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市场发展践行措施
时间:2022-09-03 03:00:41
导语:碳金融市场发展践行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0引言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市场化的一项重要解决方案,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简称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形成,使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需求,碳金融应运而生。在目前的全球经济条件下,从短期来看,碳金融的创新可以有效地刺激金融市场的复苏,对于全球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长期看,碳金融能够催生经济从传统高碳模式过渡到新型的低碳模式。随着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计划及其他监管措施的逐步完善,碳金融必然会成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灾害管理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1碳金融的含义
关于碳金融,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自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ClimateExchange,ECX)2005年陆续推出碳排放权的期货、期权后,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其价格信号功能引导经济主体把碳排放成本作为影响投资的一项重要的因素,从而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按照世界银行自2002年始已连续出版8年的《碳市场现状和趋势》给出的严格定义,碳金融指为购买产生(或预计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项目提供资源(WorldBank,2009),其定义限定为碳减排项目投融资,应为碳融资,所以狭义的讲,碳金融指以碳排放权期货和期权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而广义的碳金融则指泛指所有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现阶段国内排放权交易所和环境交易所尚未开展碳期货和期权交易,金融界尚未大规模介入碳市场。
2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有极其丰富和极具有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但碳金融市场及业务发展相对落后。国际银行的经营方式多位混业经营,因此其参与碳金融市场的方式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商业信贷,更多样化的方式为金融的衍生品,比如期权、期货、基金、债券以及对低碳清洁项目的直接投资,而我国的商业银行是不能进行投资业务的,所以这与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京都议定书》提出的三种减排机制中,即联合履约(JI,第6条),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以下简称CDM,第12条)和排放贸易(ER,第17条)。中国所能参与的只有CDM一个。目前商业银行业不能从事投资业务,由于我国的银行目前实行分业经营机制,因此,商业银行也绝对不能进行股权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涉及碳金融领域最多的还是在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等绿色信贷方面。除此之外,只有少数银行(如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发展了CDM咨询中介及相关项目,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碳金融业务较为单一,但是CDM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国际金融公司(IFC)预测,发达国家在未来的三年中将需要通过CDM项目购买约合2亿-4亿吨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才能完成在《京都议定书》下的承诺。而我国目前可提供CDM所需项目的一半以上,约合1亿-2亿吨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在这种机制下,中国企业可以得到数十万亿美元的融资机会。尽管2007年爆发的金融风暴肆虐全球,但是我国CDM项目发展不仅没有受到阻碍,反而呈现跳跃发展势头。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网站显示,截至2010年2月19日,全球共有2055个经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批准的CDM项目,中国占了748个,占36.4%;全球平均年CERs额度344,057,077吨,中国占59.28%。我国在CDM项目数量及CERs额度上都在世界上处在领先位置。由此可见,我们国家银行业在碳金融方面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所开展的业务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及项目业务能力,在未来很难与其他金融机构在碳金融业务上相抗衡,这对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3长春市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制约因素
3.1碳金融的发展缺乏总体的构想与设计碳金融的培育和发展必须以政策、技术和资本的一体的框架来支撑。目前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上,欧、美、日等金融发达国家实际掌控了相关标准的制定权,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以及碳证券、碳指标交易、碳基金、碳期货期权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而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于我国低碳经济及其碳金融的制度、体制、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业务标准、运行规则等有所研究或涉及,但仍缺乏总体发展构想与规划设计。
3.2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在当前的碳金融国际市场上,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主体的项目具有交易规则复杂、项目开发程序繁琐、交易风险较大等特点,为此一般的风险评估机构很难具备此类项目的评估及开发能力,由于中介机构整体的经营现状,很多机构为了某些利益,必然会提供一定的虚假信息,这无形中变加大了整个碳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国家也在积极完善中介机构的评定以及第三方核准机构的建设。由于这些工作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国际碳金融的相关经验,同时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对相关交易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这些都减缓了我市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进程。
3.3碳金融业务的风险较大碳金融业务相比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它是一个与环境、政治、经济、金融等诸多领域密切相关的新生事物,因此,碳金融及其创新存在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与一般的投资项目相比,CDM项目必须履行国内、国际两套程序,经过多个机构审批和技术认证,一个项目从申请到批准的周期较长,在如此复杂的审批程序必然会导致较高的费用及成本。此外,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按期建成投产,能否达到预期减排效果等,还需要在项目运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对排放量进行监测核实,由此导致的项目收入不确定性也会加大商业银行参与CDM金融业务的项目风险。
3.4商业银行专业人才的缺失相对于传统金融而言,碳金融业务对专业性人才要求较高。碳金融行业是新兴行业,其理论知识体系尚未构建。碳金融业务需要的是具备化工、金融、法律、外语、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的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英语是现行碳交易行业的通用语言,CDM项目从法律、法规、项目设计文件的编制到审核均使用英语,使得对非英语母语的中国金融研究者们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目前我市商业银行综合性人才的储备和积累还不到位,使得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的内部动力不足。
4长春市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践行策略
4.1成立碳金融事业部目前我市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一个单独的部门负责碳金融业务发展的战略规划,碳金融市场的开发与推广,碳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工作。该部门的成立,可以首先以CDM咨询收入为切入点,开展CDM项目开发业务;利用目前已有的营销资源,锁定适于开发CDM项目的目标客户,继而采用专业人士全程跟踪的方式,参与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如设计、立项、注册等。
4.2探索多方合作推动碳金融市场建设我市的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开展发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与障碍,因此更应该寻求更多的合作形式,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具体来说一方面,我市的商业银行应积极地与碳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开展合作,采取参与或者入股的方式与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建立联系,同时积极参与到国内碳交易平台的筹建工作中,扭转目前与国外CDM项目买家分散谈判,不具备定价权的尴尬局面。此外,我市的商业银行也要积极探索与国际碳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快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与推广工作,通过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建设工作,提升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定价能力与话语权。
4.3加强研究和人才培养碳金融的运作模式、碳金融衍生产品与传统的业务相比较而言差异较大,要开展相关的业务必然要首先对相关的国际惯例、标准、操作方法等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和研究;其次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较,碳金融业务需要的人才更加的专业化、复合型,从事该项业务的人员必须具备深厚的经济学、金融学、数理统计学知识,同时,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更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在商业银行里真正从事碳金融业务的人员数量较少,大多是以前具备传统金融业务知识的人员,且工作的领域和内容均有限,不具备从事碳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我市的商业银行要想积极开展并参与到碳金融业务当中来,就必须培养一大批精通上述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这是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目标,所以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一面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引进这种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一面组织已有的业务人员走出去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通过这些手段尽快培养出一直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碳金融业务开展需要的专业碳金融人才队伍。
4.4加强碳金融业务创新力度作为我市的商业银行,在参与碳金融的活动中,主要是CDM项目的咨询、信贷等服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碳金融业务,就要在原有金融业务的基础之上,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大力拓展以碳交易为核心的金融业务方式。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商业银行业务方式以及金融服务方式的开进与拓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如果能够抓住并合理利用必定会推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创新。这就要求我市的商业银行要积极拓展碳交易业务。目前的碳交易业务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类:一类是基于碳排放权配额的交易,另一类是基于CDM交易。我市的商业银行应该加大以碳交易为核心的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力度,为各类型的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如为企业碳交易提供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和碳交易资金账户管理、基金托管、交易咨询和标准规则咨询等业务。同时,商业银行可以运用投资银行工具,引导私募基金、投资公司等通过股权投资或者项目直接投资成为碳金融的重要参与者。
- 上一篇:国内银行业发展前景
- 下一篇:城市商行发展途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