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助力农商行支农支小路径

时间:2022-06-22 09:55:36

导语:科技金融助力农商行支农支小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技金融助力农商行支农支小路径

摘要:在科技金融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支持农村发展(下文简称支农)、支持小微企业(下文简称支小),是农商行发展的重点。本文在研究了农商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农商行面临的互联网金融冲击、同业和跨界竞争挑战及经营方面的困境,提出了浙江省农商行科技金融推进农商行差异化发展和进行“空白点”探索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金融;农商行;支农支小;浙江省

一、背景

据统计,全国13个省份的农信机构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其中,广东和江苏农信系统资产规模超过了3万亿,浙江和山东的农信系统资产规模则超过2万亿。随着农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支农支小的初心一直铭记。全国各省农信社不懈努力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湖南省农信系统在召开2020年度工作大会的时候,农信联社党委书记赵应云表态,会不断加大支农支小力度、加快推进普惠金融工作,在五年发展规划中,实施有效贷款客户“净增倍升计划”,力争净增100万户以上。福建省农信社以13.57%的存款市场份额发放了全省超过20%的涉农贷款、超过50%的农户贷款和近20%的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占比达到69.34%,高出全国农信系统近15%,努力践行支农支小的理念。浙江农信社从1952年10月成立到现在已有69年的历史。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浙江是第一批改革试点省份之一。2004年4月18日,在习的亲自部署下,省委省政府正式组建省农信联社。成立以来,省农信联社始终坚持国发[2003]15号文提出的法人行社“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原则。

二、农商行科技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现状

(一)农商行经营现状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官网的数据,截止2019年6月,全国有459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约有2300多家,其中农商行1423家,农村信用社784家,还有其他若干农村合作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约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50%。根据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1季度末,我国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5811亿元,不良贷款率4.05%,同时,对比发现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2%,股份制银行为1.71%,城商行为1.88%,民营银行为0.68%,外资银行为0.76%。

(二)跨区经营现状

2019年1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的《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要求,农商在严格审慎基础上开展综合化和跨区域经营,原则上机构不出县(区)、业务不跨县(区);强调了本地服务意识,规定当年新增可贷资金应主要用于当地。2020年之前,村镇银行只能在所在县(区)内经营,农商行只能在省内开立分行的区域经营,不允许跨区域经营。2020年,农商行逐步放松跨区经营的要求,监管不断推进跨区经营的试点。银保监会在《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稳妥推进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这使得部分经过监管筛选认可的村镇银行可以进行跨区经营,有效降低村镇银行的区域集中度,提升风险防范,同时,意在控制村镇银行数量,减少监管成本。

(三)浙江省农商行科技金融推动普惠金融现状

1.浙江省农信系统普惠金融走在前列。目前,浙江农信系统已服务5000万客户,承担全省1/2以上的农户贷款、1/4小微企业贷款、3/4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贷款和绝大多数低收入农户贷款。2.浙江省农信系统科技金融推进普惠金融。2017年年初,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建了18个月的网络金融核心平台上线,具有涉及面广、投入人多、实施期长的特点,采用分布式记账技术,覆盖目前的传统核心业务,能够做到共享客户服务渠道,有力协同线上线下,创新服务场景和创新服务流程。网络金融核心平台的上线标志着浙江联社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稳态+敏态”的双轮驱动模式。柜面核心业务保持“稳态”发展,在现有的框架基础上能够实业务连续性。另一反面则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实现“敏态”发展,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加持下,实现新的服务业态的拓展。

三、农商行科技金融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一)农商行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自从2013年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后,农商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农村常驻人口不会使用银行卡,却基本会使用支付宝和微信,余额宝和零钱通的开通又极其简单,比较下载农商行的App,并进行后续的账户注册和理财开通便捷不少。截至到2019年6月,支付宝用户突破12亿人,微信用户数则突破10亿人。很多农商行没有获得的客户,被微信和支付宝通过线上渠道获得。互联网金融入局,利率市场化的推行,使得农商行负债可获得性更低了,付息成本也加大了。金融科技公司都认准了农村市场是一片蓝海,互联网电商巨头踏足金融圈层,都想在农村市场分一杯羹。

(二)农商行面临着同业和跨界竞争的挑战

在科技金融的布局下,使得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客户获取和分析更加简便,五六线城市和农村的客户也成为了他们的目标之一,这些大行逐步渗透到“三农”相关和小微相关业务,凭借着自身多层次网点,较低运营管理成本和较低贷款利率的优势,争夺着农商行的传统客户。

(三)农商行面临着经营方面的困境

农商行存在着分散和弱小的劣势,客户群体为农户和农村小微工商户,在构建自身信用体系和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方面较薄弱,受市场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这也是农商行的不良贷款处于高位的原因。央行也在不断推进“两轨并一轨”,要求存款利率上升或存贷利差逐步缩小,这使得农商行的资金成本和负债端成本增加的,导致存贷业务经营压力大。同时,国内大部分农商行30岁以下客户占比不足20%,客户存在老龄化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农村地区年轻客户对移动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趋大,农商行面临着无法满足他们对金融服务实时、便捷、移动化的要求,科技金融的背景下,客户需求的改变导致农商行面临失去农村后续潜力客户的危险。

四、科技金融助力商行支农支小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科技金融给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意味着,增加科技投入和提升科技水平对于农商银行来说是顺应历史潮流。但是类似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高新技术是需要金钱和实力来支撑的,它对银行的规模有要求,因为只有规模可观的银行才能在科技金融的投入中获得回报,然而基于县域的农商行显然不具有此等规模。其次,科技金融可以让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给银行提供低成本获客渠道。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所以可以通过金融科技降低成本、锁定客户和个性化服务是建立在海量客户基础上。农商行依托农村和社区的特性使其无法轻视传统获客渠道。因此,农商行如何借助科技金融更好的支农支小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浙江省农商行科技金融

县域农商银行应充分依托浙江省联社提供的科技支撑,依靠浙江省联社搭建的科技平台,积极开展高科技含量业务,提供多层次金融产品,服务年龄段客群。在农商银行中,也的确是存在实力强劲、体量较大的县域机构,然而就算是这些规模和实力尚可的县域农商银行,也无法实现自建系统。因此,依托省联社大平台聚合优势,推进金融科技建设,是大量县域农商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突围的最现实路径。1.浙江省联社提高科技实力,提供综合平台浙江省联社可以持续增加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升级科技平台,尝试前沿科技金融做法,让下属县域的农商行能够依托省级平台,实现更好发展。可以借鉴广东省联社的作法,不断上线多渠道整合的超级门户平台,整合传统的柜面系统和新推出的自主设备、移动设备和智慧厅堂渠道。帮助实现浙江省内所有受控设备的统一管理、监控和运营,设备资源可以涉及传统柜面、移动柜面、超级柜台、自助发卡机、机器人、AI设备等等。帮助全省的农信机构整合网店资源和网络资源,扩展网点服务的半径,缩短业务办理的时间,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率。2.浙江省农商行根据县域特点,进行客户细分农商银行也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金融服务需要,精细化筛选客户群体,确保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获得满足。在城区建设布设虚拟柜员机、超级柜台机、自助购汇机、理财柜员机等,提升营业网点的服务效率,减少营业网点的人力。城乡结合地区农商银行可尝试线下引流和线下引导,分布有序的引导客户群体从线下迁移至线上渠道,为科技金融催生的金融业态创新奠定客户基础。另一方面,在农区增设助农服务点,为喜爱线下服务的中老年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二)浙江省农商行差异化发展

农商行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服务于地方经济,以此为己任,以本土经营、控制规模为自身经营特点。因此,对农商行而言,为地方经济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使得其应该寻求一条不同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道路。因此,农商银行要想在长效持久的发展,与那些资金雄厚的国有商业银行或者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错位竞争,就要不忘初心,坚守定位,差异化发展便民银行、零售银行、社区银行或者农村金融服务点等。1.利用科技金融提高服务效率,打造城区农商行成为便民银行城区农商行面临着城区和郊区业务发展不够平衡问题,很多的网点、客户、业务集中在郊区,城区业务的开展受此限制,发展不顺。城区业务发展的制约直接影响城区农商行总体市场份额的抢占,使得其无法获得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因此,对城区农商行来说,可以向优秀股份制银行学习,尝试弥补城区业务不足的困境,积极打开城区业务,充分利用科技金融提升效率,加快推动城区金融业务开展,通过智慧网点的布设弯道超车,形成优势,打造自身成为服务市民的区域性便民银行。2.利用科技金融下沉服务,打造发达地区农商行成为现代零售银行发达地区农商行在发展过程中一般会通过传统公司业务发展壮大,其中大额公司贷款是主要业务支撑。因为,多数农商行尚未深入开展小微业务和个人业务,服务尚未下沉。这意味着发达地区农商行无论是产品内容还是服务机制都不具备较好的普惠金融性质,无法满足居民金融需求,部分农商行甚至没有信用卡和汽车消费贷款这些业务,也没有开展销售基金、信托基金和私人银行这些业务。因此,发达地区农商行可以利用科技金融手段细分客户群体,提升获客能力和实现客户多样性,优化业务结构和丰富服务内容,业务重心从以大中企业为主过度到多层次多规模客户群体,真正体现自身经营特点和需求,逐步满足当地日益丰富的居民家庭金融服务需求,充分挖掘零售业务潜能,丰富零售业务产品内容,建立现代零售业务销售体系,成为有效服务城乡居民的零售银行。3.利用科技金融夯实农村市场,打造欠发达地区农商行为专注服务“三农”精品社区银行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整个金融服务体系中“三农”金融服务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农户贷款作为当前多数不发达地区农商行主要贷款品种仍显产品单一。因此,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下,农村金融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面对商业银行的进入,县域农商行的相对垄断地位受到挑战,市场份额呈现下滑趋势,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利用科技金融的力量不断夯实农村金融市场,利用省联社持平台的科技加持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精耕细作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陈出新、优化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在维持自身农村金融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在迎合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理念下成为专注服务“三农”的精品社区银行。

(三)浙江省农商行“空白点”探索

空白点一方面指的是比如因缺少抵质押物而没有金融可获得性等企业个人特殊时期造成的金融服务空白,一方面,没有享受到良好金融服务的农户以及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城乡弱势群体都是客户群体空白点。因为,服务这类客户,成本高、风险大、收益散。农商银行与生俱来的对农村金融的血液、情怀、温度以及使命感与责任感,这份对农村金融的感情和责任是其他商业银行没有的,这是其有效地拓展这类市场和服务此类群体的优势。且客户群体的忠诚度一般偏高,难攻易受,是未来的金融蓝海。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可以成为农商行拓展新业务和新客群的点。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努力实现新型消费加快发展”这一提法。目前,我们发现中老年人依然是农商行的主要客户群体,随着客户老龄化,这一批的客户会逐渐消失,如没有大量的年轻客户作为补充、沉淀,农商行有可能会出现客户数量的断层甚至是断崖式下滑。进军消费金融是获取年轻客户的重要手段。因此,农商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消费金融”这片蓝海,并且推出年轻化产品和服务是弥补这一空白的可行做法。浙江开化农商银行则转变授信方式,从“按户授信”到“按人授信”,通过这种转型实现了农村青年客户信息的采集,拓展全方位普惠金融,推动年轻人消费信贷。江西九江农商银行通过拓宽信用卡分期业务来获取年轻客户,实现多种信用卡分期业务,包含汽车分期、车位分期、家电分期和家装分期等。山东青州农商银行发行全域旅游银行卡,为客户量身打造全域旅游特色信贷产品,用来定向支持特色旅游村发展,重点扶持旅游产业龙头企业,拓展自身发展业务的同时,探索旅游信贷空白,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带动消费金融。

(四)浙江省农商行拓展新模式

1.实现政银合作模式农商行要在立足百姓的基础上,实现业务的拓宽发展,可以做政府的银行。除了积极主动和政府对接一些政府相关农业项目工程外,积极有效融入地方“三农”经济建设当中去是获取主场优势的关键。农商银行一般都是地方纳税大户,保持着跟地方政府较为紧密的良好关系。地方政府对于农商银行健康发展和服务经济抱着美好的愿景和期望,农商行可以充分利用主场优势,建立政银合作备案录,争取政府一些支农项目工程同农商银行合作,实现资金存放、资金发放、资金转账等相关业务的合作,实现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借助政府发展“三农”之力,助力自身发展,利用自身农村市场的优势,在政府涉农,扶农和助农领域争取资金合作,做到真正的与“三农”的相辅相成的发展。2.实现流程银行模式流程银行模式是保罗·阿伦在总结美国等发达国家银行有效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理念,它是农商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并实现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根据农商行的自身转型需要,由“部门银行”转变为“流程银行”是业务发展的一个趋势。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和业务布局来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进程、风险管理合理化和业务流程平行优化等组织理念。3.打造普惠银行体系普惠金融的推进一直是农商行的使命。因此,农商行可以推动体系化建设,如可以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站的布设,推广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电子银行等。着力打造智慧网点,开展普惠金融相关宣传活动,宣传征信、反假币等金融知识,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提升农信品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陶真真.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9):25.

[2]张晓豆.黑龙江省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09):5.

[3]张涛.一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信用体系研究与应用[J].征信,2016(04):33-35.

[4]李琳.乡村振兴视阈下普惠金融发展实践与展望[J].党政干部学刊,2019(06):16.

[5]李均锋.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银行业,2019(05):15.

作者:吴蕴赟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