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改革问题

时间:2022-04-08 06:34:00

导语:浅析商业银行改革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商业银行改革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应该以产权改革为先导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成为真正的市场参与主体。在此基础上实施组织体系的变革和技术创新,建议实行混业经营银行制度,全面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组织体系;对策

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现状

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具有主体地位,2002年末全国金融市场份额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约占62%,贷款占59%,结算类业务占80%。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由此而引入国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国将在5年内向外国银行开放所有针对个人和企业的金融业务,外国银行在中国正式享受国民待遇,可以与本地银行在各个领域展开公平竞争,包括争夺本地的人力资源。鉴于目前微薄的利润率,狭窄的业务范围和相对低下的服务层次,国有商业银行在外资银行纷纷涌入中国之后能够继续生存的希望的确很小。如何迎接WTO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首先应该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本充足率较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部门的信贷基金、专项基金和利润追加,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核心资本构成;除了按规定提取的少量呆账准备金外,基本上没有附属资本。1995年我国银行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即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的比率。但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按照国际标78计算,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不足8%。1995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94%、6.29%、7.27%和5.08%。

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银行利润日趋下降,完全靠自筹途径补充资本金比较困难。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1998年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到2000年,由于贷款膨胀和经营效率低下,资本充足率又迅速下降到只有5%左右。

与国外大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明显偏低,风险承担能力仍然较弱。当然,中国大陆国有商业银行拥有一定程度的国家信用,在高的资本乘数作用下,资本较少的银行同样可以实现较高的资本赢利水平,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国银行的大规模涌入,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家信用也在不断减少;国有商业银行在较低的资本充足率下运行必然会面临很大经营风险。

2.经营规模过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处于高度集中地位;其存款和贷款额占国内银行业的份额到1999年高达87%和83.9%,资产占比和资本占比均达到80%以上。这表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金融体系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在1989~1996年间,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一直在扩大,但1997年首次出现了收缩的趋势: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数出现下降;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的职工人数开始下降。即使如此,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还是过大,网点过多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最大银行每一网点服务的居民人数为4300人,英国为3700人,中国仅为2713人;显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率明显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规模过大、银行网点密集程度太高所致。

3.盈利水平。沉重的历史包袱以及银政、银企关系不清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2000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按照一级资本对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榜。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排名分别居第10、20、21和32位,其中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比1998年提高了68和33个位次。但在反映经营效益的指标方面,国内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花旗银行(7169.37亿美元,排名第一)、美洲银行(6325.74亿美元,排名第二),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作比较中可以看出,在毛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方面,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比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都低得多,大约相差8~10倍。

4.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自1999年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4家资产管理公司(AMC)成立以来,先后从四大商业银行和开发银行收购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部分不良资产剥离后,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平均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为了严格控制不良贷款,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强化金融监管的措施,建立了不良贷款监测系统。国有商业银行也进一步加强了信贷内控管理,健全了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责任制。由此,银行信贷资产的存量和增量风险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化解和抑制。

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据人民银行2001年1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部分不良贷款剥离至资产管理公司(AMC)之后,到2001年9月末,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为6.8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为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2%。其中,实际已形成的损失约占全部贷款的7%左右。目前,人民银行的目标是“十五”时期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平均每年下降2.3个百分点。由于国务院已决定不再对四大商业银行追加剥离不良贷款,现有不良贷款由商业银行依法处理,即1.8万亿元的不良贷款要由商业银行自行处置、消化,因此这笔存量的不良资产假如综合回收率低于40%,则贷款损失将超过四大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金。

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对策

1.以产权改革为先导进行制度创新。在目前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状态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一般认为是比较切合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的。实行股份制比国有独资制的优越之处在于:(1)股份制产权制度适应商业化经营的要求。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和政府之间不再有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一种资本关系,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的。只有按照出资多少决定投资者在公司重要决策中的地位,才能保证法人产权的独立和完整。要避免政府的直接干预,实现商业银行企业化、商业化,就必须改变其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实践证明,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尽管它们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也都是由地方政府或国有金融机构、国有大型企业持有,但由于采取股份制形式,实现了产权多元化,产权关系清晰,具有明确的、独立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它们可以打破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其经营活动也较少受到分支机构所在地政府行政干预;(2)开辟资本金来源渠道,提高资本充足比率,分散经营风险。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形式,可以开辟新的资本来源渠道,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有利于恰当调整银行、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3)有利于形成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机制。股份制企业形式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资本组织形式,还在于可以形成一整套有激励、有约束、高效率的企业经营机制。产权的多元化比产权的单一化更有利于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更有利于建立起经营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即使是在国家控股的条件下,由于其他股东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中对企业经营影响的存在,特别是有权转让股份,这对企业的控股者(国家)也是一种制约。

2.以前瞻思维为指导进行技术创新。面对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冲击,银行必须及早确立发展策略,以尽量减少经营环境变化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并力争建立在未来竞争格局中的主导地位。首先,银行应大力发展金融电子化业务,适应客户需求的转变。金融电子化、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银行业必须对之善加利用,充分利用科技的进步改进经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针对数字时代经济模式的特点,银行应及时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再造以适应变化和激励创新。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银行可发展功能交互式的业务流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重组内部组织结构则可以提高银行营运和捕捉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敏度,并改善经营中的管理报告体系,从根本上重塑银行的竞争优势。

3.组织机构体系的创新。商业银行有两种典型的组织机构体系:“科层制”结构和“部门制”结构。世界各国的大型商业银行,有的选择“科层制”,有的选择部门制,还有的两者混合。在规范的“科层制”中,组织机构体系理论上讲是高效率的。而在“科层制”与“部门制”的比较中,“部门制”是发现了“科层制”中效率问题而产生的,它表明“部门制”对于“科层制”的某种替代功能,但并不表明实行部门制就一定具有高效率。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和客户资源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在全国范围之内,对同一集团客户整体提供统一、标准的服务成为了银行组织机构体系重组建设的一种推动力。从长期来看,它使得按照业务种类来设置部门制的机构体系代替“科层制”的组织体系或者实行混合式的组织机构体系具有了某种必然性。

4.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组织机构;二是决策及高级管理人员控制;三是业务控制。商业银行要在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基础上,对包括本外币的所有表内、表外业务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与风险防范制度;四是会计制度;五是授权审批制度;六是合规性、合法性与反欺诈控制;七是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与计算机风险控制系统。

5.实行混业经营银行制度,全面提升金融功能。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分工演进已经在实现金融功能最优的基础之上,通过银行、证券等部门的混业协同,取得了成本领先和竞争优势。从我国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看,混业经营意味着微观上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将得到重整,提升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通,增加流动性,增强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