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手机银行发展论文
时间:2022-06-02 11:09:36
导语:农村手机银行发展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土地面积占60%以上,50%以上的人口为农村人口。目前我国金融业在城市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无法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手机银行这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如果可以在我国农村推广,必将对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建设、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模式及特点
1.1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模式分类
按照国际惯例,手机银行可分为银行主导型与非银行主导型。前者适合在商业银行网点比较多的地区推广,客户需要把手机号和银行卡号联系在一起,是银行柜台业务的延伸,主要办理汇款、查询、转账等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的办理过程中需要银行账号;后者是以电信运营商搭建手机银行支付平台,银行账号在这里不是必须的,适合于商业银行网点比较少的农村地区。
1.2手机银行的特点
1.2.1涵盖了多种银行柜台的功能。手机银行是电子银行的一种,虽然小巧,但是它的功能完全可以和网上银行媲美,在银行柜台处办理的金融业务,完全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办理,而且手机还具有操作简单,便于随身携带的特点,在日常交易中非常方便。1.2.2贴身性强。现代人的生活总是离不开智能手机,所以手机银行是人们真正的“贴身金融管家”,我国目前无线网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手机银行真正实现了商业银行“4A”(Anytime、Anywhere、Anyhow、Anyone)的服务理念,让普通人都能够随时掌握自己的账户信息。1.2.3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自己信息的保密性更加重视,手机银行能够很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只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个人交易信息就不会泄漏。另外,随着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手机银行可以做到在操作过程中全程加密,解密的过程在银行的主机内部进行,电信运营商等机构都无法获得,从而保障了手机银行交易的隐私安全。1.2.4能够提供更加贴近顾客的服务。手机银行可以让用户感觉到银行给其提供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用户可以随时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改变了传统银行服务的单向性,更加能够获得客户的满意评价。1.2.5实现模式多样化。现阶段我国已有的手机银行技术涵盖了STK、USSD、BREW、WAP、Java(HTML)以及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模式,客户在具体使用手机银行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偏好、手机操作平台以及实际使用时所处的支付环境等,选取合适的手机银行使用方式。而且一部手机还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选取不同的操作方式,各种手机银行的实现方式也不冲突,一部手机可以涵盖各种金融操作功能。
2我国农村手机银行业务发展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分析
2.1.1手机银行交易成本低。手机银行与传统柜台交易相比,具有交易成本低的显着特点。统计资料显示:传统的柜台交易,国外每笔业务的交易成本约为6.63元,我国约为4元,而手机银行的交易成本国外约0.96元,我国约0.6元。手机银行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减少了银行的成本。2.1.2手机上网在农村地区的认知度高。随着3G技术的全面推广,农村地区个人拥有手机的比例远高于拥有计算机的比例,更多的农村用户选择手机上网。我国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获得,为移动运营商推广手机银行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保障,至少可以先推广手机支付业务,通过手机支付业务来实现手机转账汇款等功能。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务人员大多在城市打工,对汇款有强烈的需求,手机转账汇款有着的广阔空间。2.1.3符合目前农村发展水平的特点。在我国农村,广大居民的收入层次和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手机银行的发展,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0489元,农民收入的提高必然会加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初中与高中文化程度比率在2014年底达到73.2%,也就是说农村大多数群体已具备中学文化程度,这为在农村推广手机银行提供了前提条件。
2.2劣势(Weakness)分析
2.2.1农村金融机构对手机银行的营销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营销人员,往往认为手机银行是次要的银行业务,没有对其着力推广和营销。银行方面对营销人员从也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导致营销人员不能对农民用户进行有效的讲解和宣传。2.2.2缺乏高端客户群。农村手机银行基于其自身的特点,目前还只是银行柜面业务的替换,向理财、信息服务等方面延伸不足,以至于大部分客户群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缺乏向高端客户群转移的动力。
2.3机会(Opportunity)分析
2.3.1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数量少,满足不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特别是基本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大,但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是网点少,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产品匮乏,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产品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3.2方便农民的支付结算工具种类较少。目前,央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正在建设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全覆盖,再加上农村商业银行网点比较少,导致可供广大农民群众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种类少,农民日常支付仍然以现金支付为主,给渴望现代化生活的农村居民带来很多不便。2.3.3农民有着非常强烈的非现金支付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日常交易活动日益增多,在交易过程中由于现金支付存在一定的弊端,农民有着非常强烈的非现金支付需求。例如在农村日常的集贸市场交易中,商户和消费者都很担心假币的出现,但如果采用银行转账的形式,就要到较远的城镇商业银行办理,非常麻烦。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新时期青年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及个人理财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将来会逐渐走进他们的生活。
2.4威胁(Threats)分析
2.4.1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安全问题是决定手机银行发展的关键,安全问题不能解决,手机银行在农村就无法得到发展。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弱,不能最大程度地安全使用手机银行。2.4.2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像城市一样采取广播、电视、报纸等多媒体相结合方法大力宣传,对售后服务没有落到实处,不能使农村用户真正体会到手机银行的方便与快捷。''''
3基于SWOT分析的农村手机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3.1国家应加大投入,注重手机银行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手机银行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政府加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其运行,引导相关方面投入手机银行建设。同时,由于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更加需要加大支付清算系统建设、信用制度建设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等。
3.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不同地区的发展路径
我国地域广阔,虽然同为农村,但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却不尽相同,在发展手机银行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农民推出多样化的手机银行产品。例如:针对手机型号不一致的农民用户,发展客户端手机银行或者网页式手机银行,针对年龄较大,上网不便的农村用户开发短信手机银行服务;在手机银行的功能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及接受能力,设计出集实用性、可操作性为一体的符合农民需求的产品;由于农村地区信息获取途径不多,手机银行也要起到传播信息服务的作用,要把各种农村急需的产销信息、农业防病防虫信息、国家新型惠农政策等增加到手机银行的增值业务服务上,使农民在使用手机银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方便的金融服务,还能够对其生产、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3.3选择先试点,成功之后再推广的策略
在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广上,可以先选择手机小额支付服务,如,代交水电费、话费充值等,当农民群众都认识到其优越性的时候,再适时推广存款、贷款等其他业务。无论是手机银行小额支付、小额存款、小额贷款,都将为微金融的发展打开新思路,是微金融在我国农村发展的有益尝试。
3.4加大农村手机银行拓展功能
未来完全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直接进行P2P融资,全部交易信息都能够得到完整记录,届时信息处理将更加充分,农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可能完全化解。但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可以在银行或者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中增加一个社交网络的功能,农户可以在上面了解相关信息并相互传播。
作者:李宏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发展商业银行论文
- 下一篇:油画创作中综合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