、产业构造要素等研讨它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由于中国人均GDP的世界排名在100位之后,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单薄、区域经济开展不均衡的开展中国度。多数学者仅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讨,疏忽了地域性差别,因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可能会由于区域不同而呈现差别。中国区域经济开展存在宏大差别,而且这一差距呈现不时扩展的趋向。所以必需强化统筹谐和开展的思想,研讨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差距。
金融作为一国最根本的战略资源,是客观的、稀缺的,决议着其他实践经济资源的配置(白钦先,1997),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和促进作用。作为金融最中心的资源,银行信贷资金在全国及各地金融资产总量中范围占绝对优势,具有代表性;相对其他金融资源而言,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为亲密,对GDP增长的奉献更大。因而,本文经过1995年~2009年全国及省际经济增长与贷款资源散布的相关数据,剖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别依然具有较高的压服力,对中国区域开展不均衡的研讨有着重要的理想意义,有助于深化关于区域经济现状的认识,提出实在有效的相关政策倡议,促进区域经济的谐和开展。
二、研讨假定、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一)研讨假定
本文着重研讨银行信贷资金的散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本质上包括两个既定假定:
H1:银行信贷资金是影响一个地域的经济开展的重要要素之一。
H2:银行信贷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别。
(二)模型构建
相关于单纯的时间序列研讨和截面研讨而言,时间序列截面综合研讨可以反映出区域经济增长在时间和截面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时间、不同单元的特性。因而,本文在研讨中也将采用面板数据,停止时间序列截面综合研讨,在模型选择方面,则以PanelData模型作为计量模型,最主要的思索要素是面板数据模型同时应用横截面、时间、指标三维信息结构和检验比以往单独运用二维信息更为真实的行为方程,它既能反映某一时期各个个体数据的规律,也能描绘每个个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汇合了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共同优点。较合适于研讨经济增长变化的时间效应和区域效应影响。
双方程PanelData模型的普通方式为:
依据模型中参数αi设定的不同,PanelData模型可分为两种: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假定模型中的参数αi为肯定性变量,即模型中省略要素对个体差别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则PanelData模型为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smodel),固定效应模型能够采用虚拟变量的方式来补偿解释变量信息的不完好性。假定αi为随机变量,即模型中省略要素对不同个体的影响是随机的,则模型为随机效应模(Randomeffectsmodel),随机效应模型能够经过对误差项的合成来描绘解释变量信息的缺失。依据下文PanelData模型设定EViews软件的检验结果,本文实证研讨将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停止剖析。
(三)变量选择
一个地域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指标是地域消费总值,在实证剖析当选取该指标来表现地域经济开展程度。影响一个地域经济开展情况的要素有多种,国度政策、地域资源、周边环境、金融资源、人口要素等都会对经济开展产生直接影响,而金融资源又包括存款、贷款、证券市场融资、保费收入、金融从业人员数量等子项目。固然水平不同,但对地域消费总值产生影响的要素是多方面的。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开展时间较短,直接融资范围较小,金融资源中贷款对地域经济开展最为重要,所以在剖析中着重研讨贷款余额对地域消费总值产生的直接影响。
三、研讨样本与指标数据
(一)样本的选取
1986年,中央在制定第七个五年方案中,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东部地域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域包含吉林、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份;西部地域包含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广西12个省市区。这种划分办法固然得到区域经济研讨的认同,也可以反映我国区域经济差别、消费力规划的情况,但由于区域间开展程度差距较大,在比拟开展程度相当的地域之间金融资源散布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时缺乏实践意义,因而,本文没有采取这种划分办法。
国务院开展研讨中心在“十一五”期间推行了“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的划分办法。“四大板块”指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八大经济区”的划分如表1所示。
“八大经济区”的划分更为细致,区域内开展差别小,区域间更具可比性,因而本文选择了该划分办法。鉴于数据的可取得性及统计口径的分歧性,选取“八大经济区”1995年~2009年的GDP数据和银行贷款数据共120个样本停止剖析。
(二)GDP与贷款状况的描绘性统计
1.全国GDP与贷款增长状况。图1是15年来GDP与贷款余额的统计图,反映了1995年~2009年15年间全国GDP和贷款余额增长状况,两者同向变动趋向分歧,与已有的研讨成果结论相同,即:经济增长与金融资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对金融资源的影响具有决议性,反过来金融资源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和促进作用。
图2显现了1995年~2009年15年间全国GDP和贷款增长率的变化状况。贷款增长率除个别年份(2000年、2005年)略低外,普通都高于GDP的增速。1996年之前,全国贷款余额小于GDP总量,1997年超越当年GDP,尔后两者之间的差额逐步扩展,贷款与GDP的比例(贷款/GDP)1995年为0.86、2000年为1.11、2005年为1.06、2009年为1.26。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而贷款是投资的主要来源,在GDP增长中担当着重要角色。2.1995年~2009年各区域经济增长状况。依照“八大经济区”的划分办法,1995年各区域GDP占全国的比例如图3所示,排名为:(1)东部沿海占19.31%;(2)北部沿海占17.82%;(3)南部沿海占14.29%;(4)长江中游占13.37%;(5)西南地域占11.87%;(6)东北地域占10.29%;(7)黄河中游占10.17%;(8)西北地域占3.07%。
1995年~2009年15年间,我国沿海地域经济坚持较快增长,东中西部开展差距拉大,各区域经济开展不均衡愈加明显。数据显现,南部、东部和北部三个沿海区域GDP年均增长率都超越了14%,在GDP总量中的占比也分别进步0.25、0.51和1.96个百分点,沿海地域GDP合计占比由1995年的51.42%上升到2009年的53.74%。在其他区域中,除黄河中游地域GDP占比上升2.16个百分点以外,其他四个区域GDP占比均呈现不同水平降落,其中长江中游、西南地域和西北地域分别降落1.39、1.16和0.17个百分点,东北地域同期GDP年均增长12.5%,在“八大经济区”GDP增长率排名最后,因而GDP占比降落了1.85个百分点,降幅最大,GDP总量在“八大经济区”中的排名也由1995年的第6位降落到第7位,仅高于西北五省区。(见表2)
依据表3的结果能够看出,p<0.001阐明区域的经济增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
K是贷款余额对GDP的影响系数,表示增加1单位贷款余额相应增加的GDP单位量,该系数越高,标明贷款对GDP增长的奉献量越大,或者说GDP增长对贷款增长的依赖性越大。
依据表4得出的各区域K值能够理解:各区域经济增长与贷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进一步考证了此前剖析的结论。一切区域的K值均超越了0.75,阐明每增加1个单位的贷款,可以带来0.75个单位以上的GDP增长。
贷款增长对各区域GDP增长的影响力存在差别。由高到低的排名依次为:东北地域、黄河中游、西北地域、长江中游、南部沿海、西南地域、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剖析结果能够看出,经济欠兴旺地域贷款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强于兴旺地域。相比而言,沿海地域贷款的K值较低,这些地域融资渠道多样,信贷以外的资金投入量较大,多种金融资源共同支撑GDP增长。内陆地域贷款的K值普遍较高,特别是东北地域高达1.177。
- 上一篇:中小学学法懂法个人心得感想
- 下一篇:县民政局软环境完善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