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发展情况及对策
时间:2022-08-16 04:10:39
导语:外资银行发展情况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自从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第一家代表处以来,外资银行在我国已经发展了30余年。而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声明给予中外资银行同等待遇,外资银行营业机构迅速增加,意味着我国银行业真正开始面对来自全球银行的面对面竞争。如今距银行业开放已经十余年,外资银行的迅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银行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因此对外资银行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建议,对我国整体银行业来说,依然有一定的意义。
一、我国外资银行发展现状
根据银监会的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5家银行在华设立216家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37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223家分行),另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90家分行。从分布地域来看,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如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大连、天津、厦门等地,其中上海的陆家嘴和北京的金融街都是外资银行集中的地区。而较早进入中国的大型外资银行则已经纷纷在内陆城市设立分行,目前除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外,各省均有外资银行分布。如仅汇丰银行就已经在全国设立了24间分行,业务范围辐射全国大部分省市。随着2006年入世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得到了国民待遇,开始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相对于中资银行庞大的规模,外资银行普遍偏小,因此在客户选择和产品设计上,都主动避开和中资银行的直接竞争,业务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贸易融资、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等业务。而在客户群的挑选上,在优先服务本国客户的基础上,不同国家的银行也展现出了不同的策略,例如日本银行就专注于服务在中国工作或参与贸易的大量日本客户。随着银行本土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本地人群对外资银行的认知度逐步提升,外资银行已经拥有54%的本地客户,而对本地企业客户和本地个人客户的贷款金额也分别达到了贷款总额的38%和50%。就具体指标来看,在资产规模方面,表1显示的是2004至2010年间,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机构总数,总资产额和在全国银行业中占比。截至2010年底,我国外资银行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1.74万亿元,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1.85%,在部分地区如上海,辖内的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则已经占到了上海银行业资产的13.1%。盈利性方面,外资银行利润较上一年增长25%,虽然不及中资银行36%的平均水平,但较金融危机时已经大幅回升。安全性方面,外资银行的整体不良贷款率仅为0.5%,与同期全国银行业1.1%相比,展现出了外资银行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二、我国外资银行发展面临困难
(一)监管及法律法规限制我国在加入WTO后,为了更好地管理银行业,成立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BRC),先后颁布和修订了许多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形成了目前相对完善的外资银行的监管法规体系,包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很多相关政策法规的设立是基于对中资银行的管理,由于不同于母国的监管环境,部分外资银行对此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
(二)人才资源流失我国外资银行同样面临人才资源流失的问题,根据银监会年度报告显示,我国外资金融机构在2010年底的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36,017人,从业人数较2009年增加了10.8%,而在普华永道的一份调查报告中预计我国外资银行的从业人数在2014年将达到52,312人,人才需求巨大,尤其是高端银行人才,虽然外资银行在薪酬上完全显示了对高端金融人才的重视,但依然时常要面对来自其他外资银行的人才争夺,尤其是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拥有熟悉中国市场业务的高端人才意味着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此外,中资银行由于某些方面专业人才的欠缺,也会在外资银行中寻找人才。在普华永道的同一份报告中显示,2010年我国外资银行员工流动率超过10%的银行接近70%,其中又有近一半银行流动率超过了20%,外资银行优秀人才的抢夺日趋激烈。
(三)中资银行的竞争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市场伊始,通常都会尽力避开中资银行的主营业务范围,发挥特色服务,例如私人银行,国际保理等当时国内较冷的银行业务。随着外资银行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在这些业务中的影响力扩大,面对潜在的竞争对手,中资银行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来改善自身运营效率,并开始逐步参与到外资银行优势领域的竞争中,如更大范围的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虽然经验不及外资银行,但凭借庞大的本地客户群,相关业务规模也急速扩张。直接对外资银行的相关业务开展产生了冲击。
三、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建议
(一)加快网点建设和银行电子化发展我国在2006年完全放开了对于外资银行网点建设的地域限制。但是,面对中国庞大的地域,由于新设分行的审批速度相对缓慢以及资金限制等因素,外资银行营业网点少的现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有所较大的改变。有一些银行采取了其他的方法来减少营业网点少的影响,如东亚银行针对网点不足的劣势,提出了同城跨行取款免前几笔手续费的做法,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银行网点较少对外资银行个人客户的影响。而对于大部分外资银行来说,除了要在资金实力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实体网点,发展银行业务电子化也应当是一个优先的选择。除了传统的网上银行,如今3G网络和数字电视等业务已经逐渐普及,移动银行等新模式的电子化银行业务从技术上讲已经成为现实,虽然还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但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弥补外资银行自身营业网点不足的劣势,还可以服务到营业网点没有覆盖到城市的客户。
(二)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础在于银行经营特色和各自的比较优势,许多刚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并不具备广泛开展业务的能力,因此只有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才能体现出银行的竞争优势。外资银行应当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积极引入和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业务,如汇丰,花旗、东亚等银行纷纷成立村镇银行。此外,随着近年来中国富裕人群的快速增加,外资银行也应当推出更为丰富的理财产品供不同客户选择。除了客观产品差异化外,外资银行还需要改变本土人群心目中,外资银行只服务高端人士的形象,例如通过广告拉近特定客户群或塑造自身的特色服务和形象。尤其对于全能型的零售银行来说,客户认知度对于银行的发展很重要。此外,外资银行还应当避开和中资银行的直接竞争,如依靠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人才储备,大力发展银行中间业务等。
(三)加强和中资银行合作针对中资银行强大的资本实力,外资银行应当寻求积极的合作而达到共赢。借助中资银行的资源和网络优势,弥补自身在人民币资金清算、网点及客户信息等方面的弱势,才能迅速实现扩大业务和产品范围的目的,并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中资银行也可以收获外资银行出色的技术或管理经验。如花旗银行为了提高客户的资金到帐速度,安装了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两家中资银行得到了相应的手续费,也加深了彼此的合作,实现了双赢。又如汇丰银行通过入股交通银行加深了合作关系,并发行联名卡,通过合作充分利用了双方的优势网络,增强了双方的整体竞争实力。
(四)发挥外资银行海外资源优势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以及日益增加的跨境资金往来,外资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其海外分支机构的服务、清算等方面的优势,发展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业务,实现内外联动。尤其目前境内离岸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得国内离岸业务日趋成熟,而外资银行在这方面是有很大优势的,具体体现在离岸政策理解、客户引入、服务手段、清算渠道等方面。这也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需要考量的方向。
四、结语
虽然我国外资银行在经营中会碰到一些困难,但从长远来看也充满机遇。中产阶级持续快速增加带来的大量个人理财需求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潜在市场机遇,都将会是未来外资银行快速发展的契机。
- 上一篇:职校通信专业就业展望
- 下一篇:外资银行业影响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