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革新难题及策略
时间:2022-09-03 11:57:17
导语:商业银行革新难题及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持续多年的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集中在商业银行身上的诸多矛盾逐渐暴露,如不择机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将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积累了诸多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商业银行改革中存在着多种误区,如战略失当、激励扭曲、教育欠缺、法制淡漠、内控乏力和创新偏颇等。修正和调整上述误区,对优文刘元王亮亮化金融资源配置,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商业银行转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战略失当
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体系在我国已经确立,商业银行的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如何使各个层次、各个类别的商业银行充分满足不同地理区域、市场主体、客户群体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发挥出与其市场定位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功能,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目标。但从这几年商业银行改革的实践看,效果并不明显,银行业体系市场严重错位,资金紧缺矛盾激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尤其是在特定金融服务领域表现更为突出,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边缘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薄弱化,这种状况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的改革战略失当,盲目追大求全,粗放经营、外延扩张严重。商业银行在发展战略中不考虑投入产出比、成本与收益,以拉存款为主业,扩规模为目标,全力追求“大而全”,无视银行差异,逐渐偏离自身市场定位,追求同质发展,导致金融资源过度向大城市、大客户、大项目集中,金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以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其最初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但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依托比较优势,做深、做透、做强特色业务,在地方经济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方面精耕细作,而是采取“跨区域经营,综合定位”的战略模式。商业银行高度同质化的发展战略,致使金融资源配置扭曲、重复浪费、效率低下,形成“传统业务竞争白热化,业务创新形式化”,“大客户竞争白热化,小企业服务边缘化”,“中心城市竞争白热化,农村金融服务去市场化”等多种困境并存的局面。因此,要实现我国商业银行既定的改革目标,关键是促进商业银行的集约化、差异化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多功能的银行体系。
激励扭曲
激励机制是银行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高效、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振奋员工精神,凝聚员工力量,改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银行平滑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保证银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中存在着较强的激励扭曲,主要体现在不顾风险水平和管理能力,重规模扩张与短期利益,重任务压力而脱离实际。简而言之,存款数量成为员工激励机制的核心,收入奖励和职务升迁成为基本的激励手段,单一而具有刚性。我国银行业“重存款不重质量,重效率不重管理,重业绩不重教育,末位淘汰与明星员工并存”的激励模式导致经营过程中功利主义泛滥,机会主义盛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广泛滋生,成为银行业长期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掣肘。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没有员工认真思考银行的真实价值所在,没有员工认真思考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动力去研发创新性金融产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向市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多年来倡导的商业银行转型也只是限于口号,流于形式,转型进程大有停滞和逆转之势。可见,我国银行业的激励扭曲问题亟需纠正,价值主导型的激励模式亟待形成,“多元化考核,突出对风险、收益和合规的考量”替代“线性、单一的规模化考核”才是正解,唯有如此,才能够满足银行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教育欠缺
目前,困扰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员流动速度快,银行用自身资源培养出来的人才频繁跳槽于各竞争对手之间,对银行的稳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银行教育机制的欠缺,在短期激励模式下,商业银行注重“使人”而不“育人”,以培训代替培养,以教训代替教育。每一名新入行员工在接受机械化的培训之后,便上岗从事高负荷的工作,这样的培训方式忽视了员工“社会人”的属性,以及对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的培养,不利于开发员工的长期价值。人才培养是提高商业银行价值和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尤其是面对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塑造有竞争力的员工至关重要。从宽泛的角度来说,完善教育机制,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就是在塑造银行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对银行而言意义重大,一是可以把银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高效团队,使团队内的每一名员工都有安全感、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高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便充分发挥智慧和才能,促进银行发展;二是良好的企业文化促使员工遵守共同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实现员工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行为,不再简单依靠制度的约束,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是靠主动性、自发性和能动性进行自我管理。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教育机制,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法制淡漠
近期,银行业案件进入密发期,同质同类案件反复、频繁出现,银行从业人员违规常态化趋势严重,给存款者权益带来严重损害,对银行体系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内部的法制淡漠,知法犯法,有法不依,对内控管理和规章制度,经营者视若无物,管理者熟视无睹,管理人员过于注重速度、规模和物质奖励,而忽视合规、风险和教育。在对法律、规章、制度的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思想偏差,执行起来“重形式,不重效果”,“重表面,不重实质”,“重轮廓,不重细节”,这种状况致使银行业内部的案件风险防范处于“有制度,无执行”的状态,滋生了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内部应充分认识遵法守规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要充分体现执行力,杜绝“人情大于法规,领导高于规章,信任代替监督”等不当行为,真正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工作局面。监管部门在执行规章制度时要“重过程、重具体、重细节、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严禁马虎行事,蒙骗过关。同时,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遵法、守法观念,提高员工的职业操守和合规经营意识,加大违法处置力度,增加违法犯罪成本,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内控乏力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容易发生各类风险事件。因此,内控建设在银行经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生命线,是银行防范风险、稳健运行的第一道防线。但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内控却明显缺乏执行力,因内控不落实而诱发的风险事件频频发生。监管部门一直在强调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但在银行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内控制度却成为一种形而上的东西,成为装饰和口号,无法约束银行内部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控乏力的原因,一是银行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内控制度的存在视若罔闻,甚至有的银行基层部门将内控制度视为业务经营的枷锁,规模扩张的羁绊,完全以一种对立的态度看待内控制度。二是内控制度严重滞后,现代银行业与传统银行业相比,在金融产品种类、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新变化,但内控制度却无法跟上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三是内控制度大而空,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商业银行建设了名目繁多的内控制度,但仔细去看,没有几个内控制度具备可操作性,无法对其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这样的内控制度只能以“花瓶”状态呈现。四是内控制度只有形式,没有执行,缺乏监督。“有内控、无执行”,“有要求、无落实”已成为业界常态,“简单化执行、表面化执行、递减式执行、选择性执行、应付式执行“已成为业界规避内控的常规手段。内控乏力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各类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风险源,因此,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内控现状变得尤为迫切,必须从制度建设、思想认识、任务执行、监督管理等方面做足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水平,使内控制度真正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石。
创新偏颇
创新是商业银行基业长青的基石,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也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所在。纵观世界知名银行,无不是“创新立行”,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长期生长在政府的襁褓里,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存款立行”已成为通用战略,所谓的创新也只是服务于存款的创新或低水平重复创新,并非真实意义上的金融创新,不能提升银行的真实价值。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后,资本监管标准的提升,息差收窄趋势的显现,直接融资比重的增加,金融脱媒趋势的盛行以及利率市场化日渐提上日程,创新不足将严重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的提升。上述形势迫使商业银行必须在创新上下足功夫,转变“高消耗,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实现产品、渠道、商业模式等全方位的创新,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在产品上,根据金融消费者和市场主体的客观状况,设计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渠道上,充分利用现代IT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柜台式的经营渠道,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经营渠道,使银行业成为金融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经典领域。在商业模式上,不再盲目追大求全,充分发掘银行业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精细化管理,强调市场细分,实施错位竞争,大力推广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力争商业模式的快速转变。商业银行的全面创新会从根本上扭转经营现状,提高自身价值,增强话语权,在国内外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 上一篇:新时期乡镇财政调查汇报
- 下一篇:银行人力资源监管体制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