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风险危机与控制

时间:2022-08-08 08:32:44

导语:中国银行业风险危机与控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银行业风险危机与控制

摘要:银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影响我国经济、金融业发展的全局态势。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我国银行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仍然严峻。对此,本研究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概述,总结了外部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情况,分析风险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风险的建议,为银行业的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风险控制

一、引言

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我国银行业总资产,占整个金融行业总资产的90%以上,因此银行业是否能够稳定发展事关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全局[1]。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较快,我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中国银行业所存在的风险问题,依然较为严峻。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有放缓迹象,工业产业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不振,贸易战背景下出口压力增大,这些因素都对银行收益造成影响,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2]。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开始崛起,这对传统银行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也从另一侧面为银行业革新提供了动力。为了使银行业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增强我国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不断推出新举措、新办法[3]。因此,不论是主流学界还是我国商业银行自身,近年来都认识到风评测与防控的重要性,纷纷将风险控制的重心由“事后补救”变为“前期防范”,这不仅是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也是广大商业银行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体会。

二、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概况

(一)外部经济风险。外部经济风险,即宏观经济风险。经济运行情况与银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外部经济环境脆弱,会联动引起银行利率、资产价格的波动,从而弱化银行运营根基,降低银行资产价值,减弱银行的盈利水平[4]。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给银行业发展提出的考验相应增大。(二)市场风险。房地产、外汇、证券等投资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对银行经营造成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银行间竞争逐渐激烈,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各银行都在不断调整业务结构,发展多元化经营模式,这对银行的治理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5]。(三)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面对的重要风险之一。这一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高资产负债率的特点,这种风险具有“低频高损”的特点,每当发生时很可能会造成银行经营能力的迅速削弱[6]。特别是面对当前银行高杠杆率等因素,银行更要防范挤兑事件的发生,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防控。(四)信用风险。在外部经济运行趋势下降情况下,有些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业绩、偿债水平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这就可能造成银行信贷资产的劣质化,使银行遭受违约风险。而这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产业链条上下互通,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恶性循环[7]。另外,信用风险还可能发生在同行业间,各类金融机构谋利手段层出不穷,同行业间业务迅速增加,很多业务是超出目前监管范围的,有可能使信用风险在同行业间传染蔓延,从而产生关联性信用风险[8]。

三、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资产负债规模缩小、盈利增速放缓。近年来我国GDP增速较之前明显放缓,2017年的GDP增长率为6.9%,表明经济发展处于调结构、转方向的“新常态”期。据统计,2017年我国银行资产总额度252万亿元,其中负债总额度为233万亿元,占比约为92.5%,比例较往年有所下降[9]。盈利能力上,到2017年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增长率为2.82%,资本利润率12.57%,资产利润率0.92%,较往年都有下滑。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呈下降趋势。(二)银行资产质量下降。近年来,银行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不良贷款数额和比率的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不良贷款余额1.71万亿元,同比增涨2千多亿,不良贷款率1.74%,与上年度基本持平略有升高。同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3.09万亿元,较2016年末增加4268亿元[10]。拨备覆盖率为181.42%,较上年末上升5.02个百分点,但相比于2013年数值,拨备覆盖率下降了约5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贷款数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这都大大增加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三)银行收入结构不够合理。随着我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改革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进行混业经营。各银行为了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抢占金融创新市场与新增长点,纷纷开发表外业务。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商业银行共实现利息收入3.64万亿,非利息收入实现11.7万亿,前者同比增长9.31%,后者同比增长18.75%。总的来看,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连年增长,占比不断上升,到2017年非利息收入占比已经达到近27%,这表明我国银行业盈利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但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银行而言,该比例还尚低。(四)信贷业务集中化趋向严重。目前,我国银行业主要的信贷业务集中趋势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信贷业务的流向较为集中。从201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银行业主要的资金流向集中趋势明显。排名靠前的几大产业分别是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批发零售等。二是银行信贷的客户较为集中。从统计数据分析,自2005年到2015年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平均比例处于15%以下,但信贷流向大客户的趋势依然较强,存在客户集中趋势。三是信贷期限集中。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信贷产品期限为中长期,占比约为50%以上,这使银行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大。

四、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控制建议

(一)构建系统性风险防控体系。第一,要构建中央与地方联动发展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不断加大对金融风险防控知识的普及力度。第二,要推动金融体系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方式变革,变“机构管控”为“协同管理”,强调金融监管体系的统一性和系统性。第三,建立健全管理框架,通过外部经济环境的稳定增强对银行业发展的保护性,通过信息共享机制,更好的做到“未雨绸缪”。(二)扩展金融风险防控的手段。第一,银行要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管理制度。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建立运行效率高、权责相统一、利益集团相制衡的治理模式,克服企业管理困境。第二,要不断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盈利能力。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式,拓展银行经营的方式和手段,不断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要将精力放在促进主业发展上来,提高资金利用的合理化程度,健全资金供应体系。第三,银行要认清自身的发展道路,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发展路径,走差异化竞争道路,避免同行业内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所带来的惨烈后果。第四,要强化内部控制手段。对经营主体进行严格监管,将各类风险纳入管控范围,增强防范风险的主动性。(三)不断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控与防范。第一,健全风险监控网。加大力度构建银行业风险监管体系,加强对风险发生机制的研究。第二,形成合理的风险监管方式。健全事前防范、事中应对、事后补救的系统性风险防控程序,加强市场监管、摸排、协同配合力度,逐步形成整个银行业有机统一的风险监管体系。特别是要发展信息化、自动化风险监控手段,强化对监控数据的分析与研判。第三,不断落实风险监管的责任,加强对风险的应对处置能力。提高风险防控意识,落实监管职责。发生风险事件时,各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出台解决对策。(四)加强对问题机构的处理力度。第一,要完善破产制度。银行应顺应市场发展需要,推进银行破产的立法事项,规范银行破产的各项细则和程序办法。第二,督促银行制定破产的恢复和处置方案。相关部门应监督各银行,适时制定合理的恢复和处置计划,并由相关机构对计划进行审核,减少银行破产的不利影响。第三,健全处理问题机构的方式。对银行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尽力对存在系统性高风险的机构进行识别,并形成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和应对方式。

五、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逐渐加快,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不断凸显,且系统性风险显得尤为严峻。因此,本文以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国际经济背景为依托,对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重点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概括了我国银行业外部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的主要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我国银行业出现以上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即:资产负债规模缩小、盈利增速放缓,银行资产质量下降,银行收入结构不够合理,信贷业务集中化趋向严重。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我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本文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控的相关建议:第一,构建系统性风险防控体系;第二,扩展金融风险防控手段;第三,不断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控与防范;第四,加强对问题机构的处理力度。

参考文献:

[1]方意.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宏观审慎视角下的三个压力测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02):56-63.

[2]曹琳,原雪梅.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法的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度[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7(03):18-23.

[3]范小云.金融结构变革中的系统性风险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2(12):21-25.

[4]刘春航等.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框架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1(12):85-99.

[5]巴曙松,居姗,朱元倩.我国银行业系统性违约风险研究———基于SystemicCCA方法的分析[J].金融研究,2013(9):71-83.

[6]巴曙松,王璟怡,杜婧.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5):83-89.

[7]白雪梅,石大龙.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度量[J].国际金融研究,2014(6):75-85.

[8]包全永.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5(8):72-84.

作者:陈东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