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10 07:09:00
导语: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前银行操作风险尚无一个准确的统一定义,关于操作风险的测定框架一般包括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而关于操作风险的管理机制通常包含两种:内部控制机制;以度量法为基础的经济资本补偿机制。这些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测定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操作风险测定框架管理机制商业银行
1操作风险的含义
目前还没有关于银行操作风险的统一定义。有人认为在排它性的方式上,操作风险可以定义为“每种非可计量的风险”或“除了市场和信用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新巴塞尔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而国际银行业从内部管理角度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来自交易失败和非常规操作导致的损失可能性;诸如建筑和设备等资产的损失导致的实体损失风险;由于内外欺诈犯罪事件带来的损失可能;因为雇佣、工作场地安全或监管环境的变化导致的法律和负债风险;政治体系的严重变化导致的国家风险。显然,国际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定义,实质是新巴塞尔协议内容的具体细化。
2操作风险测定框架
2.1基本指标法
基本指标法下,银行持有的操作风险资本应等于前3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上一个固定比例。其模型表示如下:
KBIA=GI·a
其中,KBIA:基本指标法需要的资本;GI: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a:15%,由巴赛尔委员会设定,将行业范围的监管资本要求和行业范围的指标联系起来。
2.2标准法
在标准法下,银行的活动被分为8个产品线:公司金融、贸易和销售、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支付和清算、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零售经纪业务。在各产品线中,总收入是个广义的指标,代表业务经营规模,因此也大致代表各产品线的操作风险暴露。计算各产品线资本要求的方法是用银行的总收入乘以一个该产品线适用的系数即?茁系数。?茁值代表行业在特定产品线的操作风险损失经验值与该产品线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应注意到,标准法是按各产品线计算总收入,而非在整个机构层面计算,例如公司金融指标采用的是公司金融业务产生的总收入。
而总资本要求是各产品线监管资本的简单加总。按照如下方式计算:
KTSA=∑(GI1-8×?茁1-8)
其中,KTSA:标准法下的资本要求,GI1-8:按基本指标法的定义,8个产品线中各产品线过去3年的年均总收入;?茁1-8:由巴赛尔委员会设定的固定百分数,建立8个产品线中各产品线的总收入与资本要求之间的联系。
2.3高级测量法
关于高级计量法,常见的有三种具体方法:内部度量法、损失分布法和极值理论法。
(1)内部度量法。是银行采用监管者规定的标准,自己收集损失数据,自己估算风险资本的一种方法。在对银行业务划分不同领域后,再在每个业务领域中定义不同的风险类型,对不同领域与不同风险类型的组合规定相应的风险暴露指标EI,和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的转换系数r,并利用银行自己的内部数据计算损失概率PE和损失程度LGE,公式为:
风险资本=∑i∑j[EI(i,j)·PE(i,j)·LGE(i,j)·r(i,j)]
其中,i表示业务领域,j表示风险类型。
与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相比,内部度量法使银行朝着精确度量前进了一步。它按照不同的损失类型对风险暴露指标进一步细化,能完整地描绘出银行业务的风险全貌;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中的固定百分比被分解成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有利于银行使用自己的数据;转换系数r考虑了银行业务之间的相关性造成的所需风险资本的减少。但该方法对银行收集整理内部数据建立自己的损失数据库的能力要求较高。
(2)损失分布法。即根据损失资料库中每一种业务类别的损失特征选取拟合度最优的模型,对损失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做出假设,得到操作风险损失在未来时期内的可能分布,以此来估计该类业务操作风险所需资本金。整个银行操作风险要求的资本金总额是各个业务类别资本金的加总。
可以看到,损失分布法虽然与内部度量法都需要对操作风险按业务细分,但二者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直接评估不可预期损失,而不像后者通过预期损失转化;其次损失分布法强调建立模型,而不像后者是运用统计原理将历史数据作为未来预期的无偏估计,虽然对数学的使用更加复杂,但更具有前瞻性。目前理论界和金融机构发展出多种计量操作风险的损失分布法,比如神经网络模型等,但由于对操作风险的进一步分类还没有完成,并且假设的分布与实际仍存在一定偏差,尚未形成行业标准。
(3)极值理论法。极值理论在巴塞尔协议中并未提及,但由于其较好的适用性在理论界得到认可。部分导致操作风险损失的事件发生频率低,但造成的损失巨大,从分布形态上看具有强烈的“厚尾”分布特征,使用极值理论法模拟厚尾部分,可以根据极端值的样本数据,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得到一定置信度的VaR值作为资本要求。该方法的关键是设定一个最优阀值,当所选取的参数超过该阀值时,纪录下来作为极端情况的样本数据。极值理论法的优势在于它直接处理损失分布的尾部,不必假设总体分布。问题是最优阀值的难以确定;同时,由于只有少数点进入尾部区域,很难获得充分的数据。
2.4资格标准
在新巴赛尔协议中,关于三种测定方法实际上都规定了详细的资格标准。如对于计算最为简单的基本指标法,虽然协议没有直接规定相应标准,但要求使用基本指标法的银行要遵循巴赛尔委员会于2003年2月颁布的指引———《操作风险测定与管理的稳健作法》。而关于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新巴赛尔协议就规定了一般标准以及详细的定性与定量标准,尤其是高级计量法,如国际活跃银行以及操作风险较大的银行(例如从事专业化服务的银行)所选用的方法应与其风险轮廓和机构自身的复杂程度相适应。监管当局将对银行采用操作风险方法(无论是何种计量方法)计算得出的监管资本进行检查,尤其是对照类似银行的情况,以确定其总体可信度。如果发现达不到要求,监管当局将可能按照第二支柱的规定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同时银行若符合新巴赛尔协议第640段和第641段规定的最低标准,银行可以对某些业务采用基本指标法或标准法,也可对另一些业务采用高级计量法。未经监管当局许可,银行一旦采用了高级法,就不能退回使用相对简单的方法。此外,监管当局如果认定一家已采用高级法的银行不再满足该方法的条件时,可以要求该银行对其部分或全部业务退回到相对简单的方法,直至该银行符合监管当局规定的重新返回高级法的条件为止。
3操作风险的管理机制
3.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控制银行内生风险
巴塞尔协议将人们的视线更多的集中于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要求,但实际上,一个银行的资本量多一点少一点并不是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往往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不适当的管理或运作习惯,而这些都属于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
所以首先防范风险的关键在于健全内控制度。银行必须理出具体业务流程,根据损失资料寻找流程中的风险点,并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每一种可能的风险因素都有监控,每一种业务都有管理规范,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其次,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和风险报告系统,对银行各项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内部审计是内控制度必不可少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需要从职能设置和工作程序上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还应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来自金融监管部门和外部审计部门的监督。最后,在有效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银行应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如由于现代银行各业务高度的相互关联性,某个领域的风险可能引发很多部门同时发生巨额损失,为此,银行需要进行压力测试,制定极端情况下的应急计划。
3.2提取以操作风险度量为基础的经济资本作为补偿机制
经济资本,是相对于监管资本而言、以VaR方式定义的风险资本要求。同其他风险的管理一样,这是一种最后的保障机制。它需要对风险的精确度量,但在实践中这是最薄弱的环节。巴塞尔委员会考虑到目前银行的实际风险管理水平,要求使用基本指标法或标准法提取监管资本。这些简单而透明度高的数量方法有利于监管,但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看,指标的选取过于粗略,对风险不够敏感,据此计算的银行资本要么造成浪费,要么不足以补偿损失。随着高级度量法应用的逐步展开,损失数据资料的累积以及对操作风险研究的深入,银行根据自身业务及管理程序的特点,建立适用的模型,使用自己的历史数据,计算出自身操作风险所需要的经济资本以抵补损失,将会大幅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但即使是使用高级度量法得到的经济资本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在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之间,以及各种不同来源的操作风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银行在控制操作风险的同时,必须要同时考虑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这样,经济资本才会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敏感性,起到抵补损失的作用。许多大的银行已有意识的将操作风险的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如Rabobank。
可见,经济资本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的思想虽然毋庸置疑,具体的管理方式仍存在很多的争议。可以确定的是,精确度量是其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目前的度量方法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同时也不能单纯的依赖量化,需要将定性分析纳入其中,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4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
4.1构建责权明晰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架构
其中董事会对银行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支持;必要时设立首席风险管理官,使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业务部门,对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各部门业务主管和业务经理对所在的业务中的风险事件负责。
4.2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设
对资产业务的流程进行基于风险管理的再造,在内部风险控制的建设中,高级管理层应首先了解本行的主要操作风险所在,在日常的管理中积极倡导建立有力的风险控制文化,将本行的内部控制战略和政策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各个层级的每一位管理者和员工,使操作风险控制成为全体员工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目标。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和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要求出发配置人力资源,形成有效的横向制约机制。有效的横向制约机制对内部人员欺诈和操作疏忽带来的操作风险的控制非常重要。
4.3做好几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鉴于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机制仍然缺失,应当尽快建立相对简略但比较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将三种风险的管理都纳入其中,并在实际运作中逐步完善;立即着手建立损失数据库,积累损失资料,为精确度量操作风险建立基础;着手建立风险识别、监测和报告制度,做到银行内部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的相互结合;建立对外风险信息披露制度,以形成银行外部力量对银行内部管理的约束。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巴赛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操作风险衡量与资本金约束[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2田玲,蔡秋杰.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3(8)
3钟伟,王元.略论新巴赛尔协议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04(4)
- 上一篇:连锁超市营销活动方案
- 下一篇:蓄能水电厂故障分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