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分析论文

时间:2022-09-17 02:57:00

导语: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分析论文

摘要:为了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透明度,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和真实,近期金融行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来规范,但在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单位的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以致资产的非正常毁损和流失时有发生,目前正值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不断强化这一关键时期,从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阐述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1国有商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银行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且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从实物形态来看,银行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及交通工具、电子设备、其他机具等器具设备。作为银行持续经营和开展各项业务的实物载体,固定资产在为银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高竞争力、拓展业务空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固定资产管理也就构成了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含在建工程管理,下同)沿袭着“财政部——总行——各级分行”的计划管理体制,具体情形如下:

从纵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分级管理、授权有限”的原则。与计划的逐层分配相适应,固定资产管理在银行内部实行总行、一级分行(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二级分行(即各地市分行)、三级分行(即各城区、县支行)共四个层次的分级管理体制,各级机构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审批、指导、监督、检查的权力。

从横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集中管理、监督到位”的原则。在各级机构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集中在财会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计划的编报、执行和监控,完善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与规范会计核算,监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以及接受稽核部门的监督。

2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经济需要,正在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造,把建设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作为发展目标,因此,提高资产质量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现计划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加强监管检查成为了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要求。

2.1账实不符问题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与账实不符。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计划指标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利用“小金库”等账外资金越权违规购建固定资产,但为逃避监管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2.2固定资产年度计划执行的偏差问题

固定资产购建资金计划作为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工具,是指令性指标,必须做到层层负责、不得突破。但一些分行在计划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执行的结果与执行的目标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为超计划执行、计划被挪用、擅自购建新项目、擅自换项目等。

2.3基建项目竣工决算造价不完整问题

基建项目的竣工决算代表了基建资金循环的终结,决算造价是基建项目成本的准确反映,是入账原值的确定依据,因此,银行内部都有一套完整的竣工决算审批操作规程。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已经办理竣工决算的基建项目仍需要追加投资的现象,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在利益的驱使及基建项目主管机构的干预下,一些独立审计机构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掩盖基建项目中存在的或有债务(如税务机构口头承诺的税费减免),将决算造价从表面上控制在批准的预算总投资内,以逃避监管,可一旦或有债务发生,银行必须面临付款问题。二是客观上的原因,近年来,国家逐步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一些基建项目靠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面临着支付土地出让金的局面,从而需要追加投资。

2.4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问题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银行应该对造成上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这种处罚的权力集中在人事部门,而一些责任人往往现任或曾担任过领导岗位,由于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造成一些责任人长期逍遥“法”外,有关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这也是国有企业监管不利的通病。转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金融行业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但上述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决策失去依据。因此,金融行业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推动资产的合理配备和节约、有效使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1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

(1)在全行范围内固定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弄清系统内固定资产实况;(2)加强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3)重视盘点工作,强化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只停在对数字的监督,要深入到各单位、各部门,由专职人员与财务人员把总账、明细账、卡片核对以后,再分别到各部门逐一核对、清点,对盘盈要积极寻找原因,如查找不出原因要及时补登上账;(4)加强对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统一管理。3.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企业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

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企业“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固定资产到、离任盘点制度。企业领导人上任时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使主要领导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有一个大概了解,同时在离任时,也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将企业领导在任职期限内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及时掌握,为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一个参考数据。

3.3控制总量,提高效率,树立计划的权威性

上级行应在指标分配上体现“指标分配与效益挂钩”原则,以保障发展需要,提高银行整体效益。同时在金融电子化进程中,系统间各行的电子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更新、发展的规划与步骤应相互协调,充分考虑发挥固定资产的整体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开发和利用效率低而造成的浪费。同一系统内,在电子设备的购买与配置上,上级行的分管部门应根据总体需求计划安排。在电子设备的使用上强调统筹性与流动性,对现有设备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其潜在功用。

3.4强化固定资产监控手段,完善固定资产的全方位监督机制

建立与完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金融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邢勃.我国银行业增量不良资产防范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29).

[2]夏鑫.商业银行会计流程再造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

[3]孔莉.对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