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研究

时间:2022-10-15 11:20:14

导语: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其内部风险产生的频率也随之增长。因此,为了稳固我国社会经济状况,我国相关部门应提高对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就是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我国经济实现进一步的升华。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文化建设滞后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对内部风险控制的认知还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同时其也致使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若出现相应的财务风险,那么其将会由于无法对风险进行及时的控制而严重的影响到银行内部的发展。其次,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领导层未意识到风险控制在银行发展中的重要性,以至于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不擅长对已经存在的内部风险现象进行经验总结。再次,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未针对风险控制问题制定核心的控制理念,进而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意识不到内部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对于此现象,我国商业银行的相关部门应构建相关的风险文化建设,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等对风险控制理念进行广泛宣传,最终引导商业银行的全体工作人员提高内部风险控制意识。

(二)治理结构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健全的现象,此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商业银行未设置专门的内部风险控制部门,从而致使商业银行在发生财务风险时,没有专业的团队对风险的产生进行及时的解决;第二,部分设置了相关风险控制部门的商业银行中,未将风险控制职责落实到个人,最终导致风险控制工作的实效性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第三,在大多数分行商业银行中,内部风险控制部门只是依附在总行的控制体系上,进而致使其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管理体制上应向“强总行———弱分行”模式转变

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工作实施的实效性,商业银行的相关部门首先应针对银行内部存在问题制定相关的管理体制,并在管理体制的制定中明确规定出“强总行———弱分行”的管理策略,最终形成总行在风险控制中承担大部分风险的管理模式。同时,在管理体制的构建中应凸显出总行的指导功能,并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分行业务的开展能在总行的指导下执行。其次,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也应合理利用先进化的信息手段,实现总行与分行之间信息系统的统一,以便确保在商业银行的管理中,总行可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来对分行的业务开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控制。

(二)构建信息披露制度

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的有效控制要求其要针对商业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来构建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体系,确保内容设置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此同时,信息披露制度中也应涉及对商业银行的内部信息进行监控的行为,从而促使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第二,由于商业银行的规模不同,其所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的范围也有所不同,对于此,相关部门可根据各个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特点来规定出其需披露信息的范畴,最终有效提高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第三,商业银行在构建信息披露的基础上,也应实现监管力度的有效加强,以便银行在发展中所构建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实现有效的落实,同时其功能也在银行的发展中发挥到最大限度。

(三)完善内部审计机制

完善银行内部设计机制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基础。对于此,商业银行首先应落实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各个员工自身的工作职责,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的加强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在构建内部审计机制的过程中要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以便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保持工作行为的公开性、公平性。再次,为了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要求其在开展工作时,要实现审计结果的公开化,以便确保商业银行的其他部门可以及时的了解到相关信息,并对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监督。另外,审计结果的公开化,也可促使商业银行的全体工作人员能参与到审计工作中去,并为其提供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结论

综上可知,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此,商业银行的相关部门首先应落实“强总行———弱分行”的制度,进而确保在商业银行总行的引导下,商业银行的分行能优化其自身的业务流程,降低风险的产生对银行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其次,我国商业银行也应根据银行的发展特性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更好的降低风险的产生的同时,提高内部风险的控制。

作者:马英慧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黑河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