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生存及发展
时间:2022-11-02 03:06:34
导语: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生存及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2011年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逐渐进入“新常态”。本文简单介绍了新常态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随后讲述了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最后为商业银行积极应对新常态提出针对性建议。2014年在河南考察时,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特征,首次提出“新常态”这个新名词。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于我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经济新常态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或低速增长,经济危机之前,我国GDP增速最高曾达到14.2%,目前仅为7.4%,在以后阶段经济增速可能会继续下降;第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第三,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发生转变,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更加健康。
关键词:新常态;商业银行;挑战;机遇;措施
一、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有效需求下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是在政府主导的大投资、货币信贷大投放、高杠杆的超高速下运行的,各经济部门也已经习惯了高速增长模式。经济的高速增长掩盖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经济一旦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这些被掩盖的问题逐渐暴露,首当其冲的是商业银行信贷。经济增速放缓,信贷风险会加剧,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以前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的企业类型,行业和区域趋同。主要集中投放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上市公司等。投放行业主要是房地产开发、移动通信、高等院校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地域主要是集中在一线城市、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目前,信贷集中投向的一些行业已经出现不景气,如房地产行业、煤炭等资源能源行业、水泥等建材以及有色化工行业等等,这些直接威胁的是银行贷款安全。第二,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的利差逐渐减小,盈利能力降低。以前的管制利率,使得我国的存款利率被政策性压低,存贷款利差被抬高。可以说,一旦放开存贷利率,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银行的存贷利差将快速减小,导致银行利润下降。从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实践来看,利率市场化虽然带来了银行净息差空间的变窄,然而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变动并非反向,倒出现了存贷款利率同步提高的现象,贷款利率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比如,美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随后存贷利率竟达到15.91%和18.87%的高点;韩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存贷利率飙升至9.81%和11.1%的高点;此外,阿根廷的改革因利率大幅提高、国际热钱涌入而以失败告终。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融资需求旺盛使得贷款利率下限管理的作用微乎其微。鉴于我国在2013年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因此现有的贷款利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竞争的结果。因为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而贷款利率已经放开,造成了目前国内银行业的净息差水平。利率市场化改革意味着金融体系的价格机制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必须适应这种机制的变化。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于盈利下降,而且在自主定价、风险控制等都受到挑战。第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造成冲击,促使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在过去两年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冲击有目共睹。传统金融行业竞争不充分,甚至居垄断地位,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吸纳了大量活期存款,造成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警醒,倒逼商业银行进行改革。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在没有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坐吃利差,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使利差收窄,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方式造成了挑战。
二、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常态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的机遇。新常态对中国经济进行清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商业银行也应当把握机遇,积极转型。总的来看,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主要是转变经营模式和转变盈利模式。第一,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商业银行在服务理念、经营效率、贷款结构等方面存在不足,往往表现为信贷歧视、信贷集中、产品单一、运营低效等。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下降,行业洗牌,传统的大行业、大公司面临较大的挑战,一些新的增长点出现。新常态促使商业银行积极转变经营模式,尊重市场,更好地做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第二,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商业银行可以依靠存贷利差获得不菲的利润,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逐渐暴露,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率提高。新常态促使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拓展业务范围,积极发展表外业务,增强全面服务能力,由单纯的信贷提供者转变为企业诊断人,并促使商业银行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新常态
(一)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意识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依靠吸储放贷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利。再加上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因此商业银行被外界戏称为“躺着赚钱”。在这种经营方式下,商业银行的服务备受指责。商业银行出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考虑,更倾向于服务于大客户,因此对于小微客户有较多忽略。这种服务的理念往往被非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行业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风险暴露加剧,传统意义上的优质客户逐渐丧失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自身服务意识,改变传统的服务大型企业的经营理念、依靠有贷款利差获取收入的经营模式,争取更多的小微客户,增强多元化服务来提高经营效率,增强综合竞争力,真正做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二)发挥自身优势,差异化经营
传统上,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是来自于存贷业务,而商业银行之间的同质化经营严重,这种同质化经营导致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银行的资金成本上升,对于存款和优质贷款项目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行为会受到遏制。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足于自身的优势,进行差异化经营。对客户和自身服务进行区分,在服务的区域、行业进行分割,进行专门化经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三)积极拓展表外业务,多元化经营
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存贷业务,这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有明显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模式、发展路径上并不乐观。进入新常态后,信贷业务风险加剧,商业银行以前的利润来源受限。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拓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增加盈利、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领域。表外业务并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负债,而且又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收益,风险较小,安全性高,是一种非常稳妥的盈利渠道。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发展表外业务,改善银行的业务结构,采取多元化经营。
(四)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成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提高了流动性,避免了由于持有现金而承担的机会成本和由于依靠主动负债而承担的市场风险。资产证券化实质上为银行提供了一种提高资本利用率、灵活选择盈利模式的有效工具。银行在对市场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对资产证券化加以合理运用,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银行的盈利模式,提升竞争力。资产证券化不失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银行经营效率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将资产证券化与普通的资产和负债相比,如现金、拆借款和证券等,而非与自身产生的现金流相比。只要是资本,都会面临因为保持流动性而损失收益,因为追求收益而损失流动性的困境,证券化本身产生的现金流也会面临着这种困境,但证券化面临的困境是在一个次优选择下的困境。证券化相对于没有证券化,本身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五)提高定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探索金融产品的定价机制,根据银行业务收益数额、回收期长短、信用风险程度、利率风险程度以及资金筹措成本、资金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等因素,对金融产品科学定价,完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应借鉴国际先进的定价方法,在综合考量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溢价、期限溢价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利率价格。除此以外,商业银行还应当提高综合定价能力,不只是利率,在表外业务定价方面,也应当有所提升。此外,新常态还要求银行必须提高有效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能力。要增强严格的风险控制是银行开展业务的重要原则,能够避免涉及潜在损失不足以弥补收益的业务。
(六)加强金融创新,开发衍生品
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会伴随一定的风险,但作为银行,不能因噎废食,要充分利用金融创新带来的优势,合理规避风险,更好的应对新常态的挑战。商业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应当积极进行金融创新,积极开发金融衍生品,尤其是利率相关的衍生产品,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和期权,互换和互换期权,利率上限、下限和双限期权等,为金融市场提供规避和对冲风险的手段。
作者:娄方远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范超杰.基于利率市场化的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路径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3
[2]唐丹.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应变与转型[J].金融经济,2015,06:148-149
[3]龙军.关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的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5,01:17-20
[4]李田歌.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探讨[J].北京金融评论,2015,01:93-99
[5]王金山.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商业银行经营转型[J].北京金融评论,2014,04:14-22
[6]杨驰.经济新常态下的商业银行经营转型[J].北京金融评论,2015,01:15-23
[7]曹萍,李湛.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5,01:12-16
[8]曹萍,李湛.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5,01:12-16
- 上一篇: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计划财务管理研究
- 下一篇:企业工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