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外资银行风险防范体制
时间:2022-08-16 09:20:47
导语:改善外资银行风险防范体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年来,在外部金融危机频发背景下,在华外资银行天然的跨境特性使其易受外部动荡影响,加上不少银行在公司治理、内控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导致在华外资银行遭受跨境风险传染的概率不断增加,基于日常管理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变化,亟待建立一套基于危机管理思路的跨境风险防控机制。
外资银行跨境风险特征及传染渠道
外资银行跨境风险是指外资银行因母行或母国发生较严重风险或危机而对其在华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由于外资银行天然的跨境特性,其母行或母国的多数风险和危机容易对在华经营机构经营造成威胁,从而形成跨境风险。从近年情况看,外资银行跨境风险存在以下特征和传染渠道。
外资银行跨境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是国别风险性。所谓国别风险性,是指从跨境风险产生的源头看,外资银行的母国出现经济、政治和社会动荡,包括发生战争、政权更迭等严重事件,导致两国正常的联系中断,从而对该国在华所有外资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持续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使得外资银行跨境风险的国别风险特性有所增强。二是突发性和易感性。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在无事前征兆的情况下,不少外资银行母行从事的高杠杆、高风险业务,可能由于判断失误瞬间招致巨额亏损,使银行迅速陷入危机,进而引发跨境风险。此外,由于银行经营的内在脆弱性,跨境风险一旦形成,极易通过恐慌或信心崩溃传染至在华经营机构,并引起不良后果。三是局部传染效应。从跨境风险传染的后果看,由于“示范效应”的存在,当某家外资银行受跨境风险传染后,市场对政治、文化背景相同的同一国家或地区外资银行产生忧虑,从而使风险在局部范围得到进一步传染。同时受“羊群效应”影响,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外资银行受到集体冲击后,更多的投资者会跟随市场作出反应,从而使在华外资银行整体都受到冲击。外资银行跨境风险传染的主要渠道一是通过恐慌或信心危机引发在华经营机构挤兑风潮。当外资银行母行或母国出现较严重风险或危机时,由于市场信息和监管信息的不对称,即使在华相关外资银行经营正常,国内市场仍可能对其产生忧虑,一旦发生风吹草动,就容易造成恐慌或信心危机,进而引发挤兑风潮并使银行因资金耗尽而陷入困境。二是通过同业往来或关联交易渠道抽取资金,引发在华经营机构流动性困难。外资银行母行在重大风险或危机爆发前后,为挽救自身的经营失败,可能设法通过同业往来和关联交易等手段,或以资金集中管理为名,在较短时间内从在华经营机构抽取大量资金用于维持其日常经营,在华经营机构却因失血过多导致流动性水平大幅下降,造成日常支付和经营困难。三是通过股权变更、业务分拆等方式导致在华经营机构正常经营受干扰。当外资银行母行进入危机处置阶段时,相关重组和出售计划如涉及在华经营机构的股权变更或业务分拆等事项,在华经营机构的各项业务可能受重组事项影响而陷入停顿或出现亏损;而因控制权变化导致的战略变化和前景不明,也将引发在华经营机构管理层变动频繁或人心不稳,使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外资银行跨境风险监管机制现状及问题
外资银行跨境风险监管机制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外资银行跨境风险监管机制,相关流程、方案和手段在近年外部金融危机频发的环境中也得到进一步检验和完善。一是日常监管中的风险防范机制。要求外资法人银行建立相对独立的公司治理架构,在经营决策、风险治理和关联交易等方面与母行形成“防火墙”机制;对外资法人银行建立了以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授信集中度和存贷比等指标为核心的监管指标体系;对外国银行分行则提出了以生息资产比例、境内资产负债限制、人民币拆借限额和大额跨境资金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指标和要求。二是跨境监管合作机制。签署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MOU),与母国监管当局建立日常信息交换、机构设立、危机处置和人员交流等机制,截至目前,我国已和近4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MOU;制定危机防范和管理应急沟通机制,监管部门成立应急沟通小组,就在华外资银行危机情况与母国监管当局和母行进行及时沟通,了解有关情况并采取审慎应对措施。三是危机应对预案与特别监管措施。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监管部门陆续制定了一些危机应对预案和特别监管措施,主要包括:流动性危机应急预案,对跨境风险传染造成的外资银行流动性危机进行预警、评估和监控;危机情况下的特别监管措施,针对特定危机情景采取相应干预手段和措施;大额资金跨境流动监测制度,对外资银行与母行的大额资金往来进行定期监测,并对集团内资金交易比例等指标提出要求。四是危机处置的法律框架。针对外资银行跨境风险可能演化为危机的情况,目前已形成一套危机处置的法律框架,主要散见于《破产法》《公司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相关条款,为外资银行关闭、重整、重组、接管和破产清算等处置手段的启动和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外资银行跨境风险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近年情况看,尽管外部危机频发,但在华外资银行经营总体正常,经受住了危机的严峻考验,其中现行跨境风险监管机制的风险隔离作用功不可没。但总的看来,现行监管机制主要是基于日常管理思路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手段,其主要缺点是对跨境风险形成、发展和演化各阶段的情景模拟分析不够全面深入,相关风险的评估、监测、应对,以及风险演化成危机后的处置程序和手段还不够完善,不利于全面、动态和有效地管理跨境风险。一是跨境风险传染的防范机制有待改进。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不利于增强存款人信心和维护银行稳定;跨境风险识别评估体系有待建立,对母行及母国危机状况、跨境风险形成发展情况缺乏有效监控;现行MOU不具备法律效力,与母国监管当局在危机状况下的信息沟通和监管合作效果不佳;单一股东控股模式使在华子行公司治理、内控和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不足,不利于与母行之间的风险隔离。二是跨境风险传染的应对流程、机制和手段不足。尚未根据跨境风险的种类、级别等情况,建立相应风险传染渠道的监测机制,不利于及时掌控跨境风险传染状况;跨境风险传染后的风险和危机应对预案不够健全,尚未系统化研究制定各类风险和危机的预警信号和情景假设,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早期干预流程、手段和相关协调沟通机制。三是跨境风险演化为严重危机后的相关处置程序不够明确。如上所述,目前对外资银行可采取的各种危机处置手段都能找到法律依据,但由于我国尚未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导致在监管实践中,各项危机处置手段的具体操作程序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协调沟通机制都不够明确,不利于监管部门迅速有效处置高风险外资银行机构。
- 上一篇:外资银行在华情况及建议
- 下一篇:外资银行法律制度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