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探讨
时间:2022-10-13 09:51:24
导语: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控制,便是指其在进行资金周转及运营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使银行的财务状态也处在一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中,这样当遇到风险时,会影响银行的财务状况,从而导致银行坏账增多、利润下滑等现象,这种情况往往在财务报表中可以体现出来。然而财务风险却是不可避免的,它贯穿于商业银行运营各个环节当中。以下本文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特征、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来说明。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监控;金融风险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难以被发现。商业银行的风险往往隐藏在资金账目之中,通常不会被发现,只有当银行、企业信用威胁程度到达一定的临界点,才会爆发性的形成危害。特别是一些不良贷款,其风险被发现之前,往往被信用等级和企业口碑掩盖的很好,而一旦显露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二)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种类繁多,且普遍周期较长。商业银行为达到盈利的目的,会尽多地吸收存款,这种存款的来源十分多样,如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各种理财产品等。不同种类的资金来源风险自然不同,其中一些项目的资金来源不够稳定,很容易造成资金断流,对银行的正常运营造成危害。其次,对外贷款利息占银行收入来源的很大一部分,而部分贷款的长期性,往往会对贷款收回的时效性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具有不可预知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往往对资金的来源及去向不可能了解的十分透彻,这便导致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往往是无法预测的,必须有相关人员的密切监控,即便是这样,也无法预防银行财务危机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不严密。一是内部控制对整体尚未做出合理的规范,自然引起分支机构的内控出现问题,而且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也不合理,缺乏公平性,对基层人员管理严格,对上层缺乏必要的监控,往往上松下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不够,制度制定后,无法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达不到所需要的制约和牵制,丧失了内部控制应达到的目标,形同虚设。三是没有成为系统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不强,员工对其认识不足,缺乏执行力。
(二)风险管理机制相对落后。目前,商业银行对于风险控制的理解仅限于个少数高层管理人员的分析和粗略判断,并没有一些专门受过相关教育的人才对其进行数据化,精细化的分析探讨。对于发生风险后的问题处理上,也并没有一套合理的,完善的制度来匹配相应的处理行为。这是由于,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商业银行对于风险及其控制的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对于财务风险的人员配置也捉襟见肘。如今银行员工连日常工作都很难按时完成,更没有闲余时间去关心风险控制,银行高层也往往执着于对业务量的考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思考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等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制定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良。
(三)商业银行之间缺乏合作。商业银行之间似乎只有竞争,其旗下的员工都在为本行的业务量奔波,高层纷纷制定对本行有利的战略,甚至不惜损害同行业的利益,长此以往,最终受损害的终究会是自己。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短期内市场不变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益分割问题。商业银行为了短期的利益,往往不会选择合作,这样就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长期内扩大市场,而不是如何在短期内扩大自己所占的市场份额。合作未必总是最好的选择,但总不会是最坏的选择。
三、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解决方案
(一)建立完善内控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造成我国商业银行计提坏账准备金所占比例较小,加上不良贷款的存在,导致银行发生亏损。为了避免商业银行产生亏损问题,银行应积极主动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让其标准国际化。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会计规划、对资产投资、组织结构、双人原则这四个方面,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在资本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银行内部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把相应的职责与工作的职权相对应起来。此外,注意各部门的职权不能太集中,相对均化,这样有利于避免某些部门权力过大。例如,一个部门不能同时审批和经办货款。其次,完善监督,各部门要相互监督相互合作。例如,在内部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监督机构应由董事会直接领导,这样才可以监管好其他部门,不受干扰。最后,培养危机意识,建立内部预警机制。商业银行的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并提前制定各种风险的应急计划,确保在危机发生前,采取行动及时合理地处理突发状况,让风险损失降到最小。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应该把重点放在会计部门的内部稽查,这样有利于控制财务风险。为了防范银行内部人员违规操作甚至经济犯罪,银行应当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强化检查。例如,中信银行通过内控管理制衡系统的建立,用来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加强内部管理控制需要各级建立一个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在内的完善系统。同时,银行还可以增设如资产保全、风险管理以及审贷中心等部门,用以加强内部控制。总之,为防范财务风险,商业银行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二)加强流动性管理。由于具有高负债高杠杆以及自身资本较低的经营特点,这就加大了流动性风险在商业银行中的破坏程度,所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意识应在流动性方面进一步加强。其次,商业银行要增强资产负债方面的综合管理。尽管相关理论早已提出,但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管理运用并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只是在计划、规模控制、总量相关方面进行资产负债的管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施:首先,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流动性风险应从决策、控制以及监督集中管理,让管理信息更加全面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其次,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以及来源的管理控制,通过预测分析资金进而建立一个有效的银行资金运用反馈制度;第三,完善资金运用的管理,商业银行应保持较高的资本流动性以及相对稳定的负债;第四,完善资本储备综合管理,商业银行应建立合理的多层次资本流动储备,进而加强资本的流动的同时也能给银行带来效益;第五,加强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可以在资产业务创新,提高优质资产所占比重。在中间业务创新,增强银行整体资本的流动性。在负债业务创新,主动增加负债能力,从而降低资本流动性的风险。商业银行为了有效控制资本流动性风险,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体系来监测资本的流动。另外,国外一些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经验也可被我国商业银行学习。例如,银行在满足流动性前提下,可以提前安排资本流动的盈余,从而实现商业银行最大程度的盈利。
(三)提高员工素质。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不断改革创新,会计也已经由以前单一的记账、结算、编制报表的财务型会计逐渐扩展为管理型会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理应对银行的员工进行再教育,以提高员工的自身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帮助银行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银行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分别管理。例如,对于银行的基层人员,应让其去进行深造,与时俱进,学习新的业务,加强其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能力,把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在银行的基层工作中。而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则应让其发挥能力与其他业务领域展开合作,发挥其协调效应,还有就是应积极做好风险管理预警工作。商业银行应努力培养员工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一个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银行的每项业务都有可能存在风险,这就要求银行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应保持谨慎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才能尽早的找到化解风险的办法,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员工的风险和责任意识。员工在工作时,应把风险意识贯穿在细节中,这样才能对风险给予更全面的了解和控制,员工才会逐渐把意识演变为自己的理念以及行动的准则。
作者:石光国 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石伟祥.我国金融企业风险探析.中国集体经济.2010:30
[2]邵爱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商场现代化.2007:15
- 上一篇:商业银行营销策略分析
- 下一篇: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风险及防范对策