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策略探析
时间:2022-10-10 04:47:05
导语: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策略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业银行的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银行的经济效益,也与客户的利益以及金融安全息息相关,但是一些商业银行出现了诸如违规套现、篡改数据甚至诈骗等现象,这些都体现出商业银行管理的疏漏,尤其是对于会计风险监控的不到位问题。从管理层面来讲,商业银行有责任也有义务防范和处理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风险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尽可能地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由于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样银行才能保障自身发展的情况下,维护好社会公共形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新形势下,通过加强风险管控的方式维护银行的安全运营已是刻不容缓。当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与会计业务密不可分,虽然在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风险点和问题,但是最终都会在会计结算和核算中体现出来,所以对于整个银行的风险管控来说,会计风险的管理是关键。在市场经济竞争形式越来越严峻的今天,不仅需要金融监管来监督市场,而且要用法制来规范市场,更需要银行本身,完善风险管理系统,特别是会计风险。只有对银行会计风险做好管理与控制,就能大大降低银行风险发生的概率,这样才能在规避金融风险的同时降低经济损失,维护金融安全。
1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主要特点
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是指在商业银行内部担任会计工作的相关部门、组织或者相关的管理机构,因为某些特定的因素,而使得会计信息不准确,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信誉等面临被损害的可能性。由于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会计,无论是会计核算还是各种报表都会出现会计风险,同时数据表明因为会计方面发生的案件正在逐年增多,尤其集中于会计核算和出纳业务方面,这就更加要求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会计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有以下几个特点:(1)隐蔽性。可以说银行会计风险无时不有、无刻不在,因为其贯穿整个业务核算过程,在防范意识不强、措施不当的情况下呈加剧趋势。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的时代,与人工核算相比,银行业务的不透明性和非直观性更是造成了银行会计风险因素的增多。如发生在2013年的农行监守自盗案件,作为农行内部人员可以轻易绕开内部检查,多次盗用资金,直到案发时,已盗取的金额总数累计超过300万。(2)突发性。银行会计风险的发生都是以短时间计算的,作案速度之快往往令人猝不及防。诸如一些发生在会计结算的案件中,整个过程也就不过几分钟的时间,而所得的资金又通过互联网迅速转移,这无疑增加了银行处理风险的难度,损失也是不断加大。(3)迟缓性。会计风险一般很难立刻发现,它们都具有延缓性。其主要表现在会计的账务上,过了很长时间后,才会从账目上发现。此类案件很多,如农行包头分行的违法经营案,达茂旗农信社联社所辖部分信用社违法经营案,建行长春朝阳支行3亿元存款诈骗案等。(4)损失大。由于会计风险的隐蔽性和延续性,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更大的作案空间,而作案次数的增多,盗用的资金自然也越多,银行的利益受损也就越来越严重。
2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银行会计内控机制不健全,导致会计风险管理蕴藏着内控风险。尽管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对会计风险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尤其是对会计内控工作愈加重视,一些商业银行高层更是千方百计把会计内控工作,当作是银行经营的头等大事来抓,但是受制于内控工作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不能够从根本上适应会计内控的需求,导致会计风险管理中蕴藏了巨大的内控风险。有的商业银行受自身公司文化、管理能力及员工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对银行会计内控成本的考虑,导致了对会计内控机制从制定到执行上,都存在着心理认知偏差,即口头上十分重视,在具体的行动中却不能完全落实。有的商业银行由于缺乏专业人才,难以承担制定先进的会计内控制度的重任,在聘请外部战略公司制定银行会计内控时,由于信息传导的失真,导致在制度的制定上,非常容易出现误差。还有的商业银行在制定会计内控机制及配套措施时,高层的定位不够准确,管理层的措施不够到位,要么过分强调人的自觉性和重要性,相对忽视了制度的保障性,要么过分依靠制度的机械性,彻底压缩了人在内控管理中作用的发挥空间。这两种制度倾向,都严重影响了会计内控机制的科学运转,为会计内控工作带来了风险。(2)银行管理运营制度时效性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地评估和指导银行的管理运营行为。很多商业银行都制定了包括会计岗位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大部分都是在银行机构成立之初就拟定和颁布的,有些制度虽然经过了小部分修改和修订,但是整体上还是沿用了最初的制度体系。这些会计内控制度经过多年以后,已经跟不上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表现在条款内容老旧,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与国家最新法律政策严重缺乏适应性,乃至产生了脱节,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都显著不足,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现代金融行业的发展可谓是瞬息万变,过时的会计内控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型金融业务的现实需要,不但不能帮助企业完成会计内控的任务,反而会带来麻烦和负面影响,其滞后性将给商业银行的管理和运用,都带来了巨大的内部风险和外部挑战。(3)会计管理监督工作存在短板和盲区。很多商业银行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但是在具体的程序执行上和环节落实上,仍然存在一些风险点和监管盲区。比如,有的银行出于对办理业务效率的考虑,对于一些诸如会计核算中的轻度违规操作等打擦边球行为,只要账目上不出差错,就不作过度追究。有的银行存在关系岗、人情岗的问题,有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够强,不能完全适应会计岗位的需要,但是仍然安排在会计岗位上,为会计工作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有的商业银行对会计风险监督缺乏指导性,监督部门由内部部门或科室程度,独立监督性不充分,监督能力和监管效果不明显。还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银行的上级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管和考核都偏重于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业绩效益,偏重于结果监督,对于过程的监管比较弱化,给会计工作带来了风险。
3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策略
(1)加快商业银行会计内控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会计内控机制。各个商业银行必须把防范会计内控风险作为金融运用活动的首要措施,加快探索、研究、制定适应自身公司发展的商业银行会计内控体系。商业银行高层要集中资源力量,召集金融领域的行业专家、银行管理层、骨干人才,广泛汇集才智,全面集思广益,对银行现有的会计内控机制进行认真修订和完善,使会计内控机制更加健全和完善,进一步提升银行防范会计风险的预警能力和抵抗能力。会计内控过程要科学高效,必须确保高层决策、中层传导、基层执行各个环节的畅通有效。依托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设备,建立和完善银行会计内控信息化体系,使会计内控机制搭上信息化快车轨道,依靠大数据分析、“互联网+”、银行高速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紧密结合会计电算化,开展内控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以网上业务平台的建设,实现银行业务在阳光下运行,从而全面降低会计内控风险。(2)加强商业银行的管理运营制度建设,以规范的企业运行化解会计风险带来的压力。规范的管理运营对于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加大对银行员工队伍的培训力度。首先,要加强对银行员工,特别是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让员工知法、懂法、守法,严格执行法律政策红线。同时,商业银行要以提高银行员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为重点,加强员工培训,着重提升银行员工,特别是会计工作人员的实战化工作技能,切实提升员工应对网络挑战的工作能力。要加快管理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可操作性强、公平公开公正、权责分明的员工管理考核制度,使工作岗位与员工能力相匹配、相适应。(3)加快会计管理监督措施创新,构建起无懈可击的会计监督管理网络。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创新会计内控监督措施,针对信贷、理财、核算等核心部门的大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建立专责监督机制,责任分解到人,监督覆盖到人。银行内部要加强对监督岗位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要高度重视网络化办公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银行要重点加强对网络化条件下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在银行员工办理网络业务时,要格外注意防范金融泄密、失窃、黑客攻击等网络犯罪行为带来的损失,切实降低违规操作、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概率,做到防患于未然。
4结语
商业银行的稳定关系到整个金融系统的有序运行,而金融系统的安定有序又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就凸显了商业银行防范和规避风险的紧迫性。而从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现实情况来看,其内部管理上的问题会体现在会计相关领域,所以加强会计风险管理,也是商业银行重中之重的工作。从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来看,除了要加快商业银行会计内控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会计内控机制之外,还要加快会计管理监督措施创新,构建起无懈可击的会计监督管理网络,才能从根本上打牢防范会计管理风险的基础,在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之下,商业银行才能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担负起社会使命和责任,稳定社会金融环境、创造社会价值,从长远来看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必然发挥其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岳凤娥.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及成因浅析[J].金融市场,2013(06).
[2]毛愫璜.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与防范[J].时代金融,2013(02).
[3]李小全.试析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控制[J].金融与经济,2004(05).
作者:曹健 单位: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
- 上一篇: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和改进探索
- 下一篇:大数据驱动银行金融科技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